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导游-如何给法国游客讲解故宫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1:05 12:11:0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作者: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 顾晓祖
A country of western Europe o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the English Channel. It was settled by the Franks after the retreat of the Romans, who had conquered Celtic Gaul in 58-51b.c. Charlemagne made it the center of his Empire of the West after a.d. 800. In the Middle Ages France was split into numerous fiefdoms and kingdoms, most of which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royal domain by the time of Louis XI (reigned 1461-1483). Widespread poverty and discontent led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1789), the excesses of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of Napoleon Bonaparte (1799). Much of France was occupied by the Germans in World War II. Paris is the capital and the largest city. Population, 54,334,871.

法国:欧洲西部一国家,在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沿岸。公元前 58至51年征服克尔特的高卢的罗马人撤退以后,法兰克人移民于此 公元 800年以后,查理曼使此地成为他的西方帝国的中心。中世纪,法国被分成无数采邑和王国,路易十一世时(1461-1483年在位)其中多数采邑和王国被合并为属于王室的领域。普遍的贫困和不满情绪引发了法国革命(1789年),进一步恶化的贫困和不断激化的不满促成了拿破仑的崛起(1799年)。法国大部分领土在二战中被德军占领,巴黎是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54,334,871
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事象,既有其独具的文化隐义,更有着丰富的科技与艺术内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从世界范围内来考察的话,不难发现,中国不仅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而且在旅游文化的发展态势上,更具东方特色。因此,在这一文化 派生出的诸多现代旅游活动事象,便被深深地打上了华夏文明的印记。通过旅游活动,既使参与者得以从此文化、艺术、科技的"窗口"了解 中国昔日的辉煌、今日的繁盛、未来的走向,更可以中外文化的比较、鉴别、参照、对映中,获得艺术的享受、生活的真谛与社会的灵感。
中国的旅游文化资源不仅在世界上堪称"富国",且其独具个性的民族文化,在文化之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辉煌的文物古迹,数不清的 名山胜水,经过悠久历史文化的洗礼,大都伴随着一定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劳动人民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主题,表现 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别是一些壮美的自然景观往往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融为一体,使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文化的色彩,具有了时空立体性 ,会给人一种强烈的文化享受。
法兰西民族与中华民族同样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调查表明,在众多的法国游客中,崇尚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不乏其人。他们的文化层 次,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都较高,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和欲望都很强烈。调查还表明,他们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在到中国旅游来之前都自觉 认真地读过有关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和文章,因而他们在寻觅美,欣赏美,享受美的游览活动中提出来的有关文化方面的问题,不仅数量多, 其水准也往往较高。他们千里迢迢,不远万里,就是为了在中国具体的社会氛围中,通过旅游活动,亲自感受中国文化的风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差异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距离,法国旅游者总是习惯于从本民族的文化意识出发,且以此为基准,来评判和审视 旅游所在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就给领悟中国文化带来了许多困扰或障碍。
