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京族风情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3 16:54:3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人口为1.88万,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区江平镇,其余散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镇,其余散布于防城县城、钦州、东兴等地。在江平镇的主要分布于山沁、头、沥尾、潭吉四个村落,散居于红坎、恒望、寨头、互村、米漏、三德等地。  解放前,京族自称或被当地汉、壮人称为“安南”,越南人最初也称他们为“安南”,后来改称为“唐人”或“客人”。解放后,自称或被当地汉、壮人或越侨称为“越族”。1958年表月经国务院批准,按照他们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讲京族语,多数人兼讲粤语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文,过去曾流行使用过“喃字”。
  京族原住越南吉婆,后迁越南涂山,迁来广西有近五百年历史。据口碑、家谱等材料及解放初沥尾村保存的旧公约可资证明。其中有“承先祖父洪顺叁年贯在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壹社贰村,各有亭祠”的记载。 洪顺(越南的年号)三年即公元1511年,可见,距今已近五百年。他们最先到达头岛,然后逐步迁到沥尾、山沁、潭吉等地。  
  京族迁来中国后,经历了明、清王朝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法战争以后,还曾一度受法国殖民者的统治。遭受过地主、渔霸、封建政府和帝国主义四位一体的压迫剥削。国民党统治时期,京族地区曾设保甲制度。京族自然村落都订有村规民约,其传统活动“听哈”中存在较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而“翁村”组织则是京族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长老制度的遗存。在旧中国,京族地区内部,阶级剥削严重。地主、渔霸几乎占有全部渔、农、盐业生产资料,广大劳动人民大部沦为佃农,“网丁”、盐工,要向地主、渔霸交纳各种实物租或货币租,最常见的剥削方式有“空地租”、“领东家”等。在沉重的封建压迫剥削下,京族地区极端贫困,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京族的主要经济支柱棗渔业,生产力水平很低。只能利用简陋的竹篾、麻网、鱼钩、沙虫锹等工具,从事浅海捕捞和杂海作业。京族农业是仅次于渔业的生产部门。京族渔民一般都兼营农业,也有极少数专营农业。当地水田少、旱田多,坡地次之。多为沙质土壤,近海浮沙连片,碱性大,贫瘠易旱。主要种植水稻、红薯。耕作粗放,加上滨海地区风灾、水灾、虫灾严重,水稻产量很低。盐业生产只有晒生盐和煮熟盐两种,生产方法处于“肩挑、脚踩、风车转”的落后状况下,生产力水平很低。此外,就只有养蚕、烧蚝蜊灰、制鲶汁等个体手工生产和小本商业了。  
  解放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京族地区落后的经济面貌有了彻底改变,各项事业都得到飞速发展。渔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很快。在发展传统浅海捕捞和杂海作业基础上,又大力发展了深海捕捞业、海水、淡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业。每年渔产量也由解放前的约30万斤增加到70年代以来的500万斤。鱿鱼、沙虫、鲶汁、海蜇等产品远销全区、全国,乃至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盐业生产空前发展,如今拥有两个盐场,300多公顷盐田,生产原盐、加工盐、复合肥等多种产品,每年原盐产量达7000吨左右。商业和交通运输等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今后,随着改革深入,京族经济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京族人民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习俗。表现在衣食住各方面。在京族小部分老年妇女中仍然穿着本民族服饰;有自己特别喜爱的食物;“风吹米壹”糍粑和米壹丝、调味品“鲶汁”等,此外,妇女嗜好嚼槟榔,男子吸烟爱用水烟简或烟煲;过去多居住在类干栏式的房屋内,房屋四角用四根木桩为柱,用茅草、竹篾,或再涂上泥巴作壁,顶覆茅草或瓦,再压上石头以防大风把屋顶掀翻,离地四、五寸许编架竹条、上铺草席作地板,在地板上坐卧饮食,地板底养鸡养鸭,卫生极差。解放后多改住砖瓦或水泥房屋。  
  京族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旧时婚姻具有封建的特点。青年男女虽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多由父母包办,有童养媳习俗,寡妇改嫁受歧视。解放前,一般只在本民族内通婚,严禁姑表婚。解放后实行婚姻法,自由恋爱,男女平等,与外族通婚已不受限制。其传统婚俗很具民族特色。  
  京族节日大多和汉族相同,有春节、清明、端午、中元节、中秋和唱哈等节日。唱哈是京族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既有文体娱乐作用,也有宗教迷信色彩。现在唱哈已革除了许多迷信部分,成为京族人民的一次盛大文娱活动。  葬俗尚土葬,父母死后要做“功德”,即修斋作道场,出殡时,棺材放在一专门的抬棺工具棗一个长方形雕龙的木架上,用16人抬起。有“复坟”习惯,即在葬后第三天用新泥填坟。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的“正一教”,经书用汉字或喃字写成,作法事时静坐念经。此外,天主教的传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京族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解放五十年来,京族地区不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1952年底,京族人民先后建立了沥尾、头、山沁三个民族自治乡;1958年同当地汉、壮兄弟民族一起建立了东兴各族自治县(1979年1月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本民族干部茁壮成长,还普及了小学教育,建立了四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从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百名大学生。今天,京族人民正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决心为建设和保卫南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民族风情——朝鲜族风俗
民族风情——蒙古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情——侗族风情
民族风情——京族风情
民族风情——毛南族风情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