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鲁:读最有用的书,找最好的工作----寄语中国法律未来之星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4:09 16:54:2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先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问题 :你是否是法学专业的?本科也是法学专业吗?为什么选择了法学专业? 

  学生一答:我本科是学工科的,研究生时报考了法学硕士。学习法学是因为自己对法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我深信法学专业以后会有很好的前景。毕业后有打算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吧,比如律师或者法官。我平时主要看教材和老师上课列出的书目,以及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书…… 

  学生二回答:我报考的是电子商务专业,读法律专业是服从学校的安排,至于以后的工作问题,目前还没有什么比较清晰的想法。既然选择了法学,就只能找跟法律有关的工作吧……… 

  学生三回答:我没有报法律专业,对法律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说实在话我对将来没有什么打算……… 

  好,同学们的回答,可以说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今早我与孩子她妈谈小孩读书的问题时,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其实根据孩子的兴趣等,较早地规划她的未来,走好人生每一步比什么重要。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法律、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而是准确定位,也就是说准确确定你最喜欢和最适合的工作。 我国现在的人生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规划,包括感情、家庭、婚姻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工作和学习计划,包括将来做什么工作,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实现等问题。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定位,特别是准确定位。据有关报道,70%的大学生是没有考虑过定位和职业规划的。即使是考虑过也很多不成熟。有定位不等于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是相当的重要的。更别说在座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了,即使是一个初中、高中毕业生,只要他有准确的定位,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并且按照其方向努力,最终也会成功的。例如,他计划好,毕业后第一年设法找到一份月工资400元的工作,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在第二年的时候找一份月工资800元的工作,到适当的时候去学一门他自己喜欢并且合适、擅长的手艺,这样 一路发展下去,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最后也可以走向成功。准确定位,对个人成功特别重要,下面还会详细讨论。 

  首先我们要考虑是否喜欢。喜欢属于主观范畴,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仅指现在喜欢,就像麦当劳的口号“我就喜欢”。而我这里说的“喜欢”,不只局限于现在的“喜欢”,更应该看到的是长久的“喜欢”,一种相对永恒的喜欢,也就是说要弄清楚你现在喜欢的东西是不是以后你依然会喜欢?如果你现在喜欢,过了若干年后你就不喜欢了,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说“喜欢”这个词并不是两个字这么简单;另一个方面要考虑是否“适合”, 适合属于客观范畴。我们要综合考虑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自己的性格、悟性、自己喜欢的行业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例如,你口才不好,文笔不佳,性格又比较内向,自己又并不是很喜欢当律师,就没有必要选择当律师。同样,有些日趋衰落的行业,也不应当是你的首选;反之如果是一些比较新兴、朝阳的产业,可以大胆一点选择。总之,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情况和社会的大环境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自己合适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喜欢和适合。 

  我们在80年代读书时,很多教材都是老师编写的。那些书,对我们学习语言,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了解学科体系,提高文采,都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书大都脱离实际,大部分实际有用的东西是我们工作以后靠自己的经验慢慢积累起来的,并不是从学校学来的,更不是从老师编写的书上学来的。但现在市面上很多书是由实务部门的人来写的,很贴近实际,实用性很强。但即使是这样,也仍然存在不足。因为无论你怎么写,有部分思想、观点、经验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而这一部分刚好又是其中最精髓的部分。举个例子,第一种情况,我给你看一份法律意见书,或许你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参考形成一篇文书;第二种情况是我面对面地告诉你这份法律意见书是怎么写的,有怎么样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什么时候向上呈交,呈交给什么人,然后你可以根据此形成文书;第三种情况是,让你自己亲自参与整个案件的办理,最后形成文书。三种情况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体会最深的自然是第三种,因为其中很多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今天在这里一个多小时里,我不想给大家讲书上或者网络上可以看到的东西,这是浪费你们的时间。这些在网络上、书本上可以看到的东西,我只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我主要针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就怎么定位,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进行演讲,而不是针对所有的群体。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演讲主题,即法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如何找工作,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国外,职业规划是从小学就开始的,包括父母、老师、测评机构等都有相应的辅导;而在我国,一般是在大学三、四年级才开始,并且我国所谓的职业规划一般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来指导。这就存在问题,因为老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不了解社会的真实状况,讲得很不到位。另外一些是外面专门研究职业规划的管理咨询机构来进行指导,但是就法学院的学生而言,也不到位。我认为最到位的是一些以前就是法学专业,毕业以后从事法官、律师职业的人所讲的肺腑之言才是最实际的,最真实的。 

  一、 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环境 

  1、前路一片迷茫 

  法学院毕业生现在找工作的确比较困难,我们在招聘时发现法学、计算机、会计三个专业其实是很难找工作的。特别是法学本科生,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分为就业单位和求职者两方面。 

  …… 

  教育产业化后,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事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央领导已经高度关注到这个问题,并集中了一部分核心教授到中央党校学习,任务之一就是着重解决现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2、恶劣就业环境的深层透视 

