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06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时注意归纳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10 15:06:0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经济基础》第二章 财政
1、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
  财政资源配置范围:
  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交、国防、教科卫、环保、公共
  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城市绿化、森林保护、控制环境污染
  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供水、供电、供气、公交
  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

  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
  财政分配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进行,资源配置亦是如此。
  手段:1)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
  3)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4)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进财政体制

2、收入分配职能的范围
  1)凡属市场分配范围,应由市场机制调节,财政不直接介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红利股息等收入)
  2)凡属财政分配范围,财政应尽力做到公平分配。(规范工资制度;财政集中分配社会保障资金)

3、经济调控职能的手段:
  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
  1)改变政府采购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减少采购,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增加采购,刺激经济发展。)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经济繁荣时,减少支出;经济萧条时,提高补贴补助.)
  3)调整税收。(经济萧条,减少税种降低税率;经济过热,提高税率增加税种.)

4、公共财政基本特征:
  1)弥补市场失灵
  2)为市场主体提供一致性服务
  3)非营利性:财政收支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适合于在非盈利性领域中实现资源配置。
  4)法制化:是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5、财政资源配置范围:
  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外交、国防、教科卫、环保、公共
  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城市绿化、森林保护、控制环境污染
  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供水、供电、供气、公交
  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或调配。

6、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
  手段:1)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制定资金分配及相关政策,
  3)调节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4)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进财政体制

7、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
  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
  1)税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2)转移支付:专项拨款、补贴补助、社会保障支出。

8、经济调控职能的手段:
  政府采购、政府转移支付、税收
  1)改变政府采购数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减少采购,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增加采购,刺激经济发展。)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经济繁荣时,减少支出;经济萧条时,提高补贴补助.)
  3)调整税收。(经济萧条,减少税种降低税率;经济过热,提高税率增加税种.)

9、经济监督职能的必然性――多元化因素:经济主体、决策分散、经济活动的自法性、排他性

10、资源配置的方式:从机制角度: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从市场主体角度:企业配置、个人配置、信用配置、财政配置。

11、“费”与“税”区别
  税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收费特点:区域性、有偿性和临时性。

  改革思路:在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清费立税,分流归位。
  一是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
  二是对具有税收性质收费实行费改税;
  三是对经营性收费转为市场运作,谁受益谁缴费;
  四是对需要保留的必要收费进行严格规范。

12、税收负担转嫁
  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前转(抬高销售价格)、后转(压低进货价格)、消转(改进工艺)、税收资本化(卖主承担)
税收负担转嫁的条件
(包括税种易转嫁的三种情况:)
  1)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税种易转嫁(如关税)
  2)商品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较小的税种易转嫁(例如:后转(压低进货价格))
  3)商品供不应求商品易转嫁( 例如:前转(抬高销售价格))
  4)生产者的经营目标


13、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
  以什么税种为主体税,是区别不同税制结构的重要标志。
  商品税是我国的主体税占2/3,所得税占1/5。
  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因而经济结构决定税制结构
  我国的税种结构:多种税、多层次、以商品税为主体的复合税种结构。
  按课税对象,分为:
  商品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中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类(房产税和契税)和其他税类。
  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商品劳务税)。
  按收入的财政次级归属,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按各税类、税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体税种和非主体税种。

14、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重复征税类型:不同税收的重复(居民与地域、公民与地域、公民与居民);同种税收(居民与居民、地域与地域)避免重复征税国际办法:1)缔结双边与多边税收协定2)确立地域管辖权优先。
减轻与免除国际重复征税办法:免税、扣除(费)、低税、抵免(税)(普遍采用)。

15、税收法律责任
  纳税义务人违反税法的行为:
  (1) 违反税务管理法规的行为
  (2) 各种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
  (3) 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
  (4) 妨碍税务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

  违反税法应负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
  (1)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应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违反税务管理法规的各项处分;
  偷税、欠税、逃税数额不满1万元或者占应纳税额不到10%的行为;
  漏税行为;骗税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抗税行为。

