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司法考试系列五方面谈论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2:42:0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司考揭秘之一:司法考试到底难不难

  客观的讲司法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与其说是难度,倒还不如说是司法考试的特点。那么,司法考试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司法考试与大学里的期末考试相比较得出结论。

  司法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大学里的期末考试则是一种检测性考试,这也恰似高考与高中毕业考试。二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将一般人淘汰出局,而后者则是要先保证一般人过关。所以你用对待期末考试的态度对待司法考试注定要失败。

  另外,司法考试既然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就必然要有一定区分度。这一点决定了它的考试内容与大学里的期末考试再度分野:后者只是一般检测一下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前者则主要考核你还有哪些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司法考试的一个前提是先假设你对要求掌握的知识都已了解,然后考察你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及一些易漏易混点。这个易漏点是一般人的思维盲点,一般人很少注意到它,但它有时也许恰恰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这就导致有些人发出会的都没考,考的都不会之感叹。而它的易混点则恰似此知识点与彼知识点组成的两个边缘重叠但又互不交叉的圆的接触点,离这两个圆心越近,彼此越泾渭分明的知识点它越不考,它考的恰恰就是这个点附近甚至就是这个点上的东西。它们非此即彼,亦此亦彼,让人眼花缭乱又大伤脑筋,有时简直就是一团谜。这也正是司法考试易出争议同时也是有些人甚至认为司法考试变态的原因,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司法考试的功力所在,魅力所在!也正因为此,如果你总是围绕这两个圆心转而很少走上圆弧,司法考试过后就难免会发出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感叹。

  以上是司法考试的客观难度,这个难度是客观的,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因为它每年毕竟要让10%左右的人通过,今年甚至高达15%左右,而且事实上通过的人数也远比这个比例要高得多,因为这个分母里还有很多水分,比如试试看的,没有经过充分努力的。所以,真正付出了足够的时间,作出过真诚努力的人,通过司法考试的概率应该在50%左右。

  司法考试还有一种主观难度,而这个难度对有些人来说才是最致命的!这就是那些自作聪明的,自以为是的,想投机取巧的人。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注定你难过司法考试。这就如同司法考试要求一小时走12里路一样,这是一个一般人经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都可以完成的任务。可你偏偏想我就用30分钟而且是在最后30分钟内走完,这样你就人为地把它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所以,司法考试绝不仅仅只是考知识考能力,它还考心态,考毅力,甚至考人品!

  结论:司法考试的难度与你的努力程度成反比。

  司考揭密之二: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过司考

  由s=vt 得t=s/v,这是小学数学里面里程问题求时间的一个简单公式。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套用,因为司法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量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司法考试所需的时间就取决于你的速度,这里速度可以换成学习效率。

  网上有很多牛人是用三个月通过司法考试的,但他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每天学习多少小时他没说,我们暂且定为10小时。假设你每天只有5小时学习时间,那么同样的效率你需要6个月,再假设你的效率只有它一半,那么你需要12个月。

  这就是通过司法考试所需的时间!

  结论:通过司法考试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你投入的有效学习时数及在有效学习时数内的学习效率。

  司考揭秘之三: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司考辅导资料

  如果你想随心所欲,你尽可以随意挑选,因为市面上有足以花你两年时间都无法尽览的司考资料。但如够你想确保一次过关,凭我的经验,我的良心,我还是负责任的向你推荐以下资料:第一轮:法律版辅导教材配白皮书。第二轮:全本法条配历年真题。第三轮:查漏补缺配模拟训练。问题是这些资料对不同法学基础的人都适合吗?答案是肯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参加的是同一个考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难道同一把锁在不同人手中还得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吗?当然,你也完全可以使用另外配制的外表也许比这把华丽得多的其他“钥匙”。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得多试几次,因为它一次打开的概率毕竟比那把原配的要小得多。话虽如此,但不同法学基础的人使用上述辅导资料时方法上还是稍有差异。尤其是第一轮。但这个差异不必你花心思去专门寻找,你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会自动显现出来的。因为说白了第一轮就是为司法考试打基础的,你的法学基础好,这一轮自然会很快而且很有收获;反之,你的基础较差,那么这一轮是要花费你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一遍下来很可能你还会不知所云,你得多来几遍。这就是差异。另外,在第二轮中,请你注意,是“全本”法条,不是节选本,也不是重点法条!为什么这样讲,你去看看近两年的真题就知道了,不再赘言。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司法解释永远比法条本身更重要!至于真题的作用,这里就更不用多说了。第三轮的查漏补缺对每个人都是必需的。这一轮你不要问自己掌握了多少,重要的是“没有掌握的还有多少?”。模拟题可以帮你找到临场的感觉,看看各种题型的时间分配,再就是还可以顺便练练答题卡的涂填速度与技巧。如果你想指望他押多少题,劝你还是趁早别花这个心思了。结论:“人间正道是沧桑”。平时看起来最费力的辅导资料恰恰也是考试时最省力的辅导资料。


