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四)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27 16:10: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四、宋代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能否突破官立市制,看来已与中国封建统治的安危联系在了一起,也成了中国城市进步能否启动的开关了,从很多方面来讲,中国城市早已是商业发展的一块沃土,只是受到人为的压制,城市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意义才显得那么局限。一旦条件成熟,它蓄积已久的力量就会冲破桎梏,喷薄而出,以酣畅淋漓的姿态改变着城市的一切。这情形,富有历史意义地,在北宋时期发生了。
宋代商业的发展,费正清等认为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它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变化是全面而又深刻的。而所有这些变化首先一个表现,是延续千年的市制与坊制的全面崩溃,而市制与坊制的崩溃最终又既归果又归因地与“街市”的产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市坊制的崩溃与街市的产生是同一件事。
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来开的重要意义。市坊制度解体、街市繁荣是东京最为典型的城市特征,是东京区别于前代都城的关键。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
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中国城市,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l 夏——中国古代城市始于夏;
l 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l 春秋战国——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博士“先秦城市总体观”:与先秦时期国家发展的三大阶段相对应,先秦城市的演变可分为三个互相继承但又各具特色的发展时期,即肇始期、确立期和转型期。
第一阶段 肇始期
1.时间:约相当于仰韶后期到龙山时代阶段,即距今5500年~4000年之间的铜石并用时代。
2.社会特征:万邦林立的初期国家阶段。
3.城市诞生萌芽。
第二阶段 确立期
1.时间: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2.社会特征:共主支配下的广域王权国家。青铜时代。
3.城市类型:王朝都城;方国城;周边邦国部族城。
4.城市特征(以王朝都城遗址为典型代表)
(1) 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宗庙宫殿遗存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因而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最核心内涵和决定性标志物;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
(2) 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这与城市经济结构上农业尚占很大比重、政治结构上尚保留着氏族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居民仍聚族而居。
(3) 城垣的有无尚未形成定制,城垣并非构成夏商西周三代都邑的必要条件;三代都邑的城垣建筑都具有“卫君”(含统治阶层)的性质而不是为了保卫邦国中全体成员的安全而修建的。见于东周时代的“守民”之郭在此时期尚未出现。
第三阶段 转型期
1.时间: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2.社会特征: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长足进步。
3.城市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功能与性质的巨大转变。这种变革可归纳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和城郭布局的形成两大方面。
3.1.筑城运动:两种形式
(1) 绝大部分城池是列国出于攻防的军事目的而修筑的。
(2) 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采邑逐渐突破等级城制的约束,采邑逾制筑城。
春秋时期筑城运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旧的宗法等级城制的破坏,那么战国时期筑城运动则使新的郡县城市体系得以确立。一破一立,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性质的转变: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王城、相对独立的诸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最终为封建国家的都城及作为其股肱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郡县城所取代。
3.2.城郭之构:城郭相连的两城制形式
“郭”是宗法等级城市制度的破坏形式。
“郭”——“守民”,首先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及大量集中于城市,并且随之而来的市民社会地位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其产生的一大动力。
从三代以宫庙为核心的政治性都邑,到由主要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和主要作为经济中心的郭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城市,这是与郡县城的出现并列的、标志着春秋战国城市性质转变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之一。
城市扩大了,产生了新的功能分区,用地构成发生了变化。郭中的闾里、特别是“市”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职能的大幅增强,是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居住形态的变化:1,居民从分散的状态集中到城郭之内;2,城郭内以“里”为居住单位;3,夏商西周时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瓦解,变为以职业划分居住区域。
春秋到战国城市布局的一种变化:从“内城外郭”到“城郭并列”。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1.史载夏代都城:
禹——阳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启——阳城(夏邑、钧台,河南登封告城镇 禹县)
太康——阳翟 斟寻(河南禹县 巩县与偃师县之间)
少康——原 老丘(河南济源市 陈留县)
廑——西河(河南浚县与滑县之间)
桀——洛汭(河南洛阳附近)
从《世本·作篇》“鲧作城”的记载看,阳城为鲧所筑。不过,鲧所筑的城同传说的黄帝、颛顼、尧、舜都城一样,为夯土墙,就是土围子。综合各种论述,禹建立夏朝后,定都阳城是可信的。
2.一个特点是频繁迁都
频繁迁都是殷盘庚以前的常事。原因是:“盖古者邑居无常,择利而后动。其宗庙、社稷、朝市之制,简而不伙,约而不费,故不以屡迁为劳也。”
3.夏及以前城市考古情况:
3.1.王城岗遗址
1977年,嵩山南麓告成镇西约一公里的颖水和五渡河的交汇处,发现了一处属龙山文化的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遗址分为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绝对年代为距今4405±125年。
3.2.平粮台
位于淮阳县城东南、新蔡河西岸的台地上。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城垣系平地起建,采用小版筑堆筑法夯成。南北城墙的中段均发现缺口和路土,应为城门。其中南门两侧有土坯垒筑的门卫房。中间路土下还铺设有陶排水管道。城内发现多座建于夯土台基上、用土坯垒筑的长方形排房及陶窑遗址。城址始建年代当早于距今4500年。
3.3.城子崖
位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五元河畔的台地上。三重城址重叠而成——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
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其中北垣随地形而弯曲外凸。东西宽455米,南北最长处54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墙大部分挖有基槽,并经多次修筑。有南北二门,有道路相连。碳十四测年的最早数据为距今4565±130年。
4.物质设施概况:
4.1.城墙
“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盖禹始也。”夯土墙——土围子。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采用较原始的堆筑法,平地起建或挖有基槽,个别城址已使用版筑法。一般坐落于平原地区的近河台地上,地势较周围略高。平面形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近(长)方形。面积从不足1万平方米到30余万平方米不等。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城制最早出现时间大体一致,约距今4600年~4500年左右。王城岗东西二城筑法相同,先挖基础槽,然后在槽内填土,逐层夯筑,夯痕的形制和大小极不一致,可能是利用就地捡来的河卵石作为夯具,其夯筑方法显然比较原始。(丘菊贤、杨东晨)王城岗遗址中,发现许多圆形夯筑奠基坑。坑内夯土层之间填埋有成人和儿童的骨架,少者二具,多则七具。说明用人牲进行奠基、祭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4.2.宫室与庙
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宗庙宫殿遗存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因而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最核心内涵和决定性标志物;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包括夏商周)
4.3.市政设施:道路、给排水。

1.史载商代都城
1. 契:商(河南商丘)、蕃(山东滕县)、砥石(河北隆平、宁晋县间)
2. 昭明:商(河南商丘)、东都(山东泰山下)
3. .相土:商(河南商丘)
4. 商侯履(汤):殷(河南安阳)、商(河南商丘)
商王汤——南亳(山东曹县)、西亳(河南偃师县)
商王仲丁——隞(河南荥阳县)
商王河亶甲——相(河北内丘县)
商王祖乙——邢(山西河津县)
商王阳甲——奄(山东曲阜)
盘庚——西亳(河南偃师县)
盘庚—帝乙——殷(河南安阳)
商王纣——殷(河南安阳)、朝歌(河南淇县)
2.盘庚之前频繁迁都:迁都的原因“灾害说”,“战乱说”,等,与夏代的情况一样,“视民利以用迁”。耕作水平低,土地用尽后,迁到更为丰饶的地方。

相关文章


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八)
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五)
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四)
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三)
100Test整理城市发展史讲义(二)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