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令我反思学生观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19:1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近来看到《读者》上的一篇文章《你为什么不原谅》,该文讲述了小学生英子的故事,她在教师体罚和精神折磨的阴影中生活了一年,忍无可忍之下,她的父母将老师告上法庭,法庭判英子胜诉。在维护了人格尊严之后,英子仍然不能原谅老师。她说:“我长大了也想当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毕业后回想起小学生活会感到温暖,当他们回想起老师的时候会感到温柔,并且充满敬意。”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波澜。

刚毕业时,我也曾立志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去博取孩子们的爱戴和尊敬。没想到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我的心就凉了半截,班里那么多淘气学生和后进生,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常常发出“朽木不可雕”的感叹。我担心也许有一天,我也会犯下英子的老师那样不可饶恕的错误。

去年以来,我参加了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课题活动,听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其中“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健康”这个专题对我触动很大。专题说的是,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能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了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观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情绪,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领悟,并且想方设法在行动上改变自己。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虽然在每年的总结中我都会写上“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句话,可是在行动上我却一直高举“师道尊严”的大旗,以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上,从来没有真正“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比如我总是要求学生犯了错误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哪怕写错一个字,都得请教师原谅,可是我自己写错字是否会请学生原谅呢?记得有一个教师把“战战兢兢”念成了“战战克克”,一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教师立刻横眉怒目,吓得学生一声不敢吭。当时我还对这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胸怀表示不屑。可是有一次讲解词语“万马奔腾“,一学生说出“万兽奔腾”,我立即沉下脸说:“哪有这个词语!”当场毫不客气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常常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问青红皂白把学生训上一顿,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敬肆意伤害他们的人格。这既让学生难堪,也让自己焦虑。

我决定改变自己。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故伎重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声呵斥一名不写课堂作业的学生,那孩子一声不吭。后来,他在一篇周记中写道:“老师,并不是我不愿意写作业,而是我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因为我是近视眼。请老师原谅,请您不要生气。”我看了心里很不平静,我错怪了学生而学生还向我道歉,我不应该将错就错,应该向学生学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放下架子,一反常态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她说了声“对不起”。她竟然当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感到很惭愧,学生比我宽容得多了。

2.寻找心理平衡点。

从课题组发放的自学材料上我看到,心理平衡是人生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找准心理平衡点能帮我们克服不良心理倾向。比如班里的后进生,各方面发展都很不理想,我迫切地想要转化他们,步步紧逼着他们进步,他们却往往“刀枪不入”,双方的较量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搞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我接触到班级结构“三分之一”理论,即根据学生水平和表现可分成三等分,优等生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后进生三分之一,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下我的心里舒坦多了。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头顶上都有一片蓝天,每个学生脚底下都有一条大路,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也不必死拉硬拽逼着他们走进优秀的行列,不如教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而且人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今天学不好,说不定他明天会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即使他永远也学不好功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也许他以后走上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我实现了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竟然发现后进生也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有趣了许多。

3.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人并非(直接)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中,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体验。”同样,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荣辱得失的认识,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很想成为领导放心、家长称赞、学生喜欢、同事敬佩的好教师。可是当前的体制和观念都是“分数定乾坤”的,自己要想成为优秀教师,硬碰硬的功夫就是拿出高分来,因为只有它才能助我走向辉煌。于是我看到后进生就恨铁不成钢,就怒火中烧,就左看右看不顺眼,就对他们百般苛求,吹毛求疵,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什么?就是因为后进生拖了班级的后腿,拉下了班级的平均分和优秀率,成为我树立自身美好形象、走向成功和辉煌的绊脚石和罪魁祸首。由于我的教育教学掺杂了某些功利目的和个人私欲,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以牺牲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作为代价,来满足自身膨胀的私欲。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我的内心有这么阴暗的想法!于是我立即进行心理调节,重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醒自己不要为个人名利所累,而要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现在我很清醒。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要时刻解剖自己,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抑制自己的私欲,克服功利的目的,公平公正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我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无怨无悔地为学生服务;卢梭说“热爱你自己”,我要塑造一个让别人热爱让自己热爱的人民教师形象。

