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德昂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12 10:56: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概述:
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人口约1万多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市,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及思茅地区。
与佤族、布朗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是滇西南及中缅交界地区最古老的居民。分布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其与缅甸交界的地区;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中国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使用汉文,部分人懂得傣文。

历史:
我国史书多认为德昂与佤、布朗等民族是汉晋时期云南濮人的后裔,唐宋时期被称为扑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称他们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说起濮人,在古代他们多住居云南的西南部地区,即史书所说的古“哀牢国”旧地,是个“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广阔区域,包括现在的大理,保山、德宏、临沦,西双版纳等地、州。濮人在古代是个人口众多的族群之一,也是较早开发云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因此一些江河,物产的名称上都留下濮人的烙印,现在的元江,古称“濮水”;永昌郡内的大龙竹则称为“濮竹”,曾是古代濮人朝觐中原皇帝的贡品。从文献记载及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人是永昌郡内的古老民族。他们充分利用这里”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的优裕条件,种植水稻和纺织木棉布,远在汉晋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就有了发展。中原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积极发挥濮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大量收敛濮人的财富,使濮人困苦不堪,不断起来反抗。永昌郡内的濮人虽多,住地较辽阔,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地处交通沿线或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则较快,文化也较高;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纺织业不发达,缺少衣着,古代史学家把这部分濮人称为“裸濮”。德昂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兴盛的时代,过去他们有很多支系,如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等。历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长时期只能靠租种别人的耕地维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后,他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德昂族先民住居的滇西南,其地理位置十分得宜,是古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道路-“蜀毒道”的必经之地。远在公元前数世纪,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西昌,会理,云南(祥云),下关,保山,德宏至印度的中印古道就已开通,从这条道上输往印度的有蜀锦,生丝及铁器,因此人们又称它为“西南丝路”。

宗教信仰:
德昂族信仰佛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一般男孩儿到10岁便要入寺为僧,学习佛经,除少数人升为佛爷外,大多数人几年后便可还俗。

生活习俗:
德昂族居住的地方多产竹子,其中一种大龙竹直径达8—9寸,干粗梢长,史书上称之为“濮竹”。长期以来,竹楼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镇康地区是由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屋中间有宽敞的走道,两边为各家庭的住室,间壁而居,各有火塘。这样的竹楼较大,有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现在,这种大竹楼已为各家各户的小竹楼所代替。德昂人的住宅与家庭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德昂族人好饮茶,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
德昂族的家庭,由于所处地区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些差别,但基本上是两种类型,一是住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的小家庭类型;一是住居临沧地区的镇康、耿马等县的具有大家庭到小家庭过渡特征的类型。德宏州的父系小家庭,父亲是一家之长,主持家庭事务,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这里的小家庭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多为父母、夫妇、子女三代,一般是长子结婚后,即在老家周围选择一块适当的地方另建新居,建立小家庭。另立门户的长子、次子,家长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给一部分猪、牛等财产作为生产垫本,没有平均分配家产的习惯,主要依靠小家庭去独立经营。幼子留守老家,赡养父母,继承财产。而大家庭到小家庭过渡类型的家庭是处于父系小家庭和父系大家庭(也称家族,公社)并存状态。即在经济上已独立的小家庭,并不立刻离开大家庭这个母体去建立单户住宅,仍共同住居在一幢大屋里,维系着相互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 或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蔑制的“腰箍”,这些“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包上银或铝皮,在阿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这个姑娘心灵的美好。因此,在青年里女社交期间,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图案和花纹的“藤蔑腰箍”,送给心爱的姑娘佩带,于是“藤蔑腰箍”又成为德昂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德昂族妇女的裙子较长,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妇女多穿藏青或黑色的对衿短上衣,衿边镶两直条红布,并钉上大方块银扣四、五副。男子服装多为蓝黑色大衿衣,大裤脚,绕包头,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 光头,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现在,这种习俗在青年人中有所改变。德昂族人民很喜欢银饰,青年不论男女都喜欢戴银项圈、银耳筒、耳坠等。此外,在德昂族的装 饰品中,五色绒球尤为引人注目。妇女们在缝制新衣时,要在下半部用红,黄,绿等色的小绒球镶上一周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些花。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更为显眼的是,青年小伙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犹如数十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

节日:
德昂族人的传统节日也多与佛教有关,最隆重的节日当数泼水节,届时人们要用“水龙”为佛像洗尘,排成长队,祝福吉祥,互相泼水共贺新年。

禁忌:
忌手拉手赠物;忌同姓婚姻;忌产妇串门;忌唤乳名;忌宾客从后门出入;忌用红木树盖房等



相关文章


民族风情:德昂族艺术——美术
民族风情:德昂族艺术——音乐
民族风情:德昂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德昂族节日——开门节
民族风情:德昂族节日——做摆
民族风情:德昂族节日——关门节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