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中文导游词:白鹤观导游词导游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09:27 21:10:1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白鹤观位于梧州鸳鸯江畔的白鹤冈南麓,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宫观。白鹤观是梧州一块风水宝地:山峰郁郁葱葱,襟三江带五岭,含龙岭之仙气,挹江上之清芬,遥迎旭日升起,俯送水出东门。白鹤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中期(725年前后)。隋唐之际,魏晋以来盛行的门阀士族统治已趋衰落,但其社会地位和影响还很大。唐朝皇室原来出身于北朝鲜卑军户,并非名门望族。当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起兵争夺天下之时,为了抬高其门第,争取上层贵族的支持,便巧妙地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老子为唐王室祖先,宣传自己是神仙之苗裔,借此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道教的上层人士为争取新统治者的支持,也到处制造所谓“老君显灵”的宗教神话。唐高宗时令天下各州皆置道观一所。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年),是李唐王朝最繁荣兴盛的时代,道教也在此期间达到高潮。梧州白鹤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至咸通年间中期(867年前后),郑畋以翰林承旨学士谪苍梧太守,增修观宇,临江建书阁。以后,历代都有重修。从前,白鹤观不仅是一座道观,还是一处学宫。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总督韩雍开始在此设立书院;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府钟禄分别在梧州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办义学,西边的叫绿漪,就设在白鹤观。1999年前,梧州干部进修学校也在此办学。2000年7月19日,白鹤观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梧州市人民政府投入500多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白鹤观拆倒重建。现在,我们开始一次道教与文化之旅。
  白鹤观的取名与珠山顶的鹤冈传说有关。先说观、宫。佛教场所叫寺庙、庵,而道教场所则称观、宫。所以从一处宗教场所的名称就知道它是佛教或者道教的。如四恩寺是佛教的,白鹤观则是道教的。古时候,帝王居处叫“宫”、城堞可供眺望之处叫“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拜和信奉天神,自称为“天子”。皇帝是天神的儿子,因此奉天承运、下凡来管理凡间事物,所以祭神之所也叫“宫”,候迎天神之所叫“观”。所以,道教祠宇称为道观、道宫。一般地说,道宫的规模较大,道观的规模较小。道教宫观的建筑一般包括山门、华表、幡杆、中庭(三清、四御、四帅殿)、正殿两侧为配殿。宫观大多红墙为主。道观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排列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白鹤观是坐西向东。鹤是道教的仙禽,有“鹤寿千岁,以极其游”之说。与佛教追求摆脱苦恼、达到涅槃不同,道教追求的是长寿、羽化乘白鹤升天成仙,所以鹤就是长寿的吉祥物。传说在西汉,梧州城内“栖仙之数”者,每晚凌云归家,清晨乘白鹤到州城治事。太守欲学不成,翌日清晨令卫兵用旗杆扫打白鹤,使其不能下。乘鹤者气愤冲霄而去,留下鞋一只,成为鹤奔岗。又相传白鹤山因山青水秀,郁郁葱葱,引来无数白鹤,晨曦初露时在这里逗留嬉戏,晚霞升起时乘着彩云而归。一日来了一对仙鹤,落地之后变成白鹤仙和仙童,在此落观修道。因此,白鹤山的“鹤冈返照”成了梧州古八景之一。当朝阳刚从西江浮起,河上晨雾未消,隔江相望,窈窕多姿的白鹤山,宛如一个静卧云雾中的仙女。当夕阳西照,霞光把白鹤山的倒影投在碧绿明亮的桂江,就像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对镜梳妆。
  白鹤观由牌坊、门楼、廊房、厢房、广场、主殿组成,这也是道教宫观的建筑格局。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牌坊。这座牌坊是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大学公园的牌坊。大学公园与建英国领事署和创办广西大学两个事件有关。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在白鹤观背后珠山上建领事署。1925年,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日,梧州人民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都辞职,没有华人帮忙,英国连挑水做饭都成了问题,英国驻梧领事被迫从停泊在白鹤观对出的鸳鸯江上的英国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没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芜起来。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竑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毕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将领事署交回广西。收回领事署建筑后,梧州建立河滨公园。恰巧在1928年,马君武博士在梧州市的蝴蝶山(即现在梧州高中所在地)创办广西第一座大学——广西大学。为纪念这一事件,梧州当局曾将河滨公园称作大学公园,而且将大学公园旁的道路命名为大学路。“大学公园”四字为当时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博士所题,其笔势劲逸,柔中寓刚,深有骨秀格清之气韵。[百考试题编辑整理]
