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的基本思路(五)造价工程师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6:15 08:46:0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把造价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3、定额运用的研究。
  目前国内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推行含量定额,另一种是推行全费用定额,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在现行定额,的基础上高速的,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构建的清单计价体系中,没有重新构建含量定额或全费用定额,而是在微机上采用开放管理方式来解决定额运用问题,实行含量、价格都放开。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子目、含量和价格。这样就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国家定额中的含量是多年经验的积累,没有必要去作大的高速,或是重新构建含量定额,个别需要高速的可由施工企业自己调整。
  二是有利于施工企业构建适合本企业的投标报价系统,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加入WTO后,国内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国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国内施工企业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一下子完全抛弃现行国家定额,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
  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现行定额分析投标报价的合理性。投标人对现行定额的任何修改和补充,软件都能够进行自动标记和存档。评委对某项报价有疑问时,可以查阅分析投标人的个性的补充是否合理。
  4、开发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及辅助询价系统。
  我站组织武汉建设工程造价信息中心开发了相配套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该软件具有制作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底、制作招投标文件进行报价分析、帮助企业生成内部不实之处以及与武汉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交换材料价格及造价信息等功能。
  另外,软件中建立了经济评审辅助系统,能对所有投标的报价进行价格分析、对比,人、材、机价格能与现行市场市场价格库连接,使专家评委在分析投标报价时,及时对比市场行情,为确定合理低价中标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提供评审速度和质量。
  软件设计还考虑了与即将推出的工程造价管理平台相连接,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编码采用国家标准十二位编码,与现行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库联接,可使招标人、投标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合理确定工程报价,提高投标报价的质量和速度。同时还可以实现工程计价、招标、投标、评标、工程结算一体化管理,并为发布工程造价指数提供基础数据。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评标、询标方式
  建立了一套与清单报价相适应的评标、询标办法,构建了两种评标方法,即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正式明确了拦标价的概念,明确规定拦标价是以现行定额为基础,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价格为参考计算的工程造价,这样即可防止投标人哄抬报价,也可防止招标人压低标底价的现象。这也是为了适应我国市场还不规范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询标是指评标过程中需要对投标书中有疑问的地方向投标人进行询问的过程,可以局面询问,也可以请投标人当面解答。不管采种那种方式都必须作好文字记录,与评标资料一并存档。
  四、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投标报价
  1、工程量清单编制
  工程量清单应由具备招标文件编制资格的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机构负责编制。工程施工招标时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是招标人编制确定招标标底价的依据,是投标人策划投标方案的依据,同时也是工程竣工结算时结算价高速的依据。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依照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将实施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性措施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的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如下:
  (1)工程量清单由封面签署页、工程量清单总编制说明和工程量清单三部分组成。
  (2)编制说明包括编制依据,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工作内容的补充要求,施工工艺特殊要求,主要材料品牌、质量、产地的要求,新材料及未确定档次材料的价格设定,拟使用商品混凝土情况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工程量清单应按招标项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要求和现行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规定进行编制。
  (4)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应使用规范术语定义,对允许合并列项的工程在工程量清单列项中需做准确描述。
  (5)按现行项目划分规定,在工程量清单中列出建筑脚手架费、垂直运输费、超高费、机械进出厂及安拆费等有关施工技术性措施费项目,另外还列出临时设施费、赶工措施费、安全施工防护措施费、优质优价增强费等施工组织措施费项目。
  (6)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统一制式表格,计量单位执行工程是清单计量规则规定的单位标准,工程数量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文章


构建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六)造价工程师考试
构建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的基本思路(五)造价工程师考试
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构成分析造价工程师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