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10:01 18:03:2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肝在志为怒: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肝病者……令人善怒。”

  肝在液为泪:肝开窍于目,泪为两目分泌的液体,具有润泽和保护眼睛的功能。泪与肝的关系密切,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肝为泪。”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目窍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则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睛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的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实质是泪液分泌不足;如肝经风热,则可见两目红赤,羞光流泪;肝经湿热,则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症。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故《灵枢·口问》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泪道开,泪道开故泣涕出焉。”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肌腱。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筋者,皆属于节。”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弛张,即能支配肢体、关节运动的屈伸与转侧。筋膜有赖于肝血的充分滋养,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所以《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灵枢·九针篇》说:“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称肝为“罢极之本”,是说肢体关节运动的能量来源,全赖于肝的藏血充足和调节血量功能的正常。如果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则可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拘挛震颤;若热邪侵袭人体,燔灼肝经,劫夺肝阴,筋膜失养,则可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风之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中医认为,爪乃筋之延伸到体外的部分,故称“爪为筋之余”。百考试题网站收集爪甲的荣枯,可反映肝血的盛衰。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的阴血不足,爪甲失养,则爪甲软薄,颜色枯槁,甚则变形脆裂。

  肝在窍为目:目,即眼睛,又称为“精明”,是视觉器官,具有视物之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正常与否,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荣养,故说:“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若肝之阴血不足,则可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夜盲;肝火上炎,则可见两目红肿热痛;肝阴虚而阳亢,可见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则可见目睛上吊等。

  应指出,不但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贯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均有其内在的联系,故观察眼睛的变化,即可了解全身机能的盛衰。临床上,望眼神成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医家据此理论提出了“五轮”学说。

"#F8F8F8"

相关文章


中医基础理论:脏与脏的关系——心与肾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脏与脏的关系——肺与肝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生理特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部位与形态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生理特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