  大家再看白鹤观大门两侧所立的两尊灰雕神兽,人称麒麟,龙头、鹿角、狮尾、牛蹄,遍身火焰纹,象征着吉祥富贵,每逢它出现时,就预示着国泰民安。这对麒麟,左雄右雌;麒为雄,麟为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按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并推而广之,男左女右,男尊女卑。排在前面、排在左边的,肯定是男、雄、尊贵的;排在后面、排在右边的,肯定是女、雌、地位稍低一级的。其它动物的组合也一样。如凤凰,凤为雄,凰为雌;鸳鸯,鸳为雄,鸯为雌;鸿雁,鸿为雄,雁为雌;貔貅,貔为雄,貅为雌。玉器店里卖的只吃不吐的招财吉祥物貔貅,要分辨哪个是貔、哪个是貅,把这对貔貅摆放在一起就知道了:貔貅的头相视而望,左边的是雄的,右边的是雌的。
  白鹤观门楼正门有两尊守护神,左边手执铁锤的是秦琼,右边手执斧头的是尉迟敬德。这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固定形式。门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神是守卫大门的神灵。为什么要守卫大门?主要为了防范“鬼魂”的侵入。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缺乏认识,将风雨雷电等天灾人祸视作天地间一种鬼妖在作怪。于是寻求降妖伏怪、驱鬼镇邪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到一位神灵站在大门口。门神的起源很早。据《山海经》记载:鬼只能在夜间到人世间活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鬼域,所以黄帝在度朔山上特设一道鬼门关,派神荼和郁垒二位神人把守,察看众鬼,一旦发现在人世间作了恶事的鬼,则用芦苇制成的绳索捆绑,扔到桃树下去喂老虎。人们开始用桃木雕刻成神荼和郁垒模样悬挂在大门上以驱鬼神。在桃木上雕刻二位门神的像太麻烦,于是人们逐渐用绘画代替雕刻,称桃符。到了唐代,门神又有了变化。改用白脸的秦琼和黑脸的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是唐朝开国功臣。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就得了一种怪病,每到晚上就听到门外有鬼叫声,提心吊胆,夜不能眠,便召集众臣商议此事,武将秦琼说道:“臣生平杀敌如切瓜,收尸似聚蚁,难道还怕鬼不成?臣愿与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在宫门外把守。” 李世民大悦,当即准奏。这一招果然见效,几晚过去,平安无事。于是李世民便命人把二人身穿战袍、手持兵器、腰系弓箭、威风凛凛的形象画出来,贴在门上。说来也怪,从此邪崇绝迹,再不闹鬼。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从宫内传到宫外,从天子传到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这样百姓也学着在自家的门上贴上秦琼和尉迟敬德这二员大将的画像,以保平安。从此,秦琼和尉迟敬德成为民间流传最广的武将门神。
  门楼上雕梁画栋,屋顶前方左右两边有日神羲和与月神常羲。人类的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们以为大自然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即“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天体崇拜中,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在世界各国最普遍。我国先民同样十分崇拜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是除人类自身居住的地球之外,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天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日月成了天地间光明的源泉。太阳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象征,而月亮则更具女性的阴柔之美。因此,日神、月神分别以男性和女性形象出现。日神、月神分别为羲和、常羲。日神羲和见于《山海经》:“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生10个太阳者,当然就是日神了。月神常羲见于《山海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生12个月亮者,月神也。后来的月神之名,大都由常羲一名衍化而来,如姮娥、嫦娥。由于人类最先进入母系氏族社会,与此相应,最初的大神无一例外全都是女性神。大家注意看,日神为男的,放在左边,月神为女的,放在右边。而且,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种文化形式已成为固定格局。
  门楼屋脊上雕刻为一对鳌鱼戏珠,这鳌鱼是跳过龙门的鲤鱼。鲤鱼刚跳上去,就忽然飘浮起来,云雨把它们托上云霄;接着,一场天火烧掉了它们的尾巴,使它们脱胎换骨。鲤鱼就这样腾云驾雾,变成了龙,其形象是龙头鱼身。后来,鳌鱼被称为螭吻而置于屋脊上,作为镇火驱邪之宝。寺庙是天天香火蜡烛不断之地,加上中国古代寺庙多为木质结构,因此经常发生火灾。龙与降雨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水能克火。鳌鱼的尾巴一动就能激起浪花、降雨灭火。而且有雷击时,首先击中的是建筑物最高的位置。于是,在科学尚未发达的过去,人门便将鳌鱼倒置,尾巴高翘,以便雷击到尾巴、从而激起浪花、降雨灭火。这成了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固定形式。大家可以留意广东德庆的孔庙和龙母祖庙。同时鳌鱼又寓有“独占鳌头”之意。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时候,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是学子们十年寒窗的梦想。中了状元,皇帝亲自召见。新中的状元要站在皇殿的一个大石龟的龟头上,接受皇帝颁发的证书。这就是独占鳌头的由来。大家不妨进大殿烧香许愿,希望来年也独占鳌头,孩子学业进步、大人事业有成。
