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微笑着面对挫折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14 23:19:3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经过两个多学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我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向我袭来时,我学会了如何减轻心理压力,如何排解不良情绪,如何微笑着面对这一切。因为我知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都会成为历史。

我校里有一位同事,年龄与我相仿,是与我同时分配来这里工作的。可是命运对我们却很不公平,老天爷好像对她格外恩宠,她人长得比我漂亮,性格比我活泼好动,唱歌跳舞样样都会,领导、同事都非常喜欢她,也非常欣赏她,只要一有出头露面的锻炼机会,总是第一个派她去参加。而她呢,又特别有本事,每次参赛总能拿点奖项回来。她很快就崭露头角。与她相比,我就像一只丑小鸭,几年下来也没有多大的进展。面对这些,我心里老大的不高兴,老大的不服气。我想,人都是势利眼,以貌取人,喜欢“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假如也给我那么多的锻炼机会,也许我也能得奖呢!于是我越想越不服气,越想越恼火,越想越觉得不公平,我在人前背后不断地诋毁她,故意传播她的一些短处。我有时在幻想:“要是我也能……,那该多好!可是……”我就照着这样的思路想着,想着,于是陷入了苦恼和愤怒的泥淖中不能自拔。这种负性情绪让我痛苦不堪,我觉得学校里的一切一切变得一点儿也不美好。

参加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课题活动以后,我对这一长期困扰自己的负性情绪进行了自我反省和调控。首先我平心静气地挖掘出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自卑和嫉妒,然后用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缘由,我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我用旁观者的眼光将自己与她作了一个比较。我承认我俩之间存在着差距:在音乐方面她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我是望尘莫及的;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肯下功夫,她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她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她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确实存在可爱之处,难怪大家都喜欢她。其实自己内心深处也是佩服她、喜欢她的,只是嫉妒心、虚荣心蒙住了我的双眼。这样一想,我就轻松了不少。然后,我在与她的不断接触中,要求自己在心理上接受她,悦纳她,忽略她的弱点,关注她的优点。这样一来,我对她不再怀有敌意,慢慢地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想,同样是这位同事,我以前那么讨厌她,现在能够这么坦然地接受和悦纳她,主要是因为我正视了现实,承认了差距,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我是作茧自缚,现在通过树立合理认知,通过自我调节冲破了这个“心茧”,摆脱了无谓的烦恼。这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首战告捷”。

第二次遇到挫折是今年暑假进城考试失败,我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当时我鼓起勇气参加进城考试,可是几个回合下来就失败了。于是我愤愤然,埋怨这世道不好,这社会不公正,专为那些有“来头”的人提供方便,真可谓是“干得好,不如路子好”。我猜想,考试不过是一种虚设的形式而已,用来哄骗我们这些老实巴脚的乡下人,可能进城人员早就内定了。像我这种老实人,还是窝在乡下教书吧,咱就这块料,别奢望有奇迹发生啦!……种种不满、抱怨、悲观、气愤的不良情绪一股脑儿向我袭来,我心情糟透了。

后来,我猛然想起,在心理辅导课上方老师说过,遇到类似竞争失败的负性事件,怨天尤人没有用,攻击性渲泄更没有用,还可能引起更大的矛盾,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绝对有害。重要的是承认差距,接受现实,换个角度想一想。方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样面对半杯美酒,一个人欣喜地说:“还有半杯呢!”另一个人愁眉苦脸地说“只剩半杯啦!”同样的一个刺激情境,可以产生一个悲观主义者,也可以产生一个乐观主义者,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一情境。也就是说,你看到你所拥有的,与看到你所失去的,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情感体验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换个角度看问题,或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运用片面的、极端的、患得患失的目光看待事物,就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对解决问题毫无用处,只能是自己糟践自己。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角度看失败:人家那么多人连参加进城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而我却参加了,这是应该庆幸的;考试考不好,是因为自己预先准备不充分,考卷上有些内容我是一筹莫展,答题时完全是在瞎蒙,碰运气,当然考不好,这并不是不公平所致;今年虽然竞争失败了,也不是一无所获,起码知道了进城考试的程序,也了解了考试的题型,明年若再参加竞争,可以打一个有准备之战;即使明年还考不上,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这里的同事关系好,工作压力可能比城里学校稍稍小一点,别人还羡慕我能在这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中心小学工作呢!这么一想,我突然觉得如释重负,心平气和地坦然度过暑假,然后又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不仅使我顺利地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还使我不知不觉地具备了帮助别人的能力。新学期开始,一位原先在中心小学任教的朋友,这次被调到下面的完全小学。她认为这事让她相当没面子,是领导故意刁难她,为什么中心小学这么多年轻教师,偏偏同她过不去,是因为她不会说好话还是因为她不去送礼?她说她宁愿不教书,也不愿意受这窝囊气。总之,她对我倾诉了一大堆,无奈和悲苦之情溢于言表。我静静地做她的听众,等她唠叨完了,就用心理学的知识耐心地开导她,还列举周围一些人身处逆境自强不息最后终于发光发亮的例子。我劝她凡事换个角度想一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我的开导下,这个朋友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现实,到完全小学上班去了。事后我打电话询问她心情如何,她说她已经能坦然面对,情绪也基本稳定了。这也许就是心理辅导中讲的“社会支持”起了作用吧!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我学会了悦纳困难学生
《中国古代史》第三章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微笑着面对挫折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历史教案: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历史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历史教案:《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