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欣赏:凤凰,战火之城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12 10:46:5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与苗族文人吴曦云聊起凤凰,会惊异于文与武在凤凰的奇妙结合。

先说文。在沱江边,有一座塔,高七层,白石青瓦,临江而立,造型朴素而又玲珑。它的特别之处不在于造型,也不在于临水,而在于它的用途。凤凰人建塔竟是为了焚纸。凡写有字迹的纸,不得随便丢弃,更不能当垃圾,凤凰人对文化之崇敬,就连写有文字的纸也当神物一样,在塔中焚化。

我们在塔旁留连,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古旧的院落,门边写有“边城诗"的字。出于好奇,我跨过石级,刚探身院子,一位老人即热情相迎。原来这是他的家,也是一帮文朋诗友相聚吟诗作对的地方。老人名叫曾君武,今年84岁,他的文友有当今著名的画家、诗人黄永玉。黄永玉的家就住在江对面。他给老人画了一幅像,老人把它挂于客厅。黄永玉每次回乡总要到这里吟诗作画。文学巨匠沈从文也曾在这里走近沱江,把对故土的挚爱倾注于对水的深情描写。

从凤凰走出去的还有1913年任民国内阁总理的熊希龄、京剧名旦云艳霞、科学家萧继美等,他们一个个相继从沱江走出去,在他们的身后站立着的是焚纸塔、三潭书院、文昌阁、竹庐书院……

但凤凰是一座边城,它的兴建完全是由于军事的需要。这里就得说到武。说武还得从凤凰的得名说起。历代朝廷对苗民实行弹压,一部苗族的历史就是不断被驱逐、不断迁徙的历史。苗人最后在湘西这一片崇山峻岭中扎下根来。于是,中央王朝便长期实行屯兵镇苗政策,以至现今碉楼墙濠残痕旧迹随处可见,从吉首经凤凰往贵州路上的村寨,名字多数叫什么炮台、什么哨、什么堡、什么卡、什么碉、关、濠等,凤凰县名也来源于凤凰山上的"凤凰营"。当时,人们称它为边城。为防患生苗的造反,明万历年间开始修筑苗长城。在凤凰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古长城遗迹仍历历在目。

老吴带我们去一个叫黄丝桥的地方。一路上,果然看得到石砌的古老碉楼、炮台。它们大都由一片一片的青石块垒砌而成,因时间漫长,石板完全松动,有的早已塌陷,有的一碰即哗哗往下掉。只有黄丝桥古城的保存是完好的。它始建于唐,历朝都是军队驻地,只到最后才成为凤凰县衙。

黄丝桥古城全由大石块筑成,城墙巍峨,特别是东、西、北三个城门,石门之上,歇山飞檐的城楼,更是气度非凡。推开咿咿呀呀作响的大门,城内满是青瓦泥墙的民宅,鸡鸣犬吠,炊烟缭绕,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进到房内,看得到七十年代的标语,有的墙上还并排贴着毛主席和华国锋的画像。登上城墙,可见外墙齐整的箭垛上爬满了青藤。二个炮台也完好无损。

极目四野,城外是青葱葱的稻田,远处贵州境内的山脉幽蓝一片。宁静已长久地笼罩于这片边地,枪炮声、呐喊声已逝若云烟。你不得不惊讶于这座完整的城池是如何保存下来的;不得不对这个曾经是战火纷飞的苗疆生出许许多多的空想。

老吴说,"湘西王"陈渠珍就是凤凰人。凤凰出的将领除了清代的二提督、六总兵、九副将和14位参将,国民党军中就有7位中将和27位少将是凤凰人。就连大文豪沈从文也是当兵走出凤凰的。过去,湘西土匪多,几乎家家都有。尽管大多是亦农亦匪看家护院的,但至少说明湘西剽悍的民风。另一方面,湘西巫术盛行,离奇之处,乡间流传人死后施以咒语,即可"赶尸",让尸体跟着赶尸人走。沈从文曾在《凤凰》一文中写到女孩"落洞"的现象,即与神相爱,"间或出门,即自以为某一时无意中从某处洞穴旁经过,为洞神一瞥见到,欢喜了她。……有时且会自言自语,常以为那个洞神已驾云乘虹前来看她。"这般耽于爱情幻想的女孩竟会因幻想而致死。这种十分奇异的幻想是不是也与艺术有着某种关联呢?

文与武就是这样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按老吴的说法,汉文化(主要是官兵、商贾)与苗文化在凤凰相交、融合,南方各地的文化因子在这里重新组合排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凤凰文化。这种文化不只表现在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身上,还表现在凤凰的语言、建筑、饮食等各个方面。 的奇特的文化。小小边城,竟有如此之多解不透的谜。



相关文章


阳朔游记——其实到阳朔是一种瘾。
优秀导游讲解的语言艺术
导游口试得评分标准是怎么样的?
游记欣赏:凤凰,战火之城
中国单身者的十大旅游圣地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