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节-晚清时期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5:07 18:12:2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840年6月,罪恶的英国政府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历时两年两个月,于1842年8月结束。战争中,中国沿海军民曾浴血奋战,爱国将领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先后壮烈殉国。但由于清政府的昏庸腐朽,加之中国社会经济军事力量的落后,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在英国侵略者威逼下,清政府屈膝求和,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卖国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在五口岸设领事馆,派驻领事;中国海关关税须和英国“秉公议定”,即所谓“协定关税”,取消中国关税口岸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商可自由地同中国商人做生意。接着美、法两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于1844年7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同年10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鸦片战争和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领土完整被破坏,独立主权受到侵犯,中国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开始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并逐步成为其商品推销的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人中国。从此,近代中国脱离了由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向资本主义缓慢演变的常轨,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鸦片战争成为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勇斗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激烈动荡,阶级矛盾与社会危机极为严重。在这种形势下,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的会众2万余人在广西桂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革命终于爆发。1853年3月,洪秀全宣布南京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正式建立一个与北京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1856年8月发生的“天京内乱”,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革命至此失败。这场农民战争历时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区。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英雄不仅对清王朝封建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同时英勇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充分的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巨大革命热情和伟大力量。

  2.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主张和探索。

  1853年,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心内容是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基本原则,中心目标是要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要求。1859年刊行的《资政新篇》,依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提出了改造中国的初步设想,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3.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启示。

  太平天国失败的结局表明,由于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独立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三、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予中国知识界空前的震动,长期盘桓于士大夫头脑中的“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瓦解。他们面对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可骇可耻之事”,不能不思索为什么久负天朝上国盛名的老大帝国竟然被来自万里之外的英国打败?他们从这一失败的事实中深刻地体会到,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筹制夷之策”,中国必须了解西方,知彼虚实,于是从19世纪40年代起相继出现了一批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扩充完成的《海国图志》一书。这是当时最为详尽介绍西方世界的著作,篇幅多达100卷、88万字。书中除了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情况之外,还特别论述了中国应如何效仿西方的军事制度和技术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的问题。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某些长处,建议在广东设置造船厂和火器厂,延聘西方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来中国传授知识和技术,才能使中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

  另外,徐继畲写作了《瀛寰志略》一书。该书比较全面地叙述了世界地理和历史,介绍了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尤其是对清朝威胁最大的英国、法国、美国的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四、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中国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在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和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并编练新式海军。从而以1861年曾国藩开办安庆军械所为起点,掀起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历时30年的洋务运动。洋务企业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但洋务企业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履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的诞生

  外国资本的入侵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刺激了民族资本的产生,但西方列强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机器工业的诞生是以1869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开始使用车床为开端的,到甲午战争前共有大小企业一百数十个,大部分属于轻纺工业企业。民族资本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摧残,发展极为缓慢。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近代中国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力量即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五、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1,开设新式学校,传授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到1894年洋务派创办了约计30所左右的学校。1895年以后,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取代洋务派成为创办新式学堂的主力,民间的办学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以后,政府和民间的办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到1911年时各种各级新式学堂达到52348所,在校学生近164万人。这些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引进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并随着其学生的毕业,逐渐形成了一个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新知识分子阶层。

  2.派遣青年学生出国留学

  在开办新式学校的同时,为了更直接掌握西方科学技术,在洋务派的策动下,清政府在1872一1875年先后派遣了4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5年,开创了近代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先河。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学生赴欧洲各国学习海军指挥和船舰技术。但是,派遣留学生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认为学生在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之后将会怀疑中国文化的绝对优越性,留美学生于1881年被全部招回。此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恢复,出现新的高潮,并转向以自费留学、赴日留学和学习政法为主,到1910年时留学人数达到2万以上,其中官费生约300名。

  3.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开始于1811年,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兴盛起来,洋务运动时期进人高潮。出版译著的学科逐渐由自然科学为主转向以社会科学为主,.集中于了解世界、求富求强、救亡图存、民主革命、科学启蒙五个方面。从事这一工作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外国在华教会系统,如广学会、美华书馆、益智书会、广州博济医院、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二是清政府系统,如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北京同文馆、天津机器局、天津武备学堂。三是民间系统,如商务印书馆、译书公会、事务报馆、农学报馆。其中最主要的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广学会,它们所翻译出版的科技书籍,前者到1909年达160种,后者到1911年达238种。这些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出版有力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相关文章


世界史-第三节-当代史
世界史-第一节-古代和中世纪史
中国当代史-知识结构图及复习提示与命题预测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节-晚清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及复习提示与命题预测
大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第二节-秦汉至明清时期
大纲教材-中国古代史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