  我们先来讲就业单位方面的原因。 

  (1)司法机关 

  我们知道贺卫方在10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公检法机关里该进的人进不了,不该进的人进了。我们国家司法机关招人,有一部分名额是不会对外开放的,……。我们国家的部队和美国是不同的,美国军队的士兵有很高的工资,战争伤亡也有很高的赔偿,当兵回来以后可以做生意或者其它。而我国军队的士兵是没有高工资的,退伍以后国家要解决复员军人的工作问题。于是相当一部分退伍军人就进入了法院、检察院这些司法机关,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法学的专业训练,拿的只是函授、夜校等后期教育机构的文凭,并且也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这样他们占据了很大的职位分额,使得对外招收应届生的职位名额减少,很多法学院的“科班生”无法进入司法机关工作。 

  (2)律师事务所 

  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律所功利色彩很浓,在招人的时候,如果应聘者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不能给律所带来案源,通常是不会考虑的。而且律所招聘的人数也是非常很少的。并且,我们刚毕业的学生,能够有案源的恐怕只有很少一部分。 

  …… 

  (3)企业 

  企业,主要指大型企业,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招聘法律人才的数量相对而言也比较多。我们可以分三个方向考虑:1、如果你不喜欢法律,你可以在公司里面先工作着,同时准备考公务员,毕竟公务员的录取比例太低了,这样,你既有工作保障,又可以充分准备公务员;2、如果你喜欢做管理,进入企业后,在充分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的前提下,往管理方向发展,设法成为企业的高管或者企业老板,法律人经商或者管理都具有相当的优势;3、如果你最后的目标是做律师,在充分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回到律师行,以后重点往公司诉讼和企业顾问方向发展,但要早早准备,尽快通过司法考试,并和律师界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不管哪种方式,进企业都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法律实务能力提高不会太多,因为企业招收法学毕业生只把他当作普通员工看待,不会重视其法律专业。 

  就求职者方面的原因,包括以下一些: 

  大家在应聘时,简历的写法,面试的技巧对找工作都是有帮助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求职者要给用人单位信心,让用人单位感觉到你对公司是很了解的,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进去以后会和公司一起共同成长的,你给它这个信心很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这里我举自己应聘的例子来说明,可能会更有说明力吧。我是研究生毕业以后才到律所去的。我本科是88年毕业的,出来工作以后考律师牌,到律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回到中山大学读研究生。其实我真正开始做律师是从98年开始的,可是在98年时我已经有很成熟的想法。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毕业前几天,我在电梯里碰到一个师弟,他说:“王师兄,你不要给我们丢脸,你们班的同学都到政府机构工作,而你进了律师事务所。”我当时犹豫了几秒钟,我在想是应该给他讲真话还是讲假话。后来我决定不给他讲真话,我内心的真实意愿是:“我就喜欢做律师,我适合做律师,我愿意承受律师给我带来的压力和伤痛,也乐意享受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我已经把律师职业当成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不能这么说,讲了他反而认为我在讲假话。于是我苦笑了一下说:“没办法,找不到工作,我只能到律师事务所去。”结果讲完后他反而更同情我。那时候同学之间请客吃饭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那天晚上他却请我喝酒了。 

  后来我去应聘律师事务所。我当时已经想好了,我在考研究生时的自述中就写到:人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建立在可行性前提下的自信+失败了在站起来的毅力+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你肯定会成功。我当时就想:我要去应聘律师事务所的话,我一定要进入广东省最好的律师事务所,要跟广东省最好的律师工作。我为什么下这么一个结论呢? 

  作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以下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 

  (1)充分的准备和准确的定位: 

  我本科学习的是外语,毕业出来以后尽管在律师行工作过,但法律方面的经验仍相对不足,但是知识是相通的,我在其它方面的经验都是有用的。最重要的是,我是有备而来的,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实高考的时候,我就很喜欢法律这个专业了。但为什么我当时报的是外语呢?当时高考的情况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分了三个方向:文科、理科、外语,外语的录取分数线较低,但如果以高分录取的话进去以后可以要求调换专业。结果我考得的分数相当高,有2门考试还是当年广东省状元,但是后来我想转法律却因为政策的变动转不了了,只好读了中大的外语系。我从84年开始就到法学院旁听讲课。虽然我也很努力地学外语,但成绩却很差,我的同学都觉得我很蠢。我父母是老师,他们也认为是我进入大学以后不认真学习。事实上,我不仅认真学外语,而且很刻苦地学法律,教法律的老师都对我很满意。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珠海一家外资公司做翻译。当时这是一份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我没有丝毫的成就感,相反觉得很心虚,很怕见到外国人,表现也很不好。原因有很多,自己外语水平不好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们这一代包括你们在内,父母、老师在教育我们的时候,都没有教我们要怎样与人相处,怎么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怎么选择自己的择业方向。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碰到单位的人在讨论我,一个是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原为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和单位内的一个中专生在讨论我,前者说;“我认为王思鲁很不错,他表达能力好,知识面又广。”后者说:“不行,这个人很差劲,连说话都不通顺。看到老外就脸红,根本无法翻译。”其实他们两个讲的都对,我当时就在想:同一个人放在不同的场合是完全不同的,放在一个地方可能很蠢,放在另一个地方可能是天才。我在外资公司工作了几年,每天都毫无激情,觉得心态十分疲惫;相反的是,我对法律越来越感兴趣,经常在下班后刻苦钻研与法律有关的书籍。并且和法学界的名流、司法界的精英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并从中受益匪浅,极大地拓展了视野。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最适合的事业??律师,重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当时就想:尽管我和法律科班生比有一定的缺陷,但是我是有备而来的,我很喜欢法律并且决心为之奋斗终身,所以我有信心进入广东省最好的律师事务所,跟最好的律师学习。 

