旅游游记:故园记忆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06 11:30:1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小的时候,在同里镇住了十多年,住所是一处带个大院的旧宅。后来,同里镇整个地变成了一件被保护的文物,我家所在的那一片宅子,因为几个蛀朽的木制鼓墩,被断定为明代建筑。门口挂上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写了它的旧名字“三谢堂”,之后便时常有几个游人跑进来看那几个木鼓墩。
  院子里靠我家东屋的窗下,每年照例会冒出一丛翠绿的茎叶,在所有人都没注意的时候,便长成很茂盛的一堆,那就是夏天了。
夏天的傍晚,院落里所有的住家都聚到户外用餐、纳凉,那一堆茎叶里便知趣地开出很多玫瑰色的五瓣小花朵。花形状象喇叭,小孩玩耍时常拈花去蕊,作喇叭吹,能发出蜂鸣之声,似应叫喇叭花。不过镇上人所喜的是花在夏夜晚饭时分开放,大有助食兴之功,所以以情景名之,称为夜饭花,相比之下,我倒是更爱这一个名字。
  到院子里、河道边纳凉是镇民们消夏的固定节目,当大人们摇着蒲扇,听着“梨花落,杏花开”的时候,孩子们准会嘴里衔着一朵夜饭花边吹边玩耍,或者拿着花做一些“知慕少艾”的游戏。直到大人们的话题聊淡了,远处码头夜航班的汽笛声响的时候,才各个回到自己的一方黑甜乡里。这时再看地上,不免又是残红处处了。好在夜饭花不会计较孩子们的薄情,翌日清晨时,总有花开二度的美景,招揽些起早的蜻蜓去亲近。
我四、五岁时,常随外祖父和舅舅去镇上馆子里吃早点,通常是面条,虽然不象朱自冶那样虔诚、规律,也算得赶了个早场。那家馆子现在叫太湖园,那时可能叫大众或东风之类,有些淡忘了。店堂里总飘着面碱和香葱的气息,很提胃口,店里的面也是我记忆里味道最好的。我们总喜欢挨南窗坐,那是临河的窗,早晨上集市的船来往不绝,加上青的水,灰的古宅,贴水的驳岸和赶早做买卖的人,静的风景、动的风景,都不会错过。
但我最喜欢的却不是这些。
  窗沿下石岸的条缝里,长着几株夜饭花,那几杆茎叶正好长在窗台与河水距离的中间,可望而不可及。每天清晨照例是它第二次开放的时间,我总是在等面条的时候俯下身子去细细地看河水里的花影,数花的数目或盼望一只细长的红蜻蜓会停过来。有时真的有蜻蜓过来,便不免动了点凡心,想抓住它或采朵小花,却总是够不着。这样的时候,望着一片大风景里的这处小景致,心里会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我不知那是什么。后来念了书才领悟那就叫做美。
  美的东西往往叫人可望而不可及。这河水上的几株夜饭花,是我心眼里装进的第一道美的风景。
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早晨很少再去店里吃面,而那道石岸上也被封了一层水泥。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过这道美景,不管在这处,还是在别处。
  每当院子东边开出夜饭花的时候,院子的西头就会有另一种花开放,那便是凤仙。
凤仙花是花里的女性。
  “三谢堂”院子里的凤仙花生长在西边的墙脚和石栏下,通透的茎和细长的叶看上去充满了汁液,让人相信她是用水做成的。夏夜黄昏时分,闺藏在叶脉深处的花次第开放,散发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花气。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香气之外还有些很微妙的意味。逼人的暑气中,只需有阵轻风吹过,凤仙的茎叶便在这流动的空气中风情万种地舒展着,并把她的气息弥散到整个院子。这时,大人们谈论的话题也随着变得微妙起来,让小孩子觉得似懂非懂。
  小孩子热衷的事是收集凤仙的花瓣,那多半是女孩子们的工作。凤仙的花瓣从色彩到形状都变化多端,不象夜饭花那样的千花一面。我见过各种不同的花色,光红色就能分成好几种,从大红到洋红到淡红,纯色之外,还有杂色的,甚至带斑点的,一如街上姹紫嫣红的各色女郎。女孩子们专事收集大红的花瓣,集到一定数量,便捣成浆汁,点上些明矾,用凤仙叶子包裹在指甲上。那时化妆品是稀罕之物,这也算是圆了她们一个红指甲的梦。染上红凤仙指甲的女孩不太情愿洗手,不过那颜色即使洗过了也能保留一段时间。也有染得不得法的,看上去让人联想到《红岩》里江姐被钉过了竹签的手。
  盛夏过后,凤仙花开得懒了,留下很多籽荚,敏感得吹弹就破,一碰就射出许多褐色的籽,荚立刻卷成一个心形,象是很害羞的村姑。这种时候总有些街坊来讨花籽去做种,各种颜色的都要。
  凤仙花丛边住的是张老先生一家,老夫妇都是绍兴人,善良而通达。张先生书、棋俱精,尤喜养花,院子里有他的几处花棚。张家有三个孩子,都是女儿,如花似的小家碧玉。他们的生活一直平静而恬淡。去年夏天是张老先生生前最后一个夏天,那时,他的两个外孙分别上了高中和初中,最小的外孙女还在念小学,却已经能坐在凤仙花边弹琵琶给外公听了。

相关文章


旅游游记:长沙游记别样的长沙
旅游游记:游杭州
旅游游记:江西游记
常见问题和事故的应对
旅游游记:故园记忆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