  司考揭秘之四: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辅导班

  辅导班对两种人比较有效:法学基础薄弱的,屡考不过的。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辅导班呢?自制力比较弱,有充分时间又有财力的朋友,理想的选择当然是面授班,全程班。

  这样你就又可以回到学校里去了,很多问题都可以交给老师去处理,你只需要专心学就可以了。这里要避开的一个误区是:辅导班并不等于过关班。尤其是那些“包你过关班”,更只是一个个“真实的谎言”。面授班所能给你的只是一个类似学校的学习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环境比“班”本身更重要!对于那些分身乏术,又想报班的朋友来讲,网校当然就是第二的选择了。它可以完全和着你的节奏,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学,更可以反复的学,授课效果比面授的甚至还好,而且费用也低,可以说是真正的物美价廉。但无论哪类辅导班,他的作用也只在于辅导。他只能帮你学,绝对不能代替你学。而那些所谓的“信息班”,“点题班”,则完全可以说只是“心理班”,“烧钱班”。他是绝对搞不到什么“信息”的,更“点”不了题。大不了它只能帮你押几道题,而且大致是押不准的。综上所述,辅导班不是必须的。“信息班”,“点题班”不可信,“包你过关班”更包不了你过关。真正有用的是基础班,而且是点多面广的基础班。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言正在于此。这正如同赛跑,前几圈你已经落后人家一大截,最后一圈任你再怎样冲刺,结果又能如何?所以,辅导班的真正意义只在于帮你打好基础,基础打好了,以后能走多远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结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离开了你自己的努力,再好的辅导班也只能是无源之水。

  司考揭秘之五:到底如何才能“轻松”过司考

  首先申明:这里的轻松指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谁如果想在过程中也“轻松”一把,那他多半是过不了司考的。时下什么都流行“玩”,但还从没听说有人玩高考,玩考研,迄今为止也还没听说有人玩司法考试的。所以,在司法考试过程中还是劝你老老实实“痛苦一回”。那么,司法考试的结果对过关的人来讲也还那么不轻松吗?对一般人而言这是肯定的,而且司法考试过后才是一段真正炼狱的开始,这段梦魇般的历程一直要持续到分数出来以至分数线划定之后。除非你高分通过,毫无悬念;或者你考得很差,不抱希望。说司法考试“摧残”人也许言过其实,但说他折磨人却是不折不扣的。过程这里就不说了,还是来说说结果。这里先排除上面说的那两种人,那么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些在司法考试过后还仍然在司法考试的漩涡里苦苦挣扎,备受煎熬的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前所述,司法考试过后前三卷估计在270分以下的基本上已经解脱了,他们是连等结果过程中那种备受煎熬的资格都没有的,270----280分之间的人还心存侥幸,他们过与不过也许就在卷四改卷人的一念之间,应该说过与不过都在预料之中。前三300分以上,卷四只要不是太失常,也就是说只要做完了的,基本上也可以稍微喘口气了。剩下最难熬的就是280----300分之间的那群人了,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轻松”不了的。分没出来之前天天祈祷卷四能放点水,没有消息又拼命想在网上找点小道消息,一旦关于卷四改卷的小道消息稍有不利又是那么令其寝食难安!分数出来之后,有的人在360分之下,这段时间的煎熬就算白受了。那些360----370分之间的人还得经受再次煎熬----分数线会不会超过360分呢?等到分数线终于尘埃落定之后,这些人已经太疲惫了,他们几乎麻木了,过关的喜悦早已荡然无存,这时有的只是被煎熬到极限的心灵获得少许安慰----这就是一般人并不轻松的过关经历!试想,如果你前三卷能卷平过百分,卷四即使只得70分,你还会那么备受煎熬吗?与其等司法考试过后那么痛不欲生,又何不把那悔恨的泪水变成平时努力的汗水?所以,真正能“轻松”过司考的只能是那些前三卷300分以上,总分370分以上的人们。如果你以360分擦线而过,除了能收获几分侥幸的喜悦,绝对与轻松无缘。结论:唯有备考时的“一身重负”方能换得考后的“一身轻松”。谨以此文为我的司法考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有幸还能给后来人些许启迪则不胜欣慰!






相关文章


2006司法考试民法要点概述(之四)
司法考试民法要点概述(之三)
北京司法考试统计分析报告
2006司法考试民法要点概述(之二)
解秘司法考试系列五方面谈论
司考成绩和合格分数线不再一同公布
05过关者经验大放送助06司考者一臂之力
2006司法考试民法要点概述
备考2006年司法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