导游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对人生地不熟的法国游客来说,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即实现单方性的受动式旅游活动而向多向、双 向性的参与式旅游活动的转变,就有赖于掌握.传递艺术和具有创造性的法语导游员。
带旅游团难,带法国旅游团更难。这是许多法语导游员的感,叹。那是因为法国旅游者的审美要求高,审美能力强,审美情趣,雅的原因,所 以一名法语导游员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有关中国旅;游文化背景的知识,还需要掌握法国的政治、地理、历史、科技.等文化背景材料,学贯 中西,才能使其导游生动,活泼,形象,融会贯通,格调高雅,引人人胜。才能满足法国游客对人类物质文化成果与精神文化成果的共享(赏) ,才能完成旅游所赋予的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在内的多元的效益价值。
法语导游工作为介绍中国的文化,研究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提供了最佳场所,提供了最具体,最生动,最真实的素材和实例。把中法两国不 同的文化进行感性与理性兼具的比较,再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建筑景观等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使它们互为补充,融为一体,就一定会创 造出令人悦目赏心,心旷神怡的舒适而又优美的最佳理想王国。
一、凡尔赛宫在故宫导游中的可比性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取舍。而有取舍才会有发现。恰因如此,比较一鉴别一取舍一发现,不仅是人们通常的逻辑思维方式,更 是调动人们审美情趣的最佳手段。中法文化虽有差异、有撞击,然在这一点上却有着共性、共识。
对来探索中国古老文化奥秘,了解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特有文化精粹的法国游客,在故宫游览时,为了满足他们对旅游文化的心理需求,必须寻 求一个直观的参照物作为切入点,使之尽快地进行角色转换。调查表明,在来华的法国旅游者中,有99%的人至少去过一次凡尔赛宫。所以, 我认为这个较好的参照物就是凡尔赛宫。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比较导游。
闻名世界的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绚丽灿烂的一颗明珠,它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据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即位亲政之后,财政总监 富凯为了取宠年轻的国王,在他自己新落成的府邸为路易十四举办盛大宴会,这座被认为当时欧洲最美丽的花园,有极其富丽堂皇的宫殿,有 奇特的喷泉,竟使国王仅有的两座别墅??圣日尔曼和枫丹白露宫大为逊色,在这所花园里到处可以看到富凯的族徽。族徽上有一只松鼠,下面的题铭是:
"我何处不去攀登?"路易十四见此情景,一种嫉妒的心理使他感到十分恼火。三周之后,他以贪污营私罪,将富凯终身监禁, 投人巴士底狱。路易十四决心建造一座新的最华丽的王宫。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破土动工,云集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造园家和室内设计师, 动员36000名工匠和无数匹马,倾聚国库财力,精心施工,建造了这座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巨 丽华宫,1682年,花园和主要宫殿完工,路易十四带领皇室及随从人员2万之众浩浩荡荡从卢浮宫迁入凡尔赛宫,从此之后,法国历代皇帝都长 住在此,每朝均有增改。贵族臣僚们也都在凡尔赛宫附近兴盖住屋。直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民众冲人凡尔赛宫之前,这座华宫便一直是 法国历史的主要舞台。
凡尔赛宫雄伟壮丽,宫内有500多间大殿小厅。规模之宏大,金碧辉煌的程度可想而知。这同中国故宫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壮丽有着异 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通过大面积的壮观建筑,颂扬君主。路易十四的权臣考尔倍说:"除赫赫武功外,惟建筑物最能表现君主之伟大与气魄 "。中国唐代诗人骆宾王有两句诗"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都是说明宫殿的雄伟是为了显示天子(即天之骄子)的尊贵。明代的翰林李时 勉在谈到营建故宫目的时说:"开九重之深宫,受万邦之朝贺。"可见其含义也是表现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和凡尔赛宫充分反映出封建专制主义下森严的等级制,任何人在建筑规模,色彩和豪华程度上都不得逾越一步,否则,可招致"杀身之祸 "。它处处表现了帝王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封建君主的威严,即对他们的臣子夸耀惟我独有,显示惟我独尊,借以慑服臣民。故宫和凡尔赛宫 的建筑的"基调"(这是基于"建筑是凝固了的音乐"此一审美意识)和主体功能主要表现出庄严、浩大,无所不包,自成一统的小天下。无论 是参观故宫,还是参观凡尔赛宫,你总有一种感觉,就是帝王最能显示其尊严的地方是在宫殿里。所以,从封建伦理观念和建筑的象征内容的 体现上来看凡尔赛宫在故宫的导游中具有很大的可比性。
