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5:07 18:12: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1、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深刻把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涵义,首先要求人们要清楚认识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工业化。“化”是指一种趋势,一种进程,也可以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包括技术、观念、文化和自然气候等)引起的持续的改造状态。那么从字面上理解,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也就是说信息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这里我们还可以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它。工业化是指相对农业来说,出现的以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占一个国家的主导地位的过程。通常是指以机器大生产的应用过程为主要特征。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权威的定义,指出工业化乃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这样看来,信息化也应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而且最先导致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

  进一步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和广泛应用而引发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按照通常的自然逻辑来看,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然信息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改造工业化。目前,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

  但是人类发展的顺序并不一定是直线型的,也就是说在某些落后地区不必完全遵照“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既定技术发展路线,而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总结的经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有根基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这里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跨越式发展,并不等于工业化可以直接被跨越。在人口众多、素质不高、社会发展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情况下,要普遍进入信息社会,工业化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不能被整体上跨越。实现社会跨越发展决不是不要工业化,而是如何协调两者的发展,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如图1: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认识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精辟论述,指明了信息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三者的关系,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首先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不能回避或者绕开工业化,对于象我国就业压力大、经济环境复杂、地域广阔和处在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没有强大的、坚实的工业基础,就难以确保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和健康;其次信息化已经是历史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忽视或绕开信息化来进行现代化,也是不现实的、危险的。那么要实现我国现代化,就必须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探索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呢?在我看来,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的产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其具有以下的特征:(表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与信息化对其影响)

  表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与信息化对其影响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打开::


 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的特色

  这里需要了解我国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背景。首先是来自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前面讲过,我国现代化已经绕不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这两个关键阶段,而且必须将它们很好地统一起来;其次是来自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半工业半农业社会向比较发达的、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社会转型,其中需要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多种因素统一于发展的主题中,形成一个混合的、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系统;再次是来自经济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矛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知识、技术和知识产权等要素越来越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经济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在信息时代将更明显、更剧烈。而要谋求经济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平衡,关键是将本国的信息化工作搞上去,同时又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力。这三个方面来看,都要求我们妥善而谨慎地处理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系。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个表述中,其实包括两个重要的假设:一个是按照目前的社会发展,工业化在我国是不可逾越的;另一个是信息化是可以带动工业化的。的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是一个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的特色。这里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普遍规律上讲,信息化的发展,肯定能够影响和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即使在工业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工业化的标准也将因信息化的发展而改变;作为我国的特色来讲,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所作出的正确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决策。具体说来,就是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和信息社会正在来临的历史阶段中,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进化过程同一个时期在我国重叠,而且在目前的发展中需要两步并作一步走——既要搞信息化,还必须搞工业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那就是由最先进的生产力带动次先进的生产力。




相关文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保护知识产权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国家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供应链管理亟须统一语言
管理知识前沿:组织 惟变是举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