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之“科学”质疑(一)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2:25 10:39: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摘 要:“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一个走向世俗的日常概念。在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很多研究其实并无“科学”可言。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求真态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哲学研究的关系等“科学”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科学; 教育哲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 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常概念
无论是名称机构还是著述论文, 抑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对从事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科学研究”可谓铺天盖地,极为寻常不过了。从语义学上讲,“教育科学研究”至少可作以下两种理解:“教育科学—研究 ”; “教育——科学研究 ”。 后者又包含了 两 种 语义:1.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进行“科学的”研究;2.在“科学语境”下对教育进行研究(相对于哲学研究)。细想起来,我们的日常理解与进行着的“研究”活动似乎没有作如此复杂、细致的思考与观照。一方面,我们很自然地接受了对“教育科学”的研究的事实,此时的“教育科学”无疑是指教育学科群,用不着去反思对什么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研究者更会理直气壮地认为,我们的研究当然是“科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是不容怀疑的。这样一来,在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看来,大家所理解与实践的教育科学研究就是“对教育科学进行的科学研究”, 这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不辨自明的概念和道理。
教育科学由过去的单数教育学演变发展而来。是教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教育学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教育学的“学科化”、“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动使教育学不断获得了新的理论基础,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教育科学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合成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育科学能否按照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标准和典范,能否够得上一门科学,却是素有争论的问题。一门学科的发展并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要受到其他学科的介入。数学、心理学、统计、测量、社会学、经济学等自然、社会科学的介入无疑是教育学科发展壮大的需要。所以,把教育提升到科学的高度,把教育研究提高到科学研究的高度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本体论、方法论上也许对“教育科学”或“教育学科”仍存在诸多争议,但从实践来看,“教育科学”却成了喜闻乐见、无所谓真假的普适性概念,“教育学科”本身也是在生动活泼地发展着。
二、教育科学研究者: 从事求真的研究吗?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口头禅化、约定俗成的语境下,“教育科学研究”不无表现出走向偏狭、世俗化的倾向。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育科学”冠名下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等机构所进行的研究活动理所当然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刊物上的长短不一、内容万千的文章就是在“教育科学研究”旗帜引领下的科研成果了。在这样的语境下, 我们最该反思的问题给遮蔽掉了: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吗?因此,对“教育科学”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是值得质疑的。
1.研究者的态度科学吗?
今日的教育科学研究充满着变异的怪味,没有“科学”的研究比比皆是。教育中很多的研究其实并不是科学的,也不乏为了科学而科学的研究。古人的“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之境界在今日日益蜕变成了学者们关在书斋里写书论著,他们的“文章”无疑也就兑换成了学者评定职称、科研成果的砝码。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的筹措、运作,成果的炒作大有“产业化”之势头。把企业、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之程序和内容之中,必然会导致科研成果的数量膨胀、质量流失。如果把商人的时间比作金钱,那么研究者的时间就是“成果”了。在求量的过程中,教授、学者们必然会翻着日历、看着钟表思维,以便尽快完成科研生产量。“于是,只为应聘和职称而导致的科研浮夸风愈演愈烈。研究者的自信不再取决于生产出传世之作或有创意的作品,而取决于销售量——已经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成果越多,明研究者的学技越高,地位也越高。”[1]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研究者本人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人格是“肇事者”,但我们也不能不去反思整个学术环境,反思我们现在这种过于注重数量、一味推崇数目化管理的学术环境有没有“逼良为娼”的嫌疑 , 是不是常常逼得一些研究者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而不得不“炮制”一个或一些研究课题。研究者本应是虔于德行、充满智慧、闪耀着生命光辉的。他的良知、幸福、德性、精神、人格等应该是高尚的,应去迎合世俗的喧嚣。理想的(“科学”的)教育研究者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文而理性;诗情画意而讲究科学逻辑;严于求真而不疏于求善。“教育学要成为科学,就必须有认真的独立思考,必须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教育研究。”[2]
2.科学研究:是目的,还是过程?
全然从科学认识论来理解、实施教育科学研究,这是科学认识论语境下的教育研究。科学认识论把认识的目的当成是获取关于客观对象世界的客观知识,并把认识当成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内容。突破科学认识论的局限,站在时代的高度,吸纳现代哲学的精神,以“生活认识论”来指导教育科学研究是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教育硕士专业课考试科目复习参考书
教育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主要内容(二)
教育科学研究之“科学”质疑(一)
北京师范大学2003研究生入学考试比较教育学试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