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写作范文系列(2)-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6:20 11:37:3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关注“拇指经济”,对“拇指文化”呢?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受过垃圾短信的骚扰之苦,“躲都躲不掉”成为共同的无奈。

这样的情况下,一则消息的出现令人欣喜。由中央精神文明委与信息产业部指导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向全社会征集并鼓励转发积极向上的“种子短信”,吸引了350万人参与,影响人群超过1亿人。

如此惊人的“人气”,表达百姓对净化手机短信环境的强烈愿望,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关注“拇指经济”的同时,是否对“拇指文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对“拇指文化”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行动呢?

我国是世界最大手机用户国,平均不到4人就有一部手机,年发短信数量,相当于世界上所有国家数量的总和。短信,更新着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娱乐方式,也带来与日俱增的烦恼:“灰色”、“黑色”、“黄色”垃圾短信肆虐,让人不胜其扰。

短信文化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文化载体,有些猝不及防,未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有效监管和建设性引导。很多人只将它看成是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游戏娱乐平台,没有认识到,它也是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此,虽然短信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迅速、广泛、有效的传播方式,但运营商们对于短信“经济利益”的青睐,远甚于对“文化价值”的关注。我们看了不少盘点“短信经济”成果的喜人报道,看了不少移动通信业务创造经济增长点的乐观估算,但却少有人算计,一年400亿元短信收入中,那些垃圾短信“经济贡献”背后的社会代价和文化损失。更鲜有人思考,这样一个新传播方式的文化特性和发展方向。

在短信的“文化意义”远未被正视之时,手机虽然空前迅速地发展着,但却只是技术和数字的增长,对其内容和文化含量,却缺乏引导。一方面,中国手机用户4.6亿,是网民的3.3倍,与全国约4亿台电视机相当。另一方面,短信文化如同一盘散沙,主要是人们自发创作,表情达意有余,文化熏陶不足。更有不少商家推波助澜,在商业利益背后,缺少一份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置此情形,有关部门出面,激浊扬清,值得称道。这意味着“短信”这个始于大众的“民间语文”样式,被纳入政府“文化建设”的视野。

但文明“种子”毕竟有限,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还需长效机制和有效监管,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比如,如何解读短信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它是否很适合东方式的含蓄表达,所以才能迅速流传?

与出版文化比,短信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人人都是接受者,同时又是生产者、传播者,在这样的特性下,如何提升短信文化品位?

还有,短信文化中技术和文化的结合点,怎样确立?商业利益和文化精神的冲突,如何处理?短信信息污染怎么治理?如何开展面向用户的素质教育和人性化宣传?如何定位运营环节的文化角色和文化介入?

在信息时代,文化建设当有前瞻性,否则就会在被动中疲于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说,健康文明的“种子短信”,才刚刚破题。



相关文章


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写作范文系列(1)-公务员考试
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写作范文系列(3)-公务员考试
2007年6月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试题-公务员考试
探究式申论范文:从茶水发炎事件说开去-公务员考试
北京市社招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写作范文系列(2)-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