  (2)仔细巧妙的考察: 

  我的考察不像现在很多大学生那样,直接到单位询问报酬和待遇的事情。直接询问这样的事情,经常会把事情搞砸。我是通过外围进行调查的,我调查了50多个律所,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是广东省最好的律师事务所。它当时的主任薛云华就是现在广东律师协会的会长。我专门研究过他,他是中国综合素质最高的律师之一。 

  (3)坚定的决心和十足的勇气: 

  刚开始,我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又受过伤,怕自己不被认同。我想了很多种办法,还想过在《羊城晚报》登一个广告,指明要到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给薛云华主任当律师助理,后来都觉得没有可行性。后来,我决定直接去找广大所的主任,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坚定而自信地走进了广大律师事务所薛主任的办公室,说:“薛主任,您可以给我十分钟的时间吗?”我用很热忱的眼光看着他。薛主任说:“好吧。”我用2分钟的时间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就说:“我很喜欢法律,也很适合法律工作,其中最适合做律师,而最好的平台就是在贵所跟主任你学习。请薛主任给我一个机会,若贵所不接受我的话,我可能就会永远放弃律师这个职业。因为我想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律师。”薛主任最后问我:“你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吗?”我回答得很快:“我没有什么条件。”他问:“为什么没有条件?”我说:“第一,我现在没有条件跟你讲条件;第二,作为一个规范化的大所,它不可能对待我的条件比其它人低,也不可能对我有例外,否则它成不了一个规范化的大所、名所。”他说:“好吧,那你就过来吧。”就这样,我获得了一个珍贵的工作学习的机会。 

  (4)勤奋的工作: 

  在进入律所做律师助理的四个月内,我都不知道我的待遇。律所里的律师收入差别非常大,有开奔驰的,有踩自行车的。我们单位年收入超过100万的律师有十几个,大部分年龄都比我小,我是怎么跟他们相处的呢?一是我非常谦虚的向优秀律师请教;二是…..,甚至向法官请教;三是买了很多实务方面的书看。我们单位一个老律师说:“王思鲁读书的时候肯定没有好好看书,现在才买了那么多书。”我读书的时候看的书大都是理论方面的书,实务方面的书太少了。我现在的藏书已经超过人民币30万元了,书是伴随你一生的,读书和学习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现在一些外企招人时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回想起来,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应该不到我现在所用知识的10%,其它大部分都是出来工作以后学习的。我很谦虚的向他们学习,海纳百川地思考,但是我心里面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肯定会超过他们的,不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一直到第四个月我才知道自己的待遇。以前每个月发工资时我就去领,有1260元,由十多种项目构成,但具体是什么我也搞不清楚。后来四个月后的一个偶然机会,我才知道我们所的情况……那时所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位高干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很大的案件,是10500克海洛因的贩毒案件,后来广州中院判了无罪。这个案件在中国被载入经典案例,对我后来成名有极大的作用,更奠定了我的“以经典辩例打造品牌”办案风格。她当时为什么会把这么重大的案件介绍给一个刚出道不久、在所工作才仅仅四个月的“新人”做呢?因为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一直看到一张非常诚恳的面孔,有不错能力和才华,她有一种直觉,这个年轻人会把所托的案件办得放心。 

  (5)懂得取舍。 

  我在广大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两年多,后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有三个对我人生影响重大的案件都是在这个所完成的。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马某10500g海洛因贩毒被判无罪的案件,是中国第一例被判无罪的贩毒案,在《广州日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律师杂志》都有报道,影响很大;第二个是陈锦洪状告佛山经委行政侵权,要求索赔1.2亿的“中国民告官第一案”;第三个是为东莞弱势群体打的医疗事故案。在2001年2月3日《广州日报》为此做了一个专访:“金牙大状死刑判无罪”,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之后案源就不断地过来。在广大所两年之后我离开了广大事务所,因为我本身是刑法研究生,又是通过刑事案件来打出品牌,而且我对刑事案件有个人情结,但是广大律师事务所却放弃了刑事辩护这一块。于是我后来给薛主任写了一封信,我说:“我很感谢两年来律所给我提供的帮助,但是基于我个人的原因我还是要离开。”也就是说在你打算离开律师事务所的时候,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掂量自己是不是已经在该所获得了自己应该获得的东西,如果该所对自己的发展已经造成阻碍时就应该考虑离开。因此,在职业生涯中,准确的人生定位相当重要。不要轻易和用人单位谈待遇的问题,你要了解单位的情况应该从外围着手,没必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现在很多书在谈这个问题时说应该直接和用人单位交涉,这会把我们引向了一个误区。  

  二、法律从业现状及走势 

  1、中国司法机关人员从业现状及走势 

  现在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偏向于选择考公务员,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稳定,二是待遇相对较高。我们国家公务员的待遇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但这是为了稳定公务员队伍的需要……那么如果选择考公务员要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难度较大,录取比例低;  

