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一章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0:09 11:52:2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章 第一节 大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一、大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大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教师和大学领导者管理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即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特征,大学教师的角色地位、任务、心理素质,以及教师威信、教育机智与教育能力、大学领导和管理者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它所阐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在认识过程中以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为核心,能综合运用推理的各种形式对现实生活作出决策,能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构思,提高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既要求教师确定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心理基础,而且还要研究心理发展的状况。例如,掌握知识、技能主要是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基础,同时也反映着大学生的动机、愿望、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大学教师进行教学时,必须明确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的倾向运用教材和考虑各种教学条件,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不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因素与特点,那么,不论怎样注意教学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原则性,这种努力都将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大学教师不仅讲述获得科学知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探索科学的方法或途径,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速度、水平,及对学习的困难和障碍的克服,都与大学生的认识过程、学习动机和个性特点密切结合的。

第二,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大学生心理的年龄特点,这些特点在各年级都有不同的表现。作为大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就要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善于利用青年心理的积极方面,引导他们保持青春的活力和树立高尚的理想与愿望,促进青年心理的迅速成熟和提高社会化水平,并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高等学校毕业生。

第三,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结构才能更有效地利用高校的各种教学与管理条件,培养大学生形成符合我国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进行社会工作的信念,掌握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所要求的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形成个人的愿望、生活目的与社会任务相联系的道德与价值理想。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完成教育与教学的任务越高,在能力的发展和气质、性格的培养上,越要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

第四,大学的教育与教学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其中大学教师的教育任务是选择适宜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并以完善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保证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另一方面是高校的领导及其管理机构合理地组织整个教育过程的运转机制,把合格的专门人才输送给社会。

第五,这门学科以高校的领导与管理心理作为研究对象,是注意管理者怎样把个人、群体和各级组织围绕学校的共同目标和任务,把各项工作与活动组织起来,并分析实行领导过程的心理因素,如管理者的非权利因素就有品德作风因素、能力和技术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等。

大学的教育措施必须考虑在专业训练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使大学生的认识过程、性格、气质、能力、世界观、道德情操、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发展到青年一代的成熟水平。因此,只有当教育影响的内容与形式,符合高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特点时,才能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科技层次的专门人才。

根据研究对象本书的结构体系如下。

大学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六编,第一编导论包括两章,概括地论述大学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内容、目的、原则与方法,青年期和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一般特点。

第二编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这一编包括七章,主要内容是从青年心理发展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思维、智力、情绪与情感、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的特点与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这一编了解与掌握和大学生学习与教学有关的思维与智力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的主要表现、调节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能从自我、个性心理特性与个性倾向性明确人与人之间在行为与心理上的差别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和特殊性,以及在青年期维护与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做好咨询与辅导工作。

第三编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论述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学习方法与策略和科研活动心理。这一编的主要思想是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把高校教学中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了的完整体系,而构成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是动态的、分层次的结构。这样,就可以把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划分为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微观方面的因素是从学生心理活动的内部,划分出来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宏观方面是指学校环境、教学程序、教材结构、教学评定、组织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因素之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研究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或教学效果。教学的进行自始至终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这个内部因素,也自始至终是在整个教学计划和组织的调整和控制下进行的。

第四编大学生的社会心理 ,分三章论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群体心理和品德心理与人生观。这一编从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角色、社会态度与条件,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从个人与群体建立怎样的关系,个人怎样意识到自己归属于一定的群体,社会群体又怎样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阐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从品德心理是由学生对人际之间的道德关系的认识、情感、行为,说明大学生品德结构的形成、发展阶段,及社会化过程和特点,并从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论述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运用社会影响的转化机制,以及重视大学生关于生活前途的选择、规划与指导的问题。

第五编教师心理,分两章说明高校教师的角色地位、心理素质,及教师威信的形成与教育能力,使教师在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取得优良的教育成就。

第六编管理心理,分析了学校领导与管理心理的主要内容,领导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对高校教学工作管理的含义。这一部分从领导的功能、素质,及管理的激励理论、领导风格、权变因素和社会系统理论论述环境、决策、技术、组织气氛与管理结构的运转机制问题,使参加工作不久的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组织结构的心理学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大学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大学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这门学科是通过高校教育与教学情境和师生的相互作用,提供有关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效学习与教学的原理、原则的心理学依据,以期说明、解释、预测与调控影响大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或教学目标,增进学与教的效果。

就高校来说,教学的特点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学科内容是与将来职业相联系的专门知识与专门技能,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规格,根据教育目的设置课程和规划教育内容,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第二,通过定向的专业教学,达到博与专的统一。大学生的学习是有定向的,是学有专攻。但是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高,综合化的程度也越大。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学文科专业的学生,既要懂文,又要懂理,要文理渗透;既要懂专业,又要通晓社会。学理工专业的学生,既要懂工艺过程、工业设计,又要懂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不论哪一门专业的专家都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兴趣。博与专是相辅相成的,博是基础,专是方向。第三,学习方法的选择必须适应学科内容的特点。高校学生的学习,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专业化,学科内容的复杂性,知识容量的扩大与加深,更重要的还在于高校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特点是由高校的整个教育环境、师生的相互影响、教学信息的多项沟通,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调整各种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或变量,按阶段达到培养高级人才规格的总目的。