近来看到《读者》上的一篇文章《你为什么不原谅》,该文讲述了小学生英子的故事,她在教师体罚和精神折磨的阴影中生活了一年,忍无可忍之下,她的父母将老师告上法庭,法庭判英子胜诉。在维护了人格尊严之后,英子仍然不能原谅老师。她说:“我长大了也想当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毕业后回想起小学生活会感到温暖,当他们回想起老师的时候会感到温柔,并且充满敬意。”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波澜。

刚毕业时,我也曾立志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去博取孩子们的爱戴和尊敬。没想到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我的心就凉了半截,班里那么多淘气学生和后进生,让人一想到就心烦,常常发出“朽木不可雕”的感叹。我担心也许有一天,我也会犯下英子的老师那样不可饶恕的错误。

去年以来,我参加了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课题活动,听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其中“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健康”这个专题对我触动很大。专题说的是,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能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了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观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情绪,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领悟,并且想方设法在行动上改变自己。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虽然在每年的总结中我都会写上“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句话,可是在行动上我却一直高举“师道尊严”的大旗,以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上,从来没有真正“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比如我总是要求学生犯了错误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哪怕写错一个字,都得请教师原谅,可是我自己写错字是否会请学生原谅呢?记得有一个教师把“战战兢兢”念成了“战战克克”,一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教师立刻横眉怒目,吓得学生一声不敢吭。当时我还对这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胸怀表示不屑。可是有一次讲解词语“万马奔腾“,一学生说出“万兽奔腾”,我立即沉下脸说:“哪有这个词语!”当场毫不客气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常常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问青红皂白把学生训上一顿,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敬肆意伤害他们的人格。这既让学生难堪,也让自己焦虑。

我决定改变自己。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故伎重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声呵斥一名不写课堂作业的学生,那孩子一声不吭。后来,他在一篇周记中写道:“老师,并不是我不愿意写作业,而是我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因为我是近视眼。请老师原谅,请您不要生气。”我看了心里很不平静,我错怪了学生而学生还向我道歉,我不应该将错就错,应该向学生学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放下架子,一反常态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她说了声“对不起”。她竟然当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感到很惭愧,学生比我宽容得多了。

2.寻找心理平衡点。

从课题组发放的自学材料上我看到,心理平衡是人生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找准心理平衡点能帮我们克服不良心理倾向。比如班里的后进生,各方面发展都很不理想,我迫切地想要转化他们,步步紧逼着他们进步,他们却往往“刀枪不入”,双方的较量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搞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我接触到班级结构“三分之一”理论,即根据学生水平和表现可分成三等分,优等生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后进生三分之一,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下我的心里舒坦多了。人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头顶上都有一片蓝天,每个学生脚底下都有一条大路,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不必为此而杞人忧天,也不必死拉硬拽逼着他们走进优秀的行列,不如教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而且人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今天学不好,说不定他明天会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即使他永远也学不好功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也许他以后走上社会却能如鱼得水。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我实现了心理平衡。心理一平衡,竟然发现后进生也不那么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变得有趣了许多。

3.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人并非(直接)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中,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体验。”同样,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荣辱得失的认识,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很想成为领导放心、家长称赞、学生喜欢、同事敬佩的好教师。可是当前的体制和观念都是“分数定乾坤”的,自己要想成为优秀教师,硬碰硬的功夫就是拿出高分来,因为只有它才能助我走向辉煌。于是我看到后进生就恨铁不成钢,就怒火中烧,就左看右看不顺眼,就对他们百般苛求,吹毛求疵,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什么?就是因为后进生拖了班级的后腿,拉下了班级的平均分和优秀率,成为我树立自身美好形象、走向成功和辉煌的绊脚石和罪魁祸首。由于我的教育教学掺杂了某些功利目的和个人私欲,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以牺牲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作为代价,来满足自身膨胀的私欲。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我的内心有这么阴暗的想法!于是我立即进行心理调节,重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醒自己不要为个人名利所累,而要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现在我很清醒。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要时刻解剖自己,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抑制自己的私欲,克服功利的目的,公平公正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我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无怨无悔地为学生服务;卢梭说“热爱你自己”,我要塑造一个让别人热爱让自己热爱的人民教师形象。



相关文章


演绎推理的含义及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学目标》第六课时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新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课时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令我反思学生观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学目标》第四课时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围城”内外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学目标》第五课时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师爱如母爱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