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9:05 13:31:0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五、会计要素
  为了具体实施会计核算,还应对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进行分类。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由于企业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表述为:会计要素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三项,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资产
  (1)定义(需要牢记):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特征:(可以出选择题和简答题)
  第一,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第二,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第三,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3)分类(易考选择题):
  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指的是可以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其中,“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长期投资是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主要指的是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按照投资性质可以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经营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等。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的是商誉,其它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指的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例13〕下列属于资产的特征的是( )。
  A.资产是由于过去或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
  B.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C.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资产一定具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答案:BC
  解析:选项A的表述不正确,资产不是由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选项D明显不正确,例如无形资产属于资产,但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2.负债
  (1)定义(需要牢记):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特征:(易考简答题)
  第一,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第二,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其它暂收及应付款、预提费用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1)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说明:企业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债权人,一个是所有者。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负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特征:(易考简答题)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3)内容(需要牢记):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例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B.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C.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D.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答案:AB
  解析: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因此,C的说法不正确;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因此,D的说法不正确。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包括三项,即收入、费用和利润。
  1.收入:
  (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营业执照注明的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般指的是营业执照注明的兼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3)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注意:
  1)并非所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例如接受投资)
  2)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
  〔例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形成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定表明企业获得了收入
  C.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D.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收入
  
  答案:ABD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一定表明企业获得了收入;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
  2.费用
  (1)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分类:按照其经济用途不同,费用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前者计入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后者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3)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4)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关系
  企业的产品销售后,其生产成本就转化为销售当期的费用,称为产品销售成本或主营业务成本,计入当期利润。
  注意:
  1)并非所有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意味着企业发生了费用;(例如抽回投资)
  2)费用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
  〔例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成本均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B.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C.自然灾害损失属于费用
  D.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答案:CD
  解析: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一般不能直接计入某项产品成本,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费用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
  3.利润
  (1)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即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它是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2)内容:经常用到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者的关系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其中: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3)利润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企业实现的利润是属于所有者的,企业发生的亏损最终也应由所有者来承担。因此,利润大于零(实现利润)时,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增加或负债的净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利润小于零(发生亏损)时,一方面表现为资产的净减少或负债的净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17〕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净额。( )
  
  答案:×
  解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支净额,其他业务利润是营业利润的一部分。

六、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权益
  简要解释如下:
  企业的资产只有两个来源渠道和归属,一部分资产来源和归属于债权人,另一个部分资产来源和归属于所有者。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负债(即债权人权益),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总称为权益。
  等式的含义:
  (1)该等式反映了企业任何一个时点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来源,无论在什么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应该保持上述恒等关系。
  (2)该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
  等式的意义:
  该等式表明在同一时点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强调: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否则等式不成立。
  〔例18〕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权益
  B.期末资产=期末负债 期初所有者权益
  C.期末资产=期末负债 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
  D.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负债 所有者权益
  
  答案:B
  解析: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针对的是同一时点,否则等式不成立。所以,选项B不正确,但是注意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而期末资产=期末负债 期末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类型(共计四类九种):
  第一类业务:某个会计要素内部两个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三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例如:从银行借款,并用该借款偿还原欠货款;(银行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赠资本。
  第二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例如:向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例如:收到企业所有者投入的机器一台;(固定资产、实收资本增加)
  第三类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例如: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例如:投资者收回对企业的投资,办妥手续后以银行存款返还给投资者;(实收资本、银行存款)
  第四类业务: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包括两种情况:
  (1)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减少、应付利润增加)
  (2)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经批准企业已经发行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应付债券、实收资本)
  很显然,不论哪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会计等式,因此,把上述会计等式称为会计恒等式。
  〔例19〕根据会计等式可知,下列哪类经济业务不会发生(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B.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C.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D.债权人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答案:AB
  解析:“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结果导致资产大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所以,A是答案;“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结果导致资产小于权益,会计等式被破坏,显然,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业务,所以,B是答案;选项C和选项D不会破坏会计等式,所以,C、D的业务会发生,不是答案。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理解: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会计期间的盈利水平。当收入大于费用时,表明企业实现了盈利;当收入小于费用时,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亏损。
  等式的含义:
  (1)该等式表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2)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故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
  等式的意义:
  该等式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说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两类会计等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静态方面,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刻的财务状况,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方面,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一个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联系:
  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会导致资产、负债发生变化,收入和费用引起的资产增加额和负债增加额的差额就是利润,利润等于收入和费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
  〔例20〕“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方面,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一个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
  
  答案:√

相关文章


会计从业基础知识: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会计从业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二部分)
会计从业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三部分)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