  (2)笔试阶段较公平,但是面试时会有“文章” …… 

  (3)公检法机关中,法院和检察院用法学院毕业生较多,而公安机关对法学院的毕业生用得较少,公安机关主要是侦查功能,讲求出手是否迅速,是否能够尽快破案,因此对法律的适用较少; 

  (4)在法院和检察院的晋升通常需要5年以上时间; 

  (5)我国的司法机关不是完全独立的,依然带有政府的性质,提升不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办案能力……这要考虑自身的个性能否适应; 

  (6)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不是依照个人的观点定夺……其它因素较多。 

  因此,如要选择到司法机关工作,需要考虑到自己的个性能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和现实,同时还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司法部门用人对全社会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法官和律师在同一位置上竞争时,法官未必能够胜过律师。因为律师职业有两个特点:1、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反驳,这样养成了他们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这也是在美国,律师能够当上总统的原因;2、律师对社会的把握既深刻又全面。因为只有面对律师,当事人才会讲实话,而面对法官只会讲对自己有利的话,所以律师最了解当事人的精神状况和心理状况,最了解真相,对社会的把握很透彻。另外在面对灰色经济竞争时,法官是否是律师的对手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有信心做一个好律师,那么还是先选择做律师。因为你做了一个好律师,以后想要进入法官队伍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你先进入法院,首先对人格可能造成扭曲,而且我国目前政府机关的腐败程度是相当高的,如果有腐败行为的话,你不知道哪一天枪口就对准了你,一旦出了问题那你的人生就彻底的失去了希望。但是如果是律师,即使被吊销律师执照后,因为对社会的了解透彻,还可以经商什么的。所以一定要从动态上考虑问题。 

  2、中国律师生存状态及走势 

  律师行业招收毕业生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目前律师都比较功利。应届毕业生到律所通常都不接收,即使接收待遇也很低,在广州的待遇通常为800-1000元。原因如下:我们和法治国家不同,不是通过案件的影响力来吸引案源,我们国家很多律师的案源都是靠“关系”,牵涉到回扣,办案也不总是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来完成的。所以在招收毕业生时不愿意让你们切入主体核心部分,怕被抢走案源,工作也不让你接触具体的案件,而只让你做送送文件的工作。律师90%的精力用在扩展案源,5%的精力用于办案,5%的精力用于家庭。中国的律师界现在有个问题,在80年代时律师的水平是高于法官的,因为律师的起点高,当时广州只有80多个律师,不愁案源;而现在有近4000个律师,大部分律师都把精力放在寻找案源上。而法官平均每年要审理200多个案件,相对于律师而言,他们真正接触法律的机会更多,水平反而高于律师队伍。这样一来,律师助理进入律所以后,不能进入核心部分,只做一些复印文件等打杂的事情,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那么什么样的法律应届毕业生比较受律所的欢迎呢?是那些能够为律所带来案源的学生。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敲开律所的大门呢? 

  (1)不要忘记,在我国仍有一些律所、律师是通过办好每一个案件来吸引下一个案件,拓展未来的。因此法律科班生应该找这样的律所、跟这样的律师。因为他光明磊落,案源过来是不用给回扣的,在接手案件时已经有胜诉的把握,他用法律知识服务客户,不会担心你会抢走他的客户,反而会担心你水平不够好,进步不够快,不能和他协同作战。 

  (2)在面临生存和理想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先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不要一开始就想从领导的岗位做起。在这点上我们还是很有发言权的。目前,我们是广州信之安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信之安是一个房地产中介公司,我们为其提供全程贴身的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因而经常参与公司员工招聘工作。关于信之安的相关内容大家也可以到广州律师顾问网(www.mylawyers.cn)信之安专区查阅。在招聘的过程中,就很惊讶地发现,70%的应聘者没有准确的定位。现在很多毕业生到企业应聘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问:你没有工作经验,有什么能力应聘管理职位?他反问:“我为什么不能应聘。”应届生如果把自己放得低一点,才能够有机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而对报酬这方面得问题不要太在意,因为进去以后如果发现差得太离谱,是可以再选择离开的。这一点很多毕业生是做不到,就连很多工作过的人也做不到。所以一定要注意应聘技巧和态度。广州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用人时很注重应聘者定位准确与否的问题。  

  三、用最好的方法读最有用的书,探寻书中的“黄金屋” 

  1、从现状反馈,总结最好的研习方法,读最有用的书 

  和欧洲国家相比,我国进行职业规划的时间已经晚了很多,但是这样也比完全没有职业规划好,在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后,无论今后是想做管理,还是做律师,都应该有目的地读书,那么具体怎么读呢? 

