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我国中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1:40: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教育目的作为观念形态是主观的,但就形成的基础说,是客观的。它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而制定的。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中学教育目标的制定。我国中学教育目标的确立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其主要依据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中学教育目标的确立应以我国的教育目的为指导,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任务是制定我过教育目的、从而也是确立中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也是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既继承以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现代意识,在思想上、道德上、思维方式、知识才能以及心理素质方面,能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是确立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中学教育目标应当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目标确立在受教育者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又高于现有发展水平。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

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有诸多理论学说,社会本位论以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为代表,主张教育目的有社会需要决定,个人的一切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教育的价值以社会功能来衡量。个人本位论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为代表,认为教育应从受教育者本性出发,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而确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以其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来衡量。这些不同的教育目的论就是影响确立教育目标的认识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制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发展一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我们确立教育目的提供乐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对立同意的历史过程。



相关文章


《中学教育学》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基本程序
《中学教育学》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胡百良论现代人才基本素质
教师资格认定亟待完善
《中学教育学》我国中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热点关注]山东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拿“双证”
双语教师资格证书年底认证
《中学教育学》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
教师资格考试 增加职业道德内容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