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一) — 考研频道 —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10:01:01 11:35:1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百考试题建议广大考生参加考研冲刺培训,详情请查看:2010年考研网上冲刺辅导招生简章

  如有疑惑,请点击访问百考试题百科,百考试题百科竭诚为您答疑解惑!

第十一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冲刺要点归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新增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汆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幵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毛泽东在1948年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毛泽东认为,只有认清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部分。
  (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工人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在中国,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
  (4)民族资产阶级是由地主、商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的,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基本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二部分,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从理论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他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一身而二任焉”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一方面,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气,在革命中很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一方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在不同革命阶段的不同革命要求,对他们实行团结和联合的政策,和他们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对于他们的动摇性、妥协性,必须采取适当批评和斗争,以便尽可能地坚定其革命性,克服其动摇性,以共同对付强大的敌人。同时,在经济上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总之,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保护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关于新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在《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中完善的。其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毛泽东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边区、县、乡抗日民主政府是行政机关;边区高等法院和县法院是司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1)土地革命时期
  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2)抗日战争时期
  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5月4日,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实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人民主革命的洪流。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
  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发展的便利,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这种保护也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是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也就是说,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三、三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的可能性)
  客观条件:①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最根本原因);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③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主观条件:④有良好的群众基础;⑤有相当正式的红军;⑥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紧要的主观条件)。
  (2)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和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宗旨,也是人民军队的生存基础和力量源泉;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政治建军是无产阶级治军的根本原则。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3)胡锦涛新时期建军思想
  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军队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开拓战斗力建设的新局面。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因(未考点)
  第一,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中最先进的力量,但是人数少,不能单靠自身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在各种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被利用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带来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以结成同盟,中等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可能倒向革命,可以争取。
  ③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参加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措施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①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②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③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以统一为主。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为了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1)毛泽东在1939年10月《


相关文章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五)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四)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三)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二)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一)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十)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九)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八) — 考研频道 —
跨考名师孙站河考研政治冲刺背诵20讲(七) — 考研频道 —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