每当我们提起凡尔赛宫,一幕幕曾经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便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譬如,1783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确定了美国的 独立;1792年,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从凡尔赛宫被带走,押送上了断头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1871年,德王威廉一世耀 武扬威,在镜廊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法国指定在镜廊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历史是这样 的多变与无情,然而凡尔赛宫却成为这诸多事件的见证物。
每当我们提起故宫,就不禁会想起:1644年,李自成带兵攻人紫禁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脚下;1861年,清朝皇太后慈禧开始了长达48 年之久的"垂帘听政";1900年,八国联军攻人紫禁城;?1911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
落红本是无情物,看似无情却有情。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最后一个封建皇家堡垒的故宫和凡尔赛宫在浩瀚天涯的滔滔历史长河中经历了风风 雨雨,向人们叙述着功与过,经验与教训。它们都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史书。因而在重大历史事件上同样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伟人往往是时代的象征,所以法国人把建成凡尔赛宫的17世纪看成是路易十四的世纪。是"朕即国家"的强权统治时期。路易十四5岁登基, 自1661年13岁亲政起,到1715年他的生命结束为止,55年间,法国在欧洲政坛占首要地位。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虽则专制狂傲,却也雄 才大略,治国勤勉。路易十四王朝不只在外交、战争上大有所为,更成为欧洲文化、艺术的领导者。凡尔赛宫建成,更是举世钦慕。宫中一举 一动,莫不成为欧洲各王室争相模仿的对象。所以从历史人物上来说把路易十四作为比较的平衡点来介绍另一半球上几乎是同期的康熙皇帝是 现实的。1661年康熙即位时,尚未满7岁;1667年,年仅13周岁的清康熙皇帝始躬亲大政,55年中他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抵抗沙俄侵略 ,治理水患,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经济等。推进了清前期社会的发展,维护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起了一定作用。
故宫导游中,在历史遗存方面能同凡尔赛宫比较的地方就更多了。本文限于篇幅,恕不细述。
下面就故宫导游中,中法建筑文化的比较作一些探索和尝试。
二、探索和尝试
在游览故宫中,法国游客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据调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心理上自动地就会把故宫同凡尔赛宫比较,从西方文化欣赏的角度 上提出问题。首先他们普遍感受到的是故宫同凡尔赛宫一样庄严、伟大、雄壮、美丽,突出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迎合了帝王无止境的统治欲 望,以及使整个社会形成明晰的整饬秩序的勃勃雄心,但同时他们迷蒙地感到处于故宫南北轴线上,一线排列着的一重重门,一层层台阶,一 座座大殿,似乎有一种"老一套"的重复感觉,大殿的外观造型上都一律采取了"大屋顶"形式,建筑结构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在技术上 和艺术上同凡尔赛宫比,显得较为单一;其次,他们感到三大殿在内部装饰上比不上凡尔赛宫那样富丽堂皇;最后令他们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 故宫的建筑基本上都采用木材,而从木材的性质来看,长度和承重的强度都是有限的,再加上易于着火,还要防湿、防腐等等。这些感受说明 了中法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既有着各异的、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更有着各自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审美观。
