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哈尼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12 10:57:1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概述
现有人口1253952人。
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勐腊、禄劝、新平等地。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 “卡多”、“(亻爱)尼”、“ 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又分哈尼、碧卡、豪白三种方言。20世纪50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哈尼族大都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梯田。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创造了高达上百级的“梯田文化”。此外,墨江的紫胶,产量居全国之冠。

历史:
哈尼族渊源于古代的羌人族群,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里,经过漫长的迁徒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山峻岭之中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分为哈雅、碧卡和豪白三个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个土语。哈尼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拼音文字。
从根本上讲,迁徒历史和梯田稻作是哈尼族文化赖以萌芽、生长和构建的两大基础。哈尼族文化的所有要素,都与迁徒历史和梯田稻作具有内在的派生渊源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哈尼族文化的主体结构经历了数次嬗与转型,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3世纪以前,是前哈尼族文化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到唐代,是哈尼族文化结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哈尼族文化,呈现出游牧与农耕并举、火文化与水文化交融共生的格局。从唐宋至当代,是哈尼族文化主体结构定型时期,形成了以梯田稻作为中轴的新的文化结构。

宗教信仰
哈尼族信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随身携带乐器。

生活习俗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半山腰,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家庭聚居而成。哈尼族的传统住房是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形成的楼房,楼房分三层,下层圈牲畜,中层住人囤粮,上层堆放瓜菜杂物。
哈尼族善种梯田,元江两岸铺满了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像彩色天梯伸向天边,十分壮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将哈尼 族梯田列为中国七种田制之一,素有“哈尼梯田甲天下”的美誉。
哈尼族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著名的“锡都”个旧,就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盛产紫米,红河南岸出产八角、胡椒,哀牢山一带出产鹿茸、三七、黄连等名贵药材以及名茶“滇绿”。

服装特色
哈尼族人喜欢用藏青色土布作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衣服上镶彩色花边。西双版纳及澜沧江一带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江城一带的妇女,穿筒裙或皱褶长裙,有的穿过膝长裤,系绣花腰带或围腰

节日
哈尼族传统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等。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属虎日(或属龙日)为初一,节期历时13天。十月年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街心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一个接一个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谁家吃客不绝证明人缘好。黄昏时哈尼人聚集于广场踏着乐曲翩翩起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六月年的节期为3至6天,哈尼语称六月年为“苦扎扎”,意为度过青黄不接的岁月,驱赶瘟神,确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过此节时,要举行歌舞、荡秋千、摔跤等活动。

禁忌
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扔置“龙树”之下。



相关文章


民族风情:哈尼族艺术——美术
民族风情:哈尼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哈尼族艺术——音乐
民族风情:哈尼族节日——年首扎勒特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