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二十年目睹之官企怪现象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30 00:29:5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改革历经二十几年,国人目睹的现实却是无处不在的官企怪现象,国企的真正所有者们越来越成为被“忽悠”的对象,迷迷糊糊地从先前的“主人”变成了时下的“仆人”。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国有企业的认识也许不会有什么不同,对于国企的全民所有制属性,好像也从未有人提出过疑问。而且,这种国企的全民所有属性,在当时似乎也不是仅仅体现在抽象法理上,更是存在于具体的现实当中——国企所有者们对于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就深有感触。可是,改革历经二十几年,国人目睹的现实却是,国企所有者们越来越成为被“忽悠”的对象,迷迷糊糊地从先前的“主人”变成了时下的“仆人”。不仅如此,所谓的“专家”也在告诉国人,国有企业说是全民的,其实谁的也不是,因为谁也无法对其伸张所有权。

  事实可能也的确如此,国民并不拥有国企的股票,当然也就无法在法律上证明自己是国企的所有者。不过,用脑子细细想想,再用眼睛结合现实看看,您就会发现,其实国有企业并不是如“专家”所说的不属于任何人,换句话说,国有企业虽然不属于“民”,但它一定是属于“官”的,尽管它一直都披着所谓国企的外衣。对于二十年目睹之官企怪现象,作为真正所有者的国民似乎并没有得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官企的国企外衣来源:www.examda.com
  
  何谓国企?何谓官企?国企到底是“民”的还是“官”的?国企与官企所追求的目标到底有何区别?对于这一连串的疑问,至今好像都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国企,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所有或者说全民所有的企业,所有者的一切权利理应在“民”而不在“官”,权利在“官”则成了官企。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韩强认为:“真正的全民所有制应该是政企分开的,行政干部当家,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官企。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民企!而不是官企!”

  更为重要的是,国企的全民所有制属性,也决定了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目标的巨大差异,也许是官企与国企的真正不同之处。官企借助于政府公权力获取市场的垄断,通过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集团的最大化利益。

  其实,从国企的本来意义上理解,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差别,那也仅仅体现在所有权的不同主体而已。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所有者都具有完全平等的经济主体地位,国家法律也对所有的产权主体提供平等的权利保护。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二十几年,可是眼前的结果却是,左右市场竞争格局的依然是那些披着国企外衣的部级或副部级官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副部级;各大国有电力公司是副部级;三大航空集团是副部级;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掌舵人物也无一例外地是副部长或副部级干部;宝钢集团的董事长谢企华是副部级;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裁的苗圩,现在是武汉市市委书记……在中国,这样名副其实的官企名单可以开出长长的一串。
来源:www.examda.com
  官企名单的确令人震撼,但另一份名单同样令人震撼。2004年,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海油、宝钢、中远集团等7家高度垄断性官企所获利润就占到国企总利润的66%。而在2005年的9047亿的国企利润中,这些官企所获盈利更是占到了七成以上,仅中石油一家就占到全部国企利润总额的近20%,如果把中石化、中海油算进来,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润占全部国企利润总额的比例至少高达40%。除三大石油公司外,电信、航空、电力、煤矿等垄断性官企同样也是盈利大户。数字比一切语言的辩解都更具说服力,因为国民能够依据此做出清醒的判断,到底是全体国民为官企贡献了巨额利润,还是官企为全体国民做出了牺牲?

  最终的答案也许令国人失望,但更加令人失望的结果却仍然不断涌现。2006年2月10日,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路易、高伟彦、张春霖执笔的报告——《国有企业的分红:原因、金额以及支付给谁?》——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和改制收入属于公共收入,应当向国家分红,上缴财政部,有关红利支出的决定应该纳入统一预算,由全国人大批准。原来,这些依赖于公权力确立市场垄断地位的官企,在不断从国民身上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竟然自1994年以来,就从未向财政部或国资委还有其他任何中央政府部门分过红利,而是留在了官企集团内部。匪夷所思!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国人无比“景仰”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依托于权力获取了传媒市场的垄断地位,可是所获得的巨额垄断利润竟然成了国家广电总局的“自留地”。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这一结果更让人震惊的了。果如此,联想到2005年央视联合广电总局打压湖南卫视的行径,就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了。追求特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官企本质,在这个最大的传媒官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如同巨大怪物的官企“利维坦”,长期披在身上的是国企的华丽外衣,头上顶的是为全民利益服务的花冠。可是,不断涌现出的官企现实,却让国人发现自己被彻底地“忽悠”了。政企分开不是也鼓吹了二十几年了吗,可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竟是如此?掌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与掌握市场权力的国企管理者,恰恰形成了彻底的制度性互动,经济精英与政治精英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手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在所谓的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外衣的遮盖下进行的。为全民谋利的国企华丽外衣,彻底掩盖了官企赤裸裸的利益集团化本质。不过,稍许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如此敏感且关键的问题,在改革26年之后终于被置于了争论的中心,但其未来的走向却依然迷离。
来源:www.examda.com
  披着国企外衣的官企,不仅在破坏着市场经济的主体平等精神,践踏着不同所有者的平等权利,即所谓“权力捉弄权利”;而且,权力过度介入市场所导致的市场畸形发展,已使官企不仅仅局限于国企,更是在诱导权力与私人企业的结合,形成所谓的“新官企”。时下,私企老板纷纷进京就读中央党校的“时尚”,就已凸现出权力与私人资本结盟的趋势。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官企的大量出现,必然极力维护特殊集团的既得利益,损害公众利益,从而构成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继续推向深入的现实威胁。

相关文章


管理前沿:中国经济十大矛盾
管理前沿:二十年目睹之官企怪现象
管理前沿:公共福利的帕雷托倒退
管理前沿:新豫商的下一步
管理前沿:改善执行能力的三个关键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