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知识:郭松龄反奉始末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6:08:4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生于沈阳城东渔樵寨村。父是私塾先生,弟兄三人,松龄居长。1905年考入陆军小学(后改陆军学堂),以榜首毕业。经总办袁克定送入北洋陆军第二镇随营见习半年,回奉任奉天防军哨长。辛亥革命后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一年后奉天都督张锡銮调为参谋,旋入北京陆军大学。1916年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去广州晋谒孙中山先生,被聘为韶关讲武堂教官。不久,回奉天讲武堂任教官。

茂宸身高挺拔,蓄连鬓胡,寡言笑,喜宁静。不吸烟、不饮酒、不赌不膘,尤喜读书闻报。妻韩淑秀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后就读燕京大学,性格温柔贤慧,事翁姑孝.待妯娌和,深受郭家老少敬重。

1919年3月张学良进奉天讲武堂饱兵科学习.他除了努力学习军事知识而外,还在教官和学员中物色人材,广交爱国志士。遂发现郭松龄具有强烈的爱国忧民思想,又有较高的军事素养,是战术教官中的佼佼者。加之与其政见相投,遂结成莫逆之交。翌年,张学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任奉天巡阅署上校卫队旅长,经张学良推荐,郭松龄任该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同年6月张学良任东北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郭松龄则任第八混成旅旅长。三、八两旅合署办公,人称“三、八”旅,是李军中调教有素作战能力极强的精锐部队.从此,张学良与郭松龄结下不解之缘.直到郭松龄挥师反奉。始终没有分开。

郭松龄例戈反奉是诸多矛盾激化的结果。首先是奉系斗争的矛盾激化。当时奉军内部分为三派,一派为士官派,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派,以杨宇霆为首,主要成员有东三省训练总监姜登选、兵工厂厂长韩麟春。另一派为行伍派。又称绿林派,以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等土匪出身的督军、师长为首。他们之间有的结成儿女亲家,有的拜为把兄弟,是东北的实权派。第三派是以张学良、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由陆军大学、保定军官学校、教导队毕业的青年军官为骨干。他们主张富国强兵、保卫桑梓、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是颇有爱国思想的少壮派。三派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抵制.最突出的是郭松龄与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之间的矛盾。他们之争,由暗到明,逐步为人所皆知,一方面因为郭不齿绿林派旧军阀治军陋习,致使绿林派不满,另一方面由于杨宇霆耍手段控制张学良,代替张作森发号施令,处处与郭松龄为难,因此,郭与杨等的矛盾日积月累,逐步加深已成无可挽救之势。

其次,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张学良和郭松龄所率第三军团出力最大,论功行赏时,张作霖分别将第二军李景林、第四军张宗昌及杨宇霆、姜登选任命为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军务督办,唯张学良和郭松龄被排除功劳簿外。何况,在二次直奉交战入关后,奉军又驱兵南下,抢占苏皖,郭当时极力反对,曾向张作霖力陈:“我们在东北有这么大的地方,经济富庶,人口三干余万,尽够我们干的。这次进兵关内,既然打败了曹、吴已足雪当年之耻,如再驱兵南下,胜则成为众矢之的,败则继损老将威名,不如雄踞关外,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再谋一统。而张末听其谈。事实上,没出郭松龄所料,苏皖得而复失。杨、姜二人被孙传芳、陈调元驱逐,损失三个整编师,弄得奉军名誉扫地。为此,郭对张作霖深为不满,政见不同,埋下倒戈的伏线。

第三,1925年杨宇霆又竭力怂恿张作霖,第三次进关攻打冯玉样。郭松龄展望国内形势和东北军内部矛盾,决心赴日入陆军大学或步兵学校旁听,借参观秋操之机,暂时隐居日本,以待形势转变再做考虑。郭松龄在日本没有多久.突然接到张学良的加急密电称,“孙传芳组织五省联军,由水旱两路向泸、苏、皖进犯……目前战局紧迫,总座急盼我兄早日归来主持军事。”郭交电:“按奉均电,自当效命,惟以到日以来旧病复发,需待诊治疗养。”复电两日后,张学良派朱继光携带张亲笔倍抵日,邀郭立即回国。信内称:“望兄以大局为念,即日返奉,一切容待面谈,万勿延缓……。”朱转达张学良口信大意为:东北进关各军统归郭统帅。郭经过整夜思考后,命朱先行返李,面陈张学良,郭即归国。是年l0月,郭回沈接受张学良的任命.统帅东北各军进关,开赴京津阻止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北犯。

