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主要生理特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10:01 18:03:2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 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即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布散作用。饮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进入胃后,经过胃的初步腐熟,然后下降到小肠分别清浊,这期间,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同样,亦要靠脾的转输,才能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全赖于脾气,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若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则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病变。还可因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而变生它病,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 运化水液: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由于脾位于人体中焦,故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因此,只有脾气强健,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方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滞,亦就防止了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

  由于人出生后,主要靠从饮食物当中摄取营养,而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来完成,脾胃的运化功能对维持人体的生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这实际上是对饮食营养和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

  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在防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营养,饮食有节,保养脾胃,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金代医家李杲即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在临床治疗用药时,也应注意不能损伤脾胃。

  脾主升清:脾主升清的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脾主升清可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心肺,以滋养清窍,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周身。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

  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脾不升清,则清窍失于水谷精微的滋养,可见倦怠乏力,头目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则可见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2. 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中医学认为,存在于胸、腹腔的内脏,之所以能保持其位置的相对恒定,是有赖于脾气主升的作用。这是因为,支持固定这些脏器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则可导致人体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中医学称之为“中气下陷证”,则可用益气升提的方法治疗。

  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所谓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温五脏。”这里的裹,即指脾具有裹护血液,勿使外逸的意思。沈目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因此,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即是气的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

  脾之所以能够统摄血液,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脾转输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而气的固摄作用也较健全,则血液也不会逸出于脉外而致出血;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则可导致出血。但是,由于脾主升清,脾气主升,所以习惯上多以便血、尿血、崩漏及皮下出血等,称作脾不统血。其出血特点是:出血时间长,颜色浅淡,多发生在人体之下部。常用补脾摄血的方法治疗。

"#F8F8F8"

相关文章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肝的部位与形态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生理特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脾的主要生理特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