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史-考前复习指要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4 22:50:0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总论

  中国古代史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约为 25% 。这是文科考生在进入高三后所接触的第一部分高考内容,是历史复习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基本观点和能力的基础,故应加以重视。

  近年,历史高考对考生宏观把握知识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即不仅要求考生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重要人物等基本要求,更要把握该事件和其它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将这一历史事件放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考察它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考生在考前总复习阶段应注意对阶段特征的把握。所谓阶段特征,指的是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生活主要方面所体现出的总体特点以及这一阶段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历史内容的特征,其归纳总结的基本思路也有所差别。中国古代史某一朝代(时期)的基本特征,一般应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总结。本文试图将中国古代史各阶段的历史发展基本特征作一简单归纳,希望能对应届考生有所帮助。

  二、阶段特征

    1. 原始社会

  本阶段基本特征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集体劳作和生活,共同享用得来的生活资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阶段、剥削和压迫。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缓慢,特征相对简单。在复习时应注意原始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应特别注意各原始人类遗址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

  ⑵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即由最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发展为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原始农业和原始家庭饲养业的开展,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的基础。

  ⑶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即由穴居的迁移生活发展为定居生活。

  (4)人类生产生活组织的变化:即由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氏族公社又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其变化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其本质含义则是人类血缘关系的变化。

  ⑸人类生产关系的变化: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将公有的剩余产品据为己有,产生私有财产。氏族成员出现贫富分化。穷人和富人之间逐渐产生对立,发展为阶级。贫穷的氏族成员由于债务的关系沦为奴隶,富人则成为奴隶主,奴隶社会的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雏形已经形成,而普通氏族成员则成为平民阶层。当阶级出现,阶级斗争随之产生。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地位,镇压奴隶的反抗,必须要有可利用的力量——国家和阶级,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



相关文章


历史:突出主干知识侧重综合能力
解读高考历史大纲:记忆理解应用
高三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三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中学2007年高考物理选择题综合训练二
[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史-考前复习指要
高中物理高考适应训练5
近五年高考古代史命题的特点和思路
高中物理高考适应训练题
高中物理高考适应训练4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