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说典故:大义桥的传说导游资格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8:11:02 10:58:2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铅山县永平镇(该县老县城)北面的桐木江上,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八墩九孔,长193米、宽6米的千年古石桥。桥的正中坚有一座方亭,亭中碑石上书有“大义桥”三字。
  大义桥的“大义”,乃唐贞元年间鹅湖山峰顶寺住持和尚的法号。顾名思义、此桥是大义禅师所建。建桥时发生的一些故事,到如今还在当地老佰姓中盛传呢。
  话说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永平镇北面的桐木江水面宽阔,县城内外的人们要过往此河,必须乘坐渡船才行。每年汛期一到,渡船不敢撑,人们便过不了河,因而很不方便。有一次大义禅师从峰顶山下来到县城办事,回去时老天下起了瓢泼大雨,船行河中央,原本较平静的水面,忽然涌起波浪,把渡船一会儿推向高峰,一会儿又抛入低谷,坐船的人们都吓得惊叫起来。禅师虽不曾惊叫,却也紧张的不住念着“阿弥陀佛”经。经此风险后,禅师便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河上修建一座桥。   
  修建一座桥谈何容易,自此,禅师便四处去化缘。他双脚踏遍广信府六县七十二乡,草鞋穿破了九九八十一双,历经一年又八个月,终于筹集到了建桥所需的银两。永平一带的穷苦老佰姓听说禅师化缘建桥,也都纷纷表示出工出力,不收或少收工钱。
  当时建的是石墩木架桥。即先建好石桥墩,再在石桥墩上架木梁、铺桥板。桥墩是桥的关健,桥墩建好了,这座桥也就基本上建成。桥墩由南而北逐个修建,前七个桥墩建的都很顺利,一点事也没有发生,谁知到了最后一个桥墩时,却出了件怪事。白日里建的好桥墩,过一个晚上就不见了,变成了一堆乱石头,且一连三次都是如此。“好好的桥墩怎么会倒塌呢?”禅师苦思不得其解,急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这天,该桥墩再一次建好,禅师决心晚上到实地去看个究竟。快到半夜时,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河边,躲在灌木丛中看。一个时辰过去,桥墩安然无恙;又一个时辰过去,桥墩还是好好地立在那里。他心想这次可能没事了,恰好睡意渐渐上来,就不知不觉合了一会眼。
  就在此时,“轰”的一声巨响把他惊醒,睁眼一看,一道黑影从桥墩处向远方飞去,刚刚还好好的桥墩,刹时间又倒塌了。禅师想起自己费尽千辛万苦仍无法建成此桥,不觉悲从心出,泪流满面,欲一死了之。他缓缓走到河边,合掌向上天拜了三拜,而后纵身往河里跳。忽然有一样东西钓住他的肩膀,回头一看,是一位老人用其拐杖救了他。禅师认出老人是传说中的神仙铁拐李,就慌忙跪下,诉说桥墩之事,求神仙相助修建此桥。
  铁拐李笑道:“大师不必多礼,此桥墩倒塌是鹅湖中的黑鹅精所为。你放心,我既然云游到此碰上了,就一定会帮你除去此妖怪。”他告诉禅师,永平镇城西任百万家有一聚宝盆,你若讨得来,在桥墩建好时投入水中,那鹅精就作不了怪。说完腾云而去。
  待到天明,禅师找到任百万家,见到任百万提出要借聚宝盆建桥。任百万听了很不高兴,说:“你这和尚也太得寸进尺,建桥款我巳经捐了,凭什么又要我献聚宝盆,不借!”着家人把禅师赶出门外。百考试题整理
  禅师遭此白眼并没有生气,心想,爱惜财宝是人之常情,换做自己也会舍不得拿出来,看来要从任百万手中讨得聚宝盆,唯有用事物来感化了。他闭门足足想了三天,总算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翌日,他装扮成一个老叫花子,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去到任百万家门口讨钱,把讨钱的破碗放在面前,便自顾自地闭目养起神来。好心人放钱进去他点一下头,算是表示感谢了;贪心者从盆中拿走钱,他视为不见,任由其拿取。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任百万看见了,过来对禅师说:“你这人怎么这样讨钱,人家把钱拿走都不说一声,你不用钱,孙子还不用钱吗?”
  禅师看了他一眼,淡然地说:“钱乃身外之物,睁开眼是我的,闭上眼全都是别人的。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有福,要钱何用;儿孙没福,留钱又有何用。”一番话让任百万感慨不已。可不是啊!钱再多你也带不到棺材里去,死后还不都是人家的。于是,当天晚上就将聚宝盆送到庙里交给禅师。
  第八个桥墩再一次建好了,禅师故意选在夜间竣工投放聚宝盆。当天晚上,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河边等待。天快亮时,桥身忽地有些恍动,说时迟,那时快,禅师迅速将聚宝盆投入水中,只见河里冒出一般黑水,桥墩马上就平稳了。人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旭旭升起的太阳也露出了笑脸。
  桥建成时取名“思政桥”,以后禅师园寂了,人们才改其为“大义桥”。一千多年来,此桥历经多次维修乃至改建为石桥,人们仍叫它为大义桥。由此可见,一个人为人们办了件好事,人们是一定会记住他的。 "#F8F8F8"

相关文章


中文导游词:云南玉龙雪山导游词导游资格考试
江西省传说典故:董有光的传说导游资格考试
江西传说典故:大义桥的传说导游资格考试
江西传说典故:黄金鸟的传说导游资格考试
导游考试传说典故:江西龙城的传说导游资格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