根据大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性质,要达到学习这门学科基本内容的要求,必须具备一般的基础知识。

大学心理学是在心理学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研究高等学校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教育过程,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有规律地进行着。但是不论心理现象多么复杂,它总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就是心理活动过程,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这个过程又分为三个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从认识过程来看,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便引起了各种不同的感觉和知觉;当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不在我们的面前时,在我们的头脑中还能浮现出来单一的或复合的表象,所谓“历历在目”。我们能够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我们能把已有的表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也能够根据直接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进行思维,判断事物发展的原因。上述这种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就是心理过程的一个方面,即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为了解各种现象或环境、掌握知识、解决问题、预测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人在认识过程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体验或感受,如有些事物使人惊慌、愤怒、精神惶恐不安;有些事物使人赞叹、喜爱、精神舒适;有些事物使人高兴、乐观、精神振奋;有些事物使人忧愁、悲伤、精神沮丧。这些主观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态度方面的体验。一个人在工作、生活和活动中得到尊重、关怀,心情就愉快、兴奋,这种情绪上的满足感增加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机体活动能力。

为了实现工作、学习或活动的要求,个人还要提出行动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克服种种障碍,完成预定的计划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的采取决定、执行计划、控制自己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活动的过程,就是意志。通过意志过程把我们认识的结果和要求作用于外部世界,影响外部世界。

(二)个性心理特征

人们在心理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和关系,主观地感受,并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愿望、目的,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对现实的反映形式。在这个反映过程中,由于各人的自然素质、家庭、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及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有的人感知细致、敏锐;有的人感知笼统、迟缓;有的人形象记忆速度快而准确;有的人想象丰富、灵活;有的人逻辑思维较强。在情感意志上有的人容易激动,不易克制自己;有的人比较冷静,善于控制自己;有的人意志坚毅;有的人软弱。这种在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容易改变的,因为它是一个人的特定环境与教育的结果。

个性特点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这些已形成的个性特点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过程的进行。在感知过程中由于个性特点不同,便组成了各人特有的感受性系统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知觉──观察类型,例如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情绪型。因此,心理过程也总是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整体的整合中进行的。个性的结构是复杂的、多侧面的,是动力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表现在心理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有的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差异上,有的表现在情感和意志的差异上,有的表现在心理倾向的差异上。

关于心理的个别差异的研究有四种基本观点。

第一是从个性的遗传上研究差异。高尔顿(F.Galton,1869)首先研究差异心理,他系统地测量人的颜色视觉、反应时和听觉灵敏度等心理机能;用“家谱法”即家族历史法,研究祖辈与其子孙的相似程度;用统计学中的相关法,测量同祖先的儿童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程度,与不同祖辈的儿童相比较,但这两组儿童有类似的环境,从遗传上研究相似和相异之点。

第二是从个性的生物欲望研究差异。他们认为人从诞生后的一些原始的欲望,受到社会的压抑,不能以常态出现,但又不完全消失,而以其他形态进入意识之中。在这种矛盾中出现个性差异。这种观点特别强调生物的决定作用,而否认社会的作用。

第三是从个性的生物与社会因素平行起作用的观点研究差异。他们(西德的“人格层”学说)认为个性有一部分是较少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如基本情欲、冲动等低级心理机能,它们是自然的发展着。个性的另一部分是经验、思维、倾向、意志、情感等是依赖于外部社会条件而变化的。他们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由多层次叠积而成的,是在低级的生理机能之后才有高级的机能。他们把无意识的心理机能和低级情绪状态归属于低级层次,把清醒的意识状态及其最高表现如自信心和责任感等归属于高级心理层次。这两种层次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彼此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高级心理机能控制低级心理机能。他们把人格层比拟为地质层的不同层次的叠积,从而认为只有通过类比,了解各层次的关系和整个结构,才能全面理解人格。这一派是采取封闭的方式研究个性的整体性。

第四是从个性的社会学观点研究差异。在欧美都有一些心理学家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对个性形成的作用。西方的“角色论”者认为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都遵循着他所属的社会的期望,个性也就是自己所掌握的角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个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成分。例如,到达青春期发生了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在12~18岁这个时期内由于生理上和精神上的逐步成熟,身体的和心理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新的感觉、感情和欲望,还发展起来很多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方法。他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也想知道别人对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因而在这个时期由于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出现,在积极的方面产生了自我同一感,在消极的方面产生了角色混乱。

从以上各种观点来看,对心理的个别差异的研究必须把个性结构的各种成分及其所依赖的条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揭露个性结构中各种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出个性的实质,才能探讨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三)心理倾向性

心理倾向性是对现实发生选择性态度的诱因系统。人的各种行为都是以诱因和动机为出发点的,通过它确定行为或活动的方向,对行为起调节和动力作用。人们在科学、艺术和社会活动中总是感受到生活的某种意义,这种意义引起的认识和情感,例如,学习成就、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个人的兴趣与爱憎都会成为行为发生的诱因,组成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其主要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抱负、世界观等。这些因素决定个人对现实的基本倾向、态度和对行为的调整。

综上所述,可以说心理是一个有层次的、多侧面的动力系统,其中个性的心理特征起主要作用,这些特征决定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的进行与表现,也决定个体心理倾向的积极性与稳定性,并影响心理形成物的形成方式与特点。



相关文章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二章第二节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一章第二节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一章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八章第二节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