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隐性课程的特点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1:46:5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完整的教育课程,应当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按其存在与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如果说显性课程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是外显的、裸露的,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内隐的、潜藏的。前者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后者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前者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映起作用的,后者则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映影响学生的。

隐性课程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形式,隐性课程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生作用,但对教育者来说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实施的,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具有教育的目的性,因而是可以预期的,可以事先设计的。但作为存在于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之中的影响因素,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要素、一个细节的教育影响事先都能估计到,它也可能是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内容。因此隐性课程也有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因而也具有非预期性的一面。

但不能因此把隐性课程范围任意扩大,认为它无所不在,以致把教育活动以外的自发的环境因素也作为隐性课程看。隐性课程作为课程只存在于有目的的教育领域。当然,也不能把隐性课程看作只存在于课外“非正规”、“非计划”的学习中,或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在有计划的、正规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隐性课程,这就是潜藏在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等,同时隐性课程也存在于校外的教育活动中。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的社会道德气氛”也是“潜在课程”。



相关文章


新疆:200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3月6日截止
黑龙江:2006教师资格认定4月1日开始受理申请
河南:06年面向应届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开始报名
教师资格分哪七类?
《中学教育学》隐性课程的特点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常见问题
《中学教育学》隐性课程的功能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