  白鹤观门楼内墙上方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山水画,内容有莲年有鱼、瑶池集庆、群仙拱寿、八仙仰寿等。一进正门,首先看到的是影壁。这种影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固定形式。为了保持一座建筑物里面的安静和隐私,院内需隐、院外需避,在正对大门院内竖一道小墙便达到隐避的效果。影壁又称萧墙,古代称发生在内部的隐患、院内的人尤其是是女人干涉丈夫的行为叫作萧墙之祸。但在道教看来,道观内的影壁却能避邪,并有藏风聚气的作用。
  白鹤观影壁正面是白鹤仙女的故事传说鹤冈曾是仙鹤幽居的地方。在鹤冈中藏有一颗“红宝珠”,乃是稀世奇宝。若将红宝珠放在河里,还可以引来四海鱼群;渔民若得了此珠,便可以网网丰收。但是,鹤冈上有神蛇神虎护山,人们上山寻宝,会受到伤害。有个青年渔民叫黄亮,他为了众渔民的幸福,便决心冒险上鹤冈寻红宝珠。黄亮机智地避过了神蛇神虎,终于到达山冈上。啊!他意外地遇见了白鹤仙女云姑。原来,云姑就是那只曾被弓箭射伤经黄亮救治过的白鹤的化身,如今在山冈上相遇真是有缘份啊!白鹤仙女云姑深感黄亮救治之恩,更敬爱他好人品,愿与黄亮结为终身伴侣。黄亮很惊喜,他对云姑说,上冈来是为寻红宝珠,不知红宝珠藏在哪里?云姑说,红宝珠就在她手中,她很乐意为众渔民效劳。黄亮大喜,带云姑回到渔船上。从此,鸳鸯江上众渔民有了白鹤仙女的红宝珠帮助捕鱼,果然下网不空,天天丰收,渔民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大家都非常感激白鹤仙女云姑。后来,这颗红宝珠被当地一个渔霸夺走,白鹤仙女云姑在严惩渔霸时,红宝珠跌落在鸳鸯江畔,变成了一座山,这座山就是现在的珠投岭。直到如今,在鸳鸯江上,有的渔民还模仿当年的白鹤仙女云姑的红宝珠捕鱼方法,用灯光来诱捕鱼群。
  影壁背面是一块“寿”字。“寿”字为陈抟所书。“寿”字一气呵成,笔势遒劲。碑长180厘米、宽85厘米,厚13厘米。陈抟生于唐末,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人,举进士不第,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陈抟为宋代最著名的道士,道教徒尊之为“祖师”。陈抟著有《无极图》(刻在华山石崖)。《无极图》相传出自河上公,唐道士律洞宾传给陈抟,陈抟传钟放、穆修、李挺之、邵雍,邵雍传周敦颐,周敦颐改为后世闻名的《太极图》,就是脱胎于陈抟之《无极图》。陈抟的思想对宋代理学有很大的影响。陈抟擅长气功,尤长于书法,但书法作品传下来的不多。“寿”字碑置于冰井寺(今市第二中学内)。冰井寺始建于唐代,是当时梧州最宏伟的建筑。寺院内种有许多奇花异草,还有两座古钟和两个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英国海关税务司就曾将冰井寺的一角作为官邸。“寿”字碑置放在主神位附近。1975年,市博物馆将“寿”字碑运回馆内收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白鹤观“寿”字碑是仿制品。
  白鹤观主殿为三清殿,主殿两条石柱刻有楷书对联,上联为“莲座涌圆光一轮朗澈鸳江月”,下联为“桂宫凝瑞霭五色平分鹤岭云”。三清殿是具有南方清代道观建筑风格开间建筑,殿堂顶上两端塑有鳌鱼、博古,居中为莲座宝珠。殿上的灰雕装饰正中为“福禄寿三星图”,左右两旁分别为“八仙过海图”和“舜帝南巡图”。
  八仙过海中一个个人物被塑造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道教故事,许多道观、寺庙上都有八仙过海灰雕。八仙是道教8位神仙的合称,他们是:铁拐李、钟离权、何仙姑、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钟离权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余下七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七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南海观音菩萨来此,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百考试题编辑整理]
  “舜帝南巡图”反映的是关于舜帝南巡的史实。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舜帝,姓姚,名舜,又名重华,黄帝九世孙,史称虞帝(解放前,现在桂东人民医院所在地就是虞帝庙)。舜生于诸冯(今山东省诸城县),居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舜20岁便以孝闻名,30岁被尧征召任用,三十年后接替了尧的帝位。舜帝为团结和统一华夏各部落,“南抚交趾”而“南巡狩”,从虞(今河南虞城县)出发,过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至湖南韶山、宁远巡视后,沿越城岭底谷古道,乘马车到桂林,最后沿漓江到苍梧。因长途跋涉劳累而“崩于苍梧之野”,埋葬在白云山南麓锦鸡岩。舜帝“崩于苍梧之野”后,其二妃(娥皇、女英)听到噩耗,过洞庭,溯湘江,千里寻夫,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落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了她们斑斑点点的泪痕,成了斑竹,被称为湘妃竹。娥皇和女英双双投湘水追随舜帝而去。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中写道:“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爱情故事。 "#F8F8F8"


相关文章


旅游宝典:出国游衣食住行言导游资格考试
导游旅游药箱:旅途中的饮食卫生导游资格考试
中文导游词:北京鸟巢导游词资料导游资格考试
中文导游词:北京水立方导游词资料导游资格考试
广西梧州中文导游词:白鹤观导游词导游资格考试
广西梧州中文导游词:梧州龙母庙导游词导游资格考试
广西梧州中文导游词:梧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资格考试
西藏旅游景点:穷母岗日峰导游资格考试
西藏旅游景点:曲贡文化遗址导游资格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