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洪彬:从华尔街归来的MBA金融分析师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23 16:58:3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1994年离开北京留学美国的夏洪彬,经过12年的国外生活和7年的华尔街打拼,可算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精英了,但当他正式得到回国内工作的通知后,仍然激动得难以入睡。
  2005年10月这个北京最美丽的季节里,夏洪彬以外方股东——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代表的身份进入了刚刚成立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新同事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中国资本市场潜伏的巨大机遇激起了夏洪彬巨大的创业热情。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的一个尝试,有机会参与这样一家公司的建设,夏洪彬看到了机遇,也感到了挑战的压力。好在夏洪彬从来就是一个勇于面对挑战的人,1994年从北京航空工业部门离开,以工科的学历背景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拿到了认证金融分析师(CFA)资格; 1999年后进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瑞士信贷资产管理公司任职,除了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行业务之外,担任过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着规模为30亿美元的指数对冲基金。
  “进行风险管理要求人非常稳重沉着,而投行业务则需要极其快速的节奏”。7年的基金投资、风险管理和投行经历,让夏洪彬不仅在工作上,而且在性格上适应了不停的变换。以夏洪彬现在的身份,经常要往返于纽约与北京,他不得不在“稳重”与“快速”的风格之间不停的切换。作为工银瑞信的主要风险屏障,记者面前的夏洪彬以其特有的慢条斯理的语气,极其认真地回答每一个提问,并细致解释公司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系统模式。但记者也发现他惜时如金雷厉风行的一面,他正以最快的速度,把瑞银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向工银瑞信进行移植。在记者面前,他甚至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少数同事工作效率跟不上节奏的抱怨。
  在北京两个多月的工作,已经让夏洪彬对国内的基金业和资本市场有了新的感性认识。国内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以“打败同业就算赢”的考评标准,让他很不理解。在工银瑞信的考评制度里,他更强调基准投资业绩,对基金经理的考评最低以一年的时间计,并逐步进行一到三年的加权平均,避免因追求短期绩效所引致的高风险行为。
  作为基金公司的高管,夏洪彬个人当然是不能直接投资股市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股市的乐观。“中国股市的下行风险已经非常的小了,一方面GDP在持续增长,全球的投资人都认为中国是金矿;另一方面股票价格已经很低,大部分散户投资人感到绝望。但历史证明,越是在大部分投资人绝望的时候,买入股票的安全度反而越高”。
  夏洪彬在工银瑞信的任期是3年,当记者问他想不想连任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公司需要,当然非常乐意”。

相关文章


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透析营销失败的十大原因
夏洪彬:从华尔街归来的MBA金融分析师
管理精细化的中国难题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前提
MBA案例:咸阳偏转股份公司多元化行业选择案例分析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