  (1)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毕业,因为在找工作的时候,学历还是有一定的光环效应的。 

  (2)大家如果希望向法律的方向发展,应该通过听老师讲课和考试这种方法掌握法律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这是很重要的。包括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沟通,我给大家讲的可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但是这也要建立在对法律本体知识系统掌握的基础之上。比如学民法学,老是看案例书和学者的专著是不行的,至少要搞清楚,在我国的民法体系中大范畴、小范畴的知识点有哪些。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3)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也是现代教育的趋势。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写文章越来越差,这和我国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现在课程改革,很强调课外阅读。学法律时,大家要注意培养逆向阅读的习惯,看案例教学方面的教材,通过案例了解知识点,培养法律思维,长期阅读可以让你成为真正的法律人。此外课外读物不能仅仅看法律方面的书,还要接触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方面的书,而且不要等到工作后才看。 

  (4)在学校里面,特别是大学城,多听讲座,不要局限于法学方面,管理方面的讲座也要尽可能地多听,因为每一场讲座都是演讲者人生精髓的浓缩,你可以从中借鉴对你有用的东西,学习他的演讲风格,这对个人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多听有实践经验的社会名流的演讲,也是很重要的。 

  (5)如果想成为一名好律师的话,还要多看演讲方面的书,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比如美国总统的演说词、著名律师的演讲等等都是不错的材料。 

  2、职业规划,早应开展 

  我国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较为模糊,没有准确的定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准确定位: 

  (1)多跟父母沟通,但是不能只跟父母沟通,因为他们会受其知识结构、个人经历、本身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局限性; 

  (2)找一些年纪比你大五年、十年以上且事业比较成功的师兄、师姐交流,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对社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听听他们肺腑之言,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3)通过测评机构和测评软件进行自我检测,测评的准确率为60%左右。 

  通过这些手段给自己作出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顺着规划的方向发展,未来的成功率就很高。法学和其它专业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能力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技能的掌握却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不需要创新,不做企业管理的话,法律人只能成为中产阶级,不可能成为资产阶级。 

  四、找准人生的起飞点,创造美好的未来 

  1、用能力取代学历。 

  学历是有用的,特别是一些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学历可以起到一种“光环”效应,对找工作是有帮助的,并且,学历跟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不能够否定学历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更核心的应当是能力而不是学历,如果学历不能够通过能力体现出来,最终还是会被单位、社会所淘汰。 

  同时,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应当注重自己能力的提高,做到学历和能力的统一。当你具备足够强的能力的时候,找工作从来都不是问题。 

  现在很多人出来工作以后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觉得只要已经完成学历了,所学的东西已经可以够用了。现在微软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有了学历以后仍然要坚持每天看书和思考,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来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就拿法学专业来说,我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我认为法学专业的学习是分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很初浅的阶段,觉得法律很简单,自己基本上都弄懂了;等到学习法律较长一段时间以后,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迷茫阶段,感觉自己懂了一些,但也有很多不明白,学习起来没有头绪;等到第三个阶段时,自己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在自己的头脑里都一清二楚,并且可以将自己所学融会贯通,在实践中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知识变成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淡薄的文凭。而这样一种能力,在我们的整个人生当中都应该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要知道,什么东西都是变化的,所有看似稳定的东西都会变得不稳定,惟有能力,你所拥有的能力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2、准确定位,应届生如鱼得水的职业和岗位。 

  我们在找工作时,最好第一份工作就要找准。现在很多毕业生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在找工作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如果不行再换工作。这不仅是求职者个人心态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道德问题,即以一种不道德的态度对待用人单位提供给你的工作机会。并且对个人而言,这样你会走很多弯路,影响自身的发展,对单位也会造成损害,两败俱伤。据媒体统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到一年就跳槽的占70%,这说明求职者没有责任心和道德感而用人单位也会对求职者没有信任感。如果这样长久下去,应聘者不会不把用人单位当“人”看,用人单位自然也不会把应聘者当“人”看。现在用人市场上已经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声明不招收应届毕业生,甚至还有些行业对某些恶意频繁跳槽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体“封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一方面,企业需要吸收新鲜的血液来发展业务,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能够相对稳定地工作的求职者,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曾经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只能如同其它失业者一样在街头游荡。这不仅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就此继续恶性发展下去,还有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成为社会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暴动,引起社会秩序的紊乱。因此,学生要学会准确定位,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包括相应的长期计划。 

  3、准确定位,尽快确定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规划。 

  首先,针对想“当官”从政的学生。如果你决定了以后要当官,那么你的重心应当是学习一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专业和知识,如秘书学、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打好文字功底,能够书写好各种行政类公文,认真准备公务员考试,学习一些公务员考试笔试技巧和面试技巧,这些才是你应该掌握的本体知识;法律方面,能够过关、能够毕业、能够应付就可以了。 

  其次,有些同学是想进公安系统,或者检察院系统,或者法院系统,你就应当根据各个部门职能要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准备。如公安、检察院系统,应该重点学习刑事法知识,想当公安的话,还可以学些刑事侦察或者法医鉴定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想进法院,法院是全方位的,基本上什么专业的法学毕业生都需要,民庭需要民法专业的,刑庭需要刑法类的,还有法制办、研究室,甚至后勤等众多职能部门都需要招聘。但有一点你们要清楚,法院招聘人员,在你没有进去之前,一般都不知道你将要被安排在哪个部门工作,甚至进去以后,你本来在民庭工作,突然就将你调到法制办去了。当然,如果你想进人大工作,重心就应当放在立法方面。 

  再者,还有些同学想进入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法学毕业生专业方向的限制不多,但每个律师事务所都它自己的特色,他们的业务重心、经营理念和新人的培养机制各不相同。你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喜欢的专业,再结合你喜欢的律所的具体要求,在读书、工作方面,做更好的准备。 

  你还可以通过相应的实习来更真实地了解某个你准备把它作为你终身奋斗的领域、行业或者工作的具体情况。这里有个总的原则,你应当尽快确定好一个你自己能够为之奋斗终身的方向。如果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就不要长期待在那里,否则,不仅是你个人的损失,更是社会的损失。有这样的例子,大学学了四年法律,研究生学了3年法律,在法院做了5、6年法官,结果他突然间觉得组织部前途好,去了组织部。这样对他所学的专业不是极大的浪费吗? 