对故宫的导游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对它的建筑形式,即形象、空间组合、装饰、质地、色彩等;二是对它的内容,即社会伦理、宗教观 念、思想性、应用性。显然,前者是通过感官(视觉)直接进行导游的,而后者则须通过许多概念,或者也可以说前者是以原形为主的导游,后 者是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要经由概念来升华。但是,在实际导游中,两者却是统一不可分的。我们在回答法国游客的问题时,不应该把故宫 置于孤立静止的状态,我们要把故宫和凡尔赛宫作为中法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加以对照,才能引导法国旅游者更深入地理解故宫之美,从而达 到人类不同文化的共享。
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古代建筑的主角??宗教建筑的地位开始动摇。建筑艺术开始转向宫廷和贵族的府邸,大体量的建筑不再是神教的象征 ,而是尘世的人的创造与征服力量的现实表现。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兴起,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宫廷建筑在建筑史上开始占有主导性的地 位了。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法国文化潮流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配合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其主要特征为崇拜古罗马风格,推崇理 性,探求具有普遍性的永恒意义的建筑美学原则。它反对个性,反对表现情感,认为建筑美就在于纯粹的几何形状和数学比例关系,把美完全 归结为数学关系。古典主义建筑理论还强调建筑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讲究严谨的布局,一切都显示出严格的逻辑性。
凡尔赛宫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两项作品之一。它力求运用一整套抽象的数理几何方法,创造出一种超乎民族、国家以至时间之外的建 筑艺术,充分表现君权的绝对,永恒与合乎理性。它的建筑严格对称,突出统率全局的中轴线,东西侧又各有层次分明的次要轴线统率局部, 从垂直线上来看,柱部的支撑力与檐部的压力处在一种完美的静力平衡中。整个主视图呈合逻辑首规律的静态布置。主宫的外面再加上三条大 道与正门相通,以这种布局表示整个法国甚至全世界都在中央王权的统治之下。总体特征是均衡、恬静安详、庄严典雅,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
故宫建筑从立面上来看,它在垂直线上是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大部分组成的。台基是为了扩大建筑的体量,同时也是为了与屋顶相对称,互 相协调。为了防雨,故宫建筑的出檐比较深远,形成了独特的"大屋顶"形式。故宫中的太和殿,是明清皇宫的金銮宝殿,是皇帝进行重要政 治、外交、礼仪性活动的场所,所以它的建筑形式是至高无上的。其屋顶的形式(庑殿二重檐)屋面的材料和色彩(黄色琉璃瓦),建筑物的面阔( 十一开间),台基的形式和材料(三层汉白玉台基)等等,无不体现出皇权至上的象征。从细部来看,太和殿的斜屋脊上的走兽数目和斗拱出挑数 目是最多的。台基周边的石栏杆和台阶御道上的雕饰,多用云和龙的图案,象征着"天子"的处所。在蓝天映衬下,总体特征显得富有生气, 轻盈活泼,十分和谐。
人们喜欢把中国的建筑比喻为中国的手卷长画,而西方人则把自己的建筑喻之为雕刻,或者称之为"凝固的音乐"。
凡尔赛宫建筑的注意力主要地集中在主面上,追求体量的宏大,以及单体建筑的造型。凡尔赛宫大,主要大在其建筑个体上。
故宫建筑基本上是在平面空间上展开的,它不是以单体建筑为基本单元来向高屋空间发展以增加建筑体量,而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向前后左右 延伸,所以故宫表现出硕大的建筑物的群体性,庑殿台榭、廊楼堂阁,连属排回,一眼无尽。它以水平方向伸展的布局来拥抱人间,这种布局 体现出一种序列空间的美,一种人文的秩序和伦理的规定。
所以欣赏故宫的建筑艺术与欣赏凡尔赛宫的建筑艺术,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对于凡尔赛宫,我们可以像欣赏一座雕刻作品一样去细细欣赏, 可以任意把玩其作品的"细节"。总的来说,作品和欣赏者总体上是处于一个固定的点上。而欣赏故宫的建筑则不然,故宫的建筑本身就是一 个流动的过程,因此欣赏者还必须围绕建筑群走动,才能真正领略到故宫建筑的风貌。可以说,欣赏故宫建筑,作品和欣赏者都是处在一个流 动的过程当中。故宫刻意制造了在空间对比变换中产生的意境??崇高美感,这种美感,既有感性的,更有理性的认定。所以对法国游客来说 较好的故宫导游线路是从天安门广场开始,广阔的广场,迎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前汉白玉金水河桥和华表、石狮等,鲜明地衬 出暗红的门楼,形成第一个让人折服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小空间。短短的距离,使人在观照中深深觉得像是隔开了 几层天地。接着,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宽大的午门高墙以形成控制、俯视的封闭的空间,有极强的肃杀压抑的气 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而开阔。