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其实没有食谱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12:21 12:15:2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管理无食谱”这个命题是简单的,但它背后的含义是深远的。就像古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究竟说了什么东西没有?我认为它是有的。首先,它打破了一个迷信:企业遇上变革时,可以找到定式的解决方案。其次,它挑战了一个信念:管理可以像流程工艺一样被教导。
  “管理学”比不上“烹饪学”
  现代意义下的“企业”起于二战之后,在那之前,西方的经营团体多半还是政权、皇室、教会、家族的附属品。中国的经验就更稀薄了,历史上只有商号的经验。企业,对人类还是一种新的物种,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及理论还仅处于婴儿期,各家之言还充满了矛盾。被誉为现代西方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才于2005年11月去世,而历史上的“物理学之父”(不论是谁)至少已去世了数百年。希腊时代的炼金术就已启动了化学研究,而翻遍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的文献,我相信找不到一篇有关“企业”概念的讨论。人类第一本系统探讨企业这个社会物种的专论,仅出现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彼得·杜鲁克,《企业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严格说起来,“管理学”作为一种知识及经验,现在还比不上“烹饪学”,更遑论“食谱”了。
  组织变革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一件大事。许多领导人都在寻觅解决“方案”,有些人倾向于“以人为本”,从更换干部下手,有些人倾向于工具论,从ERP或BPR(商业流程改造)下手。但是,无论哪条路径,如果领导人是抱着对待“食谱”的态度进行变革,期望注定要变成失望。
  变革是一个过程,它不可能被预设结果。换句话说,变革只能预设方向,而不能预设结果。勉强打个比喻,变革就像烹饪,是一门必须考虑材料好坏、食客口味、预算的学问。某企业的变革成功了,是因为其人、事、地、物因素综合起到了作用,若化为食谱,那真是应了西洋谚语所说“某人的良药就是另一人的毒药”。同样的,某企业的变革失败了,也是因为其人、事、地、物的共同所致(某人的毒药,可能是你的良药)。
  人相信什么,就会向什么方向去引导,或被引导。企业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一次无效的引导或被引导,就会对企业造成伤害,两次就会形成创伤,三次就是重创了。因此,企业家或领导者一定要时时检讨自己的信念系统,您的信念决定了您的有限资源的布局。今天的企业家都极其重视“理财”,但只有少数企业家能够进入“理信念”的境界。
  企业家们如果感觉自己的经验不足以带领眼前的变革需要,可以抱着学习“烹饪学”的精神去读书求教,千万不要抱着“花钱买食谱”的“决心”去求方子!
  “叶老师,我的企业想要进行组织变革,能否请你提供具体方法?”常常有企业界的朋友在碰到某些企业困境时,就希望有人能提供他们一些具体解决困难的步骤;我通常都告诉他们,管理不是做菜,没有食谱可循,企业界朋友接着就会说,你们企管教授的责任不正是要提供我们管理食谱吗?我会接着说,假定真有这些食谱,那表示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可以照谱操作地从事管理工作,那企业就不会有经营失败的问题了;另一方面,我们当教授的可能也就要失业了。因为,既然有具体的步骤轨迹可循,表示这些知识技能可以用书本或程序表达出来,还要教授做啥?
  如何学习不可言喻的知识
  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具体明白以书面形式传递的,这一类的知识都可以透过书本、电脑等工具学习到;另一类的知识,则是“不可言喻”的知识(Tacitknowledge),例如,骑脚踏车就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技能,没有人可以光凭着书就能学到如何骑脚踏车。
  在1994年左右十分流行的组织再造工程中,美国有许多大企业认为资讯科技的运用、可以使得组织更扁平,因此裁减了大量的中阶主管,后来,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的生产力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被裁减的中阶主管拥有许多不可言喻的知识,也连带被裁减了。
  学习不可言喻的知识,需要经由旁人适时地指点,更需要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领神会,许多专业工作,如医师、会计师、建筑师等,在取得学历之后,都还需要相当一段的实习才可以取得执业资格,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专业工作有太多不可言喻的知识,并非书本世界中可得。手术房里的好几位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在共同完成一个大手术时,彼此之间可以好几个小时说不上几句话,就是透过长时间心领神会的结果。
  管理涉及许多不可言喻的知识或技能。虽然,我们可以从书本或教育训练中学到很多管理知能,但绝无可能从中获得一切所需的管理知能,一个缺乏工作经验,刚出炉的MBA,若是没有个三五年历练实习,就不太可能纯熟地运用管理知能;事实上,正因为不可言喻的知能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这一类的知能很难转移,也才会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利基之所在,也就是说,不可言喻的知能远比可以明白传授的知能更重要,所有可以从书本中抄来的具体方法,都不可能是竞争利基之所在。
  更进一步说,市面上多如牛毛的管理书籍,几乎都是原则性、常识性的理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方法,怎么用,那些管理食谱似乎也一如中国菜的食谱,只能含糊其词地说着“盐少许糖少许”之类自由心证的词汇了。
  《企业巫医》一书曾批评了好几位成功知名企业家传记,如前克莱斯勒总裁艾科卡、媒体大亨默克多等,认为他们在传记上所说的管理方法,如果换了别人,根本就办不到;不可言喻的知能既然无法从书中撷取,那要如何习得呢?如果能够在这里明白具体地说出,这些知能就不是不可言喻了,此处,我只能提出三个重要的学习方向:
  首先,我们要打破管理有食谱的心态。越是重要的、高阶的工作,越不要企图依赖管理食谱;其次,我们要不断地观察、练习、沟通、反省,才能体会不可言喻的知识或技能。现在企业界所强调的组织学习,其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大家打破管理食谱心态,透过自己的心灵理解和行动能力来掌握管理的世界;最后,我们应该自省,市面上有很多管理食谱,在读过之后,究竟实行了多少?禅宗有句偈语:“我眼本明,因师故瞎。”当我们汲汲营营地寻找管理食谱时,不妨先问自己,究竟爱吃甜的?还是咸的?

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家何时摆脱弱者思维
创新迷失带来技术至上败局
管理之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管理其实没有食谱
从流程开始再造企业生命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