  综上所述,就是要准确定位,尽快确定自己终身奋斗的领域、行业甚至是具体的工作,再结合你想要从事的单位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安排自己的读书、工作计划。你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可以好好准备了,不要到了社会还整天迷茫,频繁换工作,这对自己没有好处,对社会更没有好处。 

  今天就讲到这吧,接下来留多点时间给大家提问。 

  提问环节 

  问题1: 

  学生问:我的规划是先做律师,到三十一二岁时转型做企业家,我想问,怎样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转型呢?怎么度过这个转型期呢?这个问题我不是想得很清楚。 

  王律师:你有这个想法很难得,我可以很详细地讲一下这个问题。刚刚提到律师的特点,他转向商业会有很大的优势:一是,他掌握事实真相,了解人的行为状态和精神状态;第二个特点是,他接触的人很有特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功的人,另一种是失败的人;三是,它切入企业运营的主体部分,了解企业核心的东西。这里不是指企业商业秘密这类东西,这又牵涉到道德的问题。在法制国家有个规定,律师是不能经商的,但不做律师以后就可以经商了。虽然律师经商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律师的地位却无法与成功的商人的社会地位相提并论,他们是比律师高一个层次。 

  特别指出,目前有一个领域,你们现在可以下点功夫去做的,现在国际上有一股浪潮,我国也刚刚兴起,我和胡教授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律师界有一个商业机会,也是我国律师行业未来的一个亮点,那就是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系统构建。2003年10月,在广州市政府组织的市属国企处级领导培训班上,我应邀有偿作了题为《国企职务经济犯罪风险防范及危机化解》的专题报告,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观点。2004年12月18日,我又应中山大学教授经理研究会邀请,给广东公司界中高层精英作了题为《法律风险防范及危机化解--现实中国经济的法律应对方案》的主题演讲,初步搭建了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框架。2005年3月,路伟律师事务所发布了《中国100强公司法律风险环境排名分析报告》,国际著名律师事务所开始关注中国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2005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国有重点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2006年4月,又召开了中央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会议;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发布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关于印发 中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的通知》,标志着构建公司法律风险机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6年11月9-10日,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最近已有律师关注此课题,也有一些相关书籍出版。自国资委2003年3月成立至2004年底,中央企业报请国务院国资委协调的法律纠纷案件达146起,涉及中央公司131家,直接涉案金额达199亿元,间接涉案金额已超过450亿元。据统计,法律风险防范服务市场目前大约价值20亿美元。再过10年,这个市场将超出200亿美元。因此该领域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以及企业的广泛重视。 就大型企业而言,主要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系统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以及维护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用这个机制取代传统的法律顾问制度。传统的法律顾问制度就法律谈法律,就经济法谈经济法,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蜻蜓点水”。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已经上升到管理学的角度,更贴切来讲是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多方位研究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这启发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多看管理方面的书。传统的法律顾问,由于服务内容深度有限,一年的法律顾问费一般是从几千块钱到两、三万元钱,更多的是在以后有诉讼的时候收费打八折优惠。并且如果你不能发挥顾问的作用,企业就会和你解除合约。但是上升到管理学的角度来构建和维护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大型企业的服务费用就是十万以上。这就需要复合型的视野,结合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在律所,只要在这方面有突破就能在市场上夺得先机,这对你转型走向企业家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法律风险”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具体的相关内容。 

  我们已经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律风险防范中心,并进行了商标注册,网站名称是中国法律风险防范网,网址是(www. chinalr.net ),这个网站很快就要推出,届时媒体方面也将会大篇幅整版报道。因为系统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中国未来法律服务的亮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看这方面的书籍和多做点研究。我们推出的中国法律风险防范网,是全国首个法律风险防范网,其中的内容也非常祥实,大家可以经常上去,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会有相当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有潜力、对这方面有强烈兴趣的优秀青年加盟我们法律风险防范中心。 

  问题2: 

  学生问:经济和法律复合型的人才有什么发展方向? 

  王律师:有两个方向。一是向管理类发展,应该读MBA、EMBA,MBA和EMBA都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如SK-2给国家质检总局查处后应该怎么处理的案例;另一个方向是在法律方面读博士,但是你读博士期间肯定不可以为读书而读书,应该用刚刚介绍的方法,结合上课的知识,从适用法律的角度看一些对自己发展更有帮助的书。 

  问题3: 