郭松龄在回国之前,已经下定不再参加内战的决心,主张拥护张学良为东北首领,改革东三省内政,发展东北经济,改部队为军垦,开发边疆、巩固国防、排除日本侵略势力。在日期间,他曾与冯玉祥派去的代表韩复榘会面,商谈战事。渐渐郭与冯有秘密信使往来。11月间奉冯两方关系虽然时张时弛,但基本矛盾地盘之争无法解决,最后兵戎相见乃不可免。郭此时正驻天津,因与张作霖意见龃龉,托病休养。冯玉样派他的参谋长熊斌到天津与郭秘密会谈,签订了一个郭、冯和李景林的“三角同盟”协定。郭还委托其弟郭大鸣及顾问李坚白,携带他的亲笔信.由冯玉样的代表王乃模陪同到包头,与冯商洽进一步合作事宜,并达成如下协议:“郭松龄回师讨张,必要时冯玉样可以出兵相助;冯李之间维持现状;李可以军饷、弹药供郭,张作霖下台后郭李开发东北,各理庶政.不事内争,改组合法政府.不与外人缔结密约”等内容。11月17日,奉冯双方再次发生武装冲突,张作霖闻讯后大为震怒,要下令动兵,与冯一决雌雄。郭对张学良说:“东北一片沃野,宝藏很多,可以经营开发,不应在关内争夺地盘,惹起战争。这是我和李景林两人的共同意见,望能转达上将军多加考虑。”他还说历次战争的坏主意都是杨宇霆出的,上将军吃了多少苦头还不觉悟,到今天为什么还信他的坏主意?

11月20日,张作霖突然电召郭松龄回奉,张学良也劝郭返李和者帅当面陈述己见。在接到张作霖电报前,郭已接到了超密电,告知张作霖在杨宇霆的怂恿下召郭回奉欲杀郭,嘱其勿回奉天。郭因此认为电召退奉是因他的活动已被张作霖识破,召回奉天不会有好事,遂下定了提前行动的决心。当天,郭向张学良说:“上将军脑筋太旧,受群小包围,恐已无可挽救。”他建议父让子继,由张学良接任东北最高首脑,改革东三省局面,他竭诚拥护。张学良骤然听到这番话,不禁骇然。但他未动声色,潜行搭乘北宁路火车东返。至此,郭已没有回旋余地,只有倒戈反革一条路可走了。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车站召开军事会议,宣布班师回奉、倡导和平。当场将不肯签名附和他的四位师长解职软禁。送交天津李景林看管,将恰在此时经过滦州的姜登选截留,于26日枪决。同时发出三个通电。第一电让张作霖即日下野,拥护张学良继承东北大任;第二电是让杨宇霆下台,第三电是宣言奉国(冯)两军停止行动。这三个通电,就是郭松龄反奉开始行动的信号。25日李景林、冯玉样都发表通电响应郭松龄。但出乎郭意料的是“三角同盟”并没能彻底实现。李景林因为国民二军抢保大,冯玉祥又急于夺取天津海口,李景林因而转变态度,拥张反冯反郭,把郭送押的四个师长释放,以示与张和好,同时与冯军发生战争,“三角同盟”遂解体。冯因与李之间关系恶化.战事叠起,以致援助郭军的行动亦不积极。这样,郭从反奉伊始就后方无靠,而且对李、冯都不得不做戒备。这已犯了兵家大忌。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张作霖之死及帅府治丧始末
东北易帜的坎坷历程
景点知识:郭松龄反奉始末
孙中山派遣特使到帅府
景点知识:两次直奉战争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