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危机人力资源师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9:07:08 03:55:3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高质量人才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国际金融、商贸、企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型人才严重供不应求。
  从国外来看,据有关机构的调查,2002年美国各行各业创造了160万个技术岗位,但有大约一半的岗位空缺。百名员工以下的公司对技术人才需求量最大。这些公司2003年需要100万信息技术人才,而这类公司也最难找到合格的从业人员。美国高新技术人才缺13高达85万人;欧洲2002年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为1040万,而现有人才仅920万,2003年供求差距在进一步加大,需求达1320万,而“供方"仅为1150万,差额达170万人。日本到2005年将短缺36万至51万科研与开发人员。从新企业来看,目前全球有1/3的新企业反映人才不足。
从国内来看,我国国家人事部官员吴德贵表示,中国面临4大关键性人才短缺,一是高层次人才,如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二是高新技术人才,属于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命、再生能源、空间、海洋、环保和软件科学等八大领域;三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四为高级金融保险人才,如证监会高层官员梁定邦、史美伦这样的。其它供不应求的领域还有公共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外语、法律、金融保险、旅游、心理咨询、研究开发与教育等1O类。
  前段时间,英国权威的《经济学家》杂志发布了一项名为《新经济时代的生存与繁荣》的调查报告。这项调查的核心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遍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227位资深经理人。调查结果显示:时至今日,面对全球性竞争,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力资本的短缺,“人才"的短缺。所谓“人才"指的是那些在新经济广泛的领域中具有良好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调查中有63%的公司认为,他们的雇员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即知识水平无法适应新经济和高科技;并且,有82%的公司表示,在2003年,他们的公司雇员在技能上将遇到更大的问题。有77%的公司认为,电子化读写能力在未来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只有18%的公司的员工给予这项技能以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人才的总量也没有成比例地增长,结构失衡有加剧的趋势。在未来10年中,很多领域的企业,例如在金融服务、高科技、媒体、制药等行业中,将有65%的雇员因为退休或人事变动而被替换,而这部分雇员需要由一个已经缩小的雇员供应市场提供。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吸引与保持足够的员工数量,特别是那些在技术和能力上符合该企业经营战略需求的雇员。在传统经济中,选人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在新经济中,留人则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但这个重要环节在中国却是一个瓶颈,非常脆弱。

  全球人才饥渴:各国的人才争夺战正日益激烈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世界各国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政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全球范围内针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国际金融、商贸、企业经营等人才的争夺已全面展开,人才资源争夺战正日益激烈。
  美国公司为吸引人才,通常采取加薪、升迁、红利、带薪休假、解决配偶工作等方法,‘甚至对高科技人才实行高额配股制度。芬兰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国人实行特别税率制度。征税率为35%,远远低于该国所得税最高税率60%的规定。新加坡实行高薪制,对有才能、有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印度为遏制本国人才外流,实行高薪和优厚待遇,设法留住国内高科技人才,并努力吸引国外印度人才归国工作。俄罗斯西伯利亚科学城为了吸引科技人才,积极争取国际资金,同外国签订研发合同,筹措充足资金使科研工作运转良好,并为科技人员的生活提供可靠保障,以达到吸纳人才的目的。
  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大量资金和技术涌入我国,形成了全球范围内针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国际金融、商贸、企业经营等人才的全面争夺。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世界企业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大公司在中国设有分公司,一场跨国公司争夺国内优秀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展开,这使我国本已不多的专门人才存在被夺走的现实威胁,国外用人单位往往以高职、高薪、高期权等极富诱惑力的条件来争夺人才,我们的现行体制看来是很难抵挡的。
  越来越多的外企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利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以奖学金、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据《科技日报》分析:其中以朗讯麾下的贝尔实验室规模最大,拥有科研人员5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达96%;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多名研究人员中,20名有国外留学背景,40名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IBM公司中国研究中心的60多名研究人员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据报道,多家大型外资企业在京研发机构的投资已达10亿多元,相当于2002年北京市财政投入科技研发资金的总和。这实际上形成了外资企业争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桥头堡。
  另外,摩托罗拉、lBM、通用、奔驰、三星、宝洁等近百家国际知名企业都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著名高校设立奖学金,及向校园提供各种赞助,大力宣传本公司形象,以良好的公司形象吸引人才。每年3月份至7月份,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在各高校争办首场招聘会,并巧妙地将企业文化和理念整合在其中,使学生确信,一旦进入这样好的公司,前程光明,事业发展顺利,定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生涯,从国内人才市场上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开始从所在地的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中抢夺核心人才或特殊人才。

相关文章


专家呼吁职业资格认证亟待规范人力资源师考试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四大误读人力资源师考试
国务院发布通知清理职业资格认证人力资源师考试
人力资源师考试内容有变化考试将有新标准人力资源师考试
新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危机人力资源师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