  学生问:听了王律师的讲座百感交集,得到很多启发,但也有很多问题,现在可以正面交流一下可能更好一些。我提一个问题,人应该是适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换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法律专业程度比较强的人,但是他的处世能力比较弱,另外一个人只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很人情世故,油嘴滑舌,你觉得这两种人那种成长得比较快些?另外,王律师,你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希望通过法律专业知识的提升来获取更多的案源。但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一个律师要发展的话必须拿到案源,您刚刚也说了能拿到案源的律师才是好律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律师: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就结合其它同学关心的问题谈一下吧。我最近看一些资料,上面说,同学去企业应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签劳动合同,注意劳动合同里面有很多陷阱,注意薪酬的问题,试用期的问题,社保的问题等等。这些东西,甚至出现在一些管理公司里面很有名的企业管理专家写的书里面,也有些出现在著名律师所作的演讲稿里面。看完这些材料以后,我觉得他们很幼稚,为什么呢?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去企业应聘的时候不要提劳动合同的问题,不要提薪酬的问题,为什么不要提这些问题呢?有两种情况是没用的:一种是它是一个正规的单位,它不可能对你例外,它有一个制度,不会对你特别好也不会特别差,如果提的话反而给别人留下心结。就好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一个女孩子要嫁你,她说为什么要嫁给你呢?因为你有钱,你是广州户口,你长的帅等等。如果她这样说,你心里会怎么想呢!第二种情况,人如果面临生存的问题,法律反而是靠边站的。在任何国家,法律都是排在第三位。我觉得人最重要的,第一位是能力,第二位是诚信,就是做人,第三位才是法律。千万不要用法律来唱主角。我在中大也讲到这个问题,很多人走进了一个误区,好像医生一样,你这里长一个疮,你找中医的话,他说你千万不要把它切掉,中药调理很快就搞定了,你找个外科的,他肯定说要切掉,找个内科的他说不用,打针就可以搞定了。这就是本科主义,他学东西学得太书呆子气了。我觉得出来工作的话,面临生存的问题,法律肯定要靠边站的。 

  还有第三个问题,牵涉到一个人的发展的问题,我觉得在中国现实当中,每个人不可能是完全的人格独立。但在里面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了,我没有跟大家讲,大家一定不要到法院里去,或者说不要到律所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我不是想把我的想法强加于人。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社会的状态来作出选择。 

  问题4: 

  学生问: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教育离现实越来越远,我觉得很迷茫的一点是学习的东西对以后出来工作没多大帮助,以后无论是到企业做法律顾问还是律所,必须要适应它的工作流程,比如说写合同,起码要写得出来,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却缺乏这种职业培训,我想请教王律师我们怎么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王律师:我认为在学校里有几方面挺重要的,一个是法律专业基础,这通过听课、课外阅读可以完成;第二是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完善知识结构。其实做律师和写论文一样,法律操作就是你是否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所需要的资料一网打尽,要做到一网打尽,不容易,因为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阔的知识结构的话,会搞错范畴。比如说对整个民法体系不清楚地话,本来是侵权责任的理解成了违约责任;又比如刑法4百多个罪名中,别人指控职务侵占罪,结果他说职务侵占罪不构成,但是没有考虑到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不构成这个罪也有可能构成其他罪,你应当知道如果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话会构成什么罪。要考虑到这个问题,需要对整个刑法分则的结构、分类、罪名有了解和把握。第二个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准确读解材料,从有利于客户的角度,形成口头或书面的意见,通过代理意见或其他意见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演绎资料的能力。但是这两方面的能力与你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经验、以及悟性有很大的关系。  

  问题5: 

  学生问:请问你觉得到外国深造法律好吗?如果出国,以后有什么发展方向? 

  王律师:我觉得如果有能力出去的话,去外国深造是不错的选择。以后有两个方向可以发展,一个是留在他们本土从事相关的工作,第二种工作就是回到中国从事法律相关行业。比如说你去美国留学,以后你可以回到广州,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也可以在美资企业从事法务工作。外国用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的,相对来说,以后你的人格更自由,经济方面也更充实,理想发挥也更大些。  

  问题6: 

  学生问:王律师你刚刚提到,去外企是很好的选择,但外企有很多行业,去哪个行业比较适合? 

  王律师:去什么行业要依个人情况而定,与你的职业规划有关。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法律方向,就是里面的法律事务部、人力资源部中的法律工作;还有一个是总裁办公室。文科生有两种选择一个就是管理,一个就是法律方向。在外企,福利比较好,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一部分岗位是可以攀升的。但在外企有一个缺点,他的制度很完善,就不需要你去创新,不需要创新有可能对知识掌握就不深刻,成了机械手。但是有得就有失的,如果在里面能攀升到比较高的位置的话,学习的机会就会比较多。另外,你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跟这种背景的人接触得多了,跟老外接触得多了,你的思维方式转变会对你以后发展影响很大。 

  其次,你们很多人是独生子女,可能还没考虑一个问题,你们以后要结婚生小孩,那时就会把小孩的问题看的很重,如果你在外企小孩接受外国教育的机会就大得多了。中国的小孩有个问题就是听话,坐在那不动的就是好孩子,老外喜欢怎么样的小孩呢,他们喜欢听课时提问题的小孩。但中国的教育里面,很容易把这种人打入蠢才的行列,一旦是这样对小孩以后的发展就很成问题了,所以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问题7: 

  学生问: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去西部是否对本科发展帮助更大? 

  王律师:我觉得到西部的话,实务的话应该先进入政府,通过政府再派到西部基层可能会更好一些。  

  问题8: 

  学生问:我觉得研究生阶段也没学到什么知识,为什么律所比较喜欢研究生? 