  行政处罚:
  由税务机关追缴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所应纳的税款;
  加收滞纳金;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应给予行政处分的行为:
  税务人员与纳税义务人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义务人偷税或者骗税的行为;
  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纳税义务人财物,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税务人员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税务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税务义务人的行为;
  税务人员擅自决定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行为。

(2) 刑事责任
  虚开、伪造、非法? -?增值税发票或虚开、伪造、擅自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3年以下,2-20万元。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买伪造增值税发票:5年以下,2-20万元。漏税、欠税、逃税数额在1-10万元的,处以3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抗税处以3年以下;骗税数目较大的处以5年以下。

16、中国的税收原则:财政、经济、社会三原则。
  1.财政原则(财政收入原则)
财政原则:具体可以分为足额、稳定和适度。在税制设计上应采取宽税基、低税率的基本思路。
  2.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效率):使税收的征收活动能够发挥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引导经济的良性运行,尽量避免使经济结构扭曲或失衡,减少效率损失,尤其要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3.社会原则(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体现人人平等思想。纵向体现能者多纳思想。纵以横为前提和基础。横是纵的特例和环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采用累进税率)

17、分税制
  基本含义:分税制核心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来确定相应财权,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特征:分税、分权、分征、分管。
  分税制主要内容:
  1)根据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2)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的收入。
  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消费税、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铁路、邮政、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地方固定收入:营业税(不含中央营业)、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中央)、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实施分税制的措施:1)改革税制 2)采取统一的客观标准 (‘因素法’) 3)建立税收返还制度 4)建立转移支付制度
  5)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

18、税制要素结构
  指税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基本要素内部的具体构成,主要包括纳税人结构、课税对象结构、税率结构。

19、微观税负指标(企业、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企业交纳所得税占企业利润。农民:农牧民交纳农牧业税占收入。居民:个人所得税占居民收入。

20、按课税对象,分为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
商品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中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类(房产税和契税)和其他税类。

21、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1)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不应超过60%,我国目前为10%。
2)债务依存度:本年度国债发行额与本年度财政支出的比率。国际上认为25%是警戒线,但该指标不常用
3)偿债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本年度财政收入的比率。发达国家一般在10%以上,我国目前是20%
衡量外债指标:
外债偿债率(年度本息偿还额与收入),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NP),债务率(外债余额与收入)。

22、1.国债的种类
1)按应债资金来源,分为内债、外债
2)按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国债(1年期内)、中期国债、长期国债(10年期上)和永久国债(没有规定还本期限,只规定按时付息)

3)按举借对象和用途,分为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转换债、特种定向债券、专项国债、定向国债、特别国债等多种债种。
特种国债只向企业和单位发行;财政债券、专项国债、定向国债只向银行及金融机构发行;特种定向债券向养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及其它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发行。

4)按发行凭证,分为有纸国债和无纸国债。有纸国债即实物债券(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无纸国债也称非实物债券,分为凭证式和记帐式两种。凭证式:可记名,可挂失,不流通,可随时在原机构提前兑取,受到我国城乡居民欢迎;记帐式:多以电子帐户为依托,发行成本低,效率高,可流通。
5)按付息方式,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定期付息和贴现国债。
6)按流通与否分:可流通和不可流通国债。可流通:如近年来我国大量发行的记帐式国债;不可流通:如我国发行的凭证式国债。

23、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
税收:通过自动稳定政策(累进税制、失业救济金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调节总供需,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
购买性支出:政府采购的扩张与减少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增与减,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

国债: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发短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可扩大资金流通量,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发长期国债和社会公债,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预算:中央预算收支规模的制定和差额的调整。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



相关文章


牛人分享:用28天业余时间复习我考过了经济师
2006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全攻略
2006年度经济师全国考试填空题取得高分的技巧
考友经验:如何顺利通过2006年的经济师考试
备考06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时注意归纳
备考:2006年经济师考试填空题取得高分的技巧
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经验谈:经济师考试有诀窍
06年备考必看:经济师考试事半功倍学习十八法
考前心理调整:备战经济师考试的心理快乐六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