经太和门人太和殿前广场,顿感威武壮丽。正前方巍峨崇高、凌驾 一切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在这肃穆的高潮迭起的氛围中谁还敢三心二意?古代中国没有教堂,故宫就是政教合一的地方。通过繁缛、神 秘、神圣的仪式,造成一种对人的心灵的震慑与崇敬感,令人的精神与理智折服。试想,任何人在鼓乐中,在袅袅升腾的香木烟雾中,穿过身 披铠甲,昂然屹立的卫兵,一路步人紫禁城,都会不可避免地双膝发软,一旦挪到皇帝的视线下,就会自然而然扑通跪下了。全体臣屑、"京 官",通过朝拜,接受一统文化的认同,领受天下最尊贵的皇帝的旨意,而后再通过省衙、县衙传达下去,使全国进入一种政令畅通、皇帝威 加海宇和恩沐四海的"上下和谐"的文化状态。因此,完全可以认为,故宫建筑的空间是流动的,是具有时间性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故宫的 建筑虽然是在庭院空间的基础上呈有序列的布局,但各个庭院空间小是单一的重复性的对称或排列,各个庭院空间之间的开与闭、大与小、高 与低在变化中形成映照,而整个空间的纵向排列又明显地把人的注意力一步步地引向整个建筑的高潮,即太和殿的皇帝宝座。在这里,整个平 面空间是呈有意识的、有中心的运动的,各庭院空间之间变化的对比、映照,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感。
凡尔赛宫是强调逻辑的,富于理念的,严格按照纵横各分三段的古典法式处理;它的正宫、南宫与北宫组成对称的几何图形,花园也是几何形 的。中央部分供国王与王后起居与工作之用;南翼为王子、亲王与王妃的府邸;北翼为王权办公处。故宫建筑的核心,在于传统的礼乐精神的 体现,是使建筑符合礼制的规范和封建社会的秩序。有君君臣臣的严格界限,任何人不得有丝毫的僭越。整个建筑群体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 礼制规范中,带有强烈的封建伦理色彩。
体现故宫中轴线观念的这种建筑平面布局,在西方是颇为少见的,凡尔赛宫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何况它的中轴线还是在城外。故宫的中轴线同 时还是整个北京城中轴线的一部分。这里包含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民族特色。古代中国的民族意识中,有一种 非常强烈的空间意识,这就是关于"中"的意识。他们将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中原"、"中国"、"中州",而将华夏以外的居住之地称为 夷族之地,相信自己处在世界之"中",而且认为,在"中国"四周围绕着大海,故"中国"又被称为"海内"。随着社会思想的发展,这种 关于"中"的自然空间意识,慢慢地渗入于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之中,具备了一种新的社会意义。这种关于"中"的崇高地位,自然只能为帝 王所独占了。这就是说,当古代帝王在进行都城与宫室的建筑时,一种传统而强烈的关于"中"的民族与阶级意识,总是顽固而令人愉悦地支 配着他们的头脑,故宫和北京城的"中轴线"就是这样一种显现。首先是轴线上和轴线侧对比,以轴线上的为尊;其次是轴线上建筑的对比, 以外朝三殿为尊;再次是单体建筑之间对比,以主体建筑太和殿为尊,内廷以乾清官为贵。
故宫的这个布局还与阴阳宇宙观密切相关。过景运门、乾清门、隆宗门的一条东西中轴线将宫城分为前后阴阳两区。南为外朝属阳,北为内廷 属阴。前三殿在阳区,太和殿可谓"阳之中阳"。保和殿位前三殿最后,可谓"阳之中阴"。中和殿是阴阳之和,可谓"中阳"。三大殿均有 "和"字,是体现天地阴阳和谐、万物有序、国泰民安的恰当用词。"和为贵",反映了统治者的政治观点以及对权力的绝对自信和天经地义 。内廷宫寝为阴区,乾清宫为"阴中之阳",坤宁宫为"阴中之阴",交泰殿为天地交泰的"中阴"。南北中轴线又将故宫分为东西阴阳,东 为阳,西为阴,东为太子所居及学习的地方,西为皇后、宫妃居住的地方。如是东居太子,西栖宫妃,男左女右,阳左阴右。东设太庙法阳象 天,西设社稷坛法阴象地。宫廷朝事大典百官排列,文臣列于左,武将立于石;与此相应文华殿位左,武英殿位右;太和殿丹陛上左陈日晷以 司天,右置嘉量以司地;前者定天文历法,后者制度量衡,皆左主天道属阳,右主地道属阴,阴阳相合而成一体。故宫里充满了阴阳宇宙观并 与宗法礼制巧妙地结合起来。
中世纪欧洲宗教狂的产物??哥特式的建筑具有刺破苍穹的升腾气势,象征了人间对天国的向往,反映了"灵魂不朽"的神学观念。古典主义 风格的凡尔赛宫其屋顶都采用了直线和直角。几乎见不到有任何的曲线占据主导地位,更谈不上曲面,我们甚至可以将它们分解为可以理解的 各种几何形式,符合逻辑地组织在一起,像积木组成那样。这里体现了亚里


相关文章


2007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习题大全(二)
导游考试外语导游刺:Pa han
2007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习题大全(一)
西班牙语导游词-雍和宫(原创)
法语导游-如何给法国游客讲解故宫
2007年北京导游基础巩固强化训练题
2000年辽宁省[辽宁导游基础]考试试题
2007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汇总
2007年湖北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压题密卷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