  王律师:先指出,你觉得研究生阶段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是不赞同的,你能够考上研究生,说明你本科比较优秀,现在就更优秀了。整个律师行业为什么喜欢用研究生,首先,不能否认研究生的基础打得好些;其次他们可以利用研究生阶段完成了司法考试,这是很多本科生没办法完成的;第三个就是有一个光环效应。很多律所在招聘时看中他们的光环。我现在招人的时候也倾向于用名校的研究生,特别是爱用真心喜欢法律的,另外还考虑文笔、法律基础以及其定位、人生规划,以及是否通过司法考试等因素,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人才。对本科生来讲,有两部分很重要,一是你有什么亮点?不要一味贬低研究生,你要把你厉害的地方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应聘时心态要好,要让用人单位觉得你对单位很了解,人生定位很明确,这些都很重要。  

  问题9: 

  学生问:中国大多数律师事务所都是单独作战,各自为政,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王律师:中国律所真正团队作战的很少,往往是个体作战,这主要因为案源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来的,他不强调法律操作水平,而是强调拓展案源的水平。我们是团队作战,案源的过来全部是正规途径得来的,所以我们从案件接手开始就很强调团队。另外,我们有我们的理想,我们确实是想通过办案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人格,推动中国法治。中国要发展,律师行业、律师的口碑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很重要,但是中国的现状,对有些东西确实很无奈,且每个人面临生存的问题时,向生存低头也是情理所在。 

  问题10: 

  学生问:您说就业严峻,到底艰难到什么程度,有否准确的数据? 

  王律师:这个准确的数据很难讲,但是某著名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只有60%左右。我觉得这主要是一个心态和一个方法的问题。我认为很多书都是误导人,有人说我找工作的时候我不要报酬也愿意做,只要给我锻炼的机会就行了,但有些书就抨击这种人,说这是纵容单位,占用别人廉价的劳动力,且个人价值也无法得到体现。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开始的时候说我不要报酬的人我们特别喜欢,但是我们是不会不给报酬的,所有跟我们说不要报酬的我们最后都会给。别人很看重你的心态。所以我觉得要找到工作不是很难,关键是学会怎样与用人单位沟通。 

  问题11: 

  学生问:请问直接读研好,还是工作以后再读好? 

  王律师:如果具备条件还是直接读研好,但是直接读研不要迷迷糊糊地读。我读研的时候就有很深的感受,老师不了解社会,怎么读书在学校是得不到答案的。但是为什么我说直接读研好呢。一个是时间方面有优势,你可以静下心来专心准备考研,但是你要安排好读研两年的时间,你要定好你的职业规划,多和师兄、师姐接触,吸取经验,规划怎么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又成为一个能很快适应社会的人。但是如果出来工作以后再读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不能打好基础,心也很散了。所以我觉得还是直接读研好。  

  主持人结语 

  胡学相教授:很感谢王律师推心置腹地跟大家交流。98年的时候,我到薛主任的办公室去聊天,王律师已经在那工作了,薛主任就给我们介绍,王律师马上就说,你就是胡学相,我看过你的书。98年的时候我刚好有一本书出版,才出版了4个月,他就买了。从这件事我就知道王律师是很喜欢看书的,并且对刑法、金融房地产和公司法律服务方面的最新动态、文章他都很熟悉。我一走进他的办公室,发现三面墙全部是书。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发现,王律师不仅看过我的书,并且能够和我进行非常友好地交流,在广州能够找到这样的人,已经是件很难得的事情。我刚在下面听了我们研究生、本科生提的问题,我要说一下,可能是现在整个中国都是很浮躁,在大学里也很浮躁,不论上研究生、还是博士深造也好,不能太急功近利,太急功近利不可能走得很远,或者有很大的发展,比如说我要立刻掌握企业的知识,把知识立刻转化为金钱,因为每一个时期他学习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刚才王律师也讲了,他在招聘时他首先考虑的不是本科生而是研究生,这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不是为了他的所里有多少研究生而觉得好听点,读研究生不仅是为了多学点知识,更是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刚才王律师很多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的,多听一些名人、成功人士的演讲,或者是多认识点成功人士,你跟他们很接近地谈,你会终生受益,而我们有些同学现在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总觉得他输得起,就是输了他也可以从头来。我觉得王律师讲的话是金玉良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为我和王律师差不多是同年人,我的经历也比较复杂,我就很认同他的一些观点,也有同感。我对我的研究生也说,也会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谈,谈得内容也比较接近,总而言之,今天要感谢王律师。 

  王律师:因为今天的演讲是面向整个法学院,没有针对个人再展开,以后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的可以通过网络和我沟通,我可以一对一的给你一些意见。 

  胡学相教授:大家可以在网上输入“王思鲁”的名字就可以找到他的网址中国法律风险防范网(www.chinalr.net),他的邮箱、他办过的一些成功案例都能在他的网站上能找到,王律师在律师界是成功人士,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站多向王律师请教。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千古洲:律师:风险评估师--兼评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五个一工程”
王利民:我国公有权制度的物权法构建
王利明:我国律师制度的发展
陈有西:高检规范审讯录像的必要性
王思鲁:读最有用的书,找最好的工作----寄语中国法律未来之星
吕良彪:中西部地区投融资领域的多元冲突及其衡平
王利明:对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对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辩护为例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