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教案: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3:30 11:21:4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著名人物及其代表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意义;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成就;进步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2. 能力方面:
(1)通过简述文化现象的时代背景和联系美术、音乐、语文课中的关内容,培养学生人历史角度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绘画艺术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利用方字、照片、音乐、绘画资料,引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介绍“左联”进步文学、国统区和解放区进步音乐作品的巨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有长久生命力的文艺作品总是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
(2)通过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讲话》的发表,真正开辟了中国革命文艺大众化的道路,革命文艺进入新阶段。
(3)通过鲁迅事迹的介绍,培养学生正直坚强的人格。
4. 学生指导方面:
(1)以思考题作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
(2)多给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3)通过指导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国统区的进步文字是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直接地反映了进步与落后的斗争,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和反侵略斗争,突出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的主流。且有利于学生认识方学与政治的关系。
2. 难点分析: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是难点。因学生对它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设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认识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生活既保留了旧的习俗,又溶进了新的观念、既渗透了殖民文化的色彩,又反映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民族意识。
课堂教学设计
师:《板书本节标题》本节将从文字、戏剧、电影、绘画、音乐、新闻出版、生活习俗等多个侧面介绍民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希望同学们能联系我们前面学过的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把前面学过的知识作为本节的背景,从而加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艺
师:这一题目主要介绍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进步文艺。国统区进步文字的发展,突出反映了宣传进步,反对落后;追求民主,反对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国侵略的内容,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化的主流。
1. 国民政府的高压政策
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实现现场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力图消灭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镇压一切民主力量,在文化领域实行高压政策,企图使文艺成为其独裁统治的宣传工具。请同学们默读教材第一段,看看国民政府是怎样压制进步文艺的。
生:(由一个学生读)
师:但是,白色恐怖并没能阻止进步文学的发展。
2. 进步文学
(1)鲁迅与“左联”
师: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队伍不断发展。20年代出现了不少新的文学团体。其中有课本介绍的茅盾等人组织的文学研究会、郭沫若等发起的创造社、蒋光慈等人的太阳社。此处,当时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文学团体,如:受胡适影响很深的徐志摩、梁实秋的新月社以及现代评论社等。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后,文化领域中不同文字观的斗争也很尖锐,新文化队伍再次分化。那些积极投身时代洪流,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进步作家,如鲁迅、夏衍、茅盾等,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为当时时步文字的代表,在此前后,社会科学界和戏剧界也相继成立了左翼组织。“左联”旗帜鲜明,其立场观点从课本引文中可以看出。
生:(读课文国“《左联》的理论纲领”的引文)
师:“左联”认为,在社会变革时期,文字艺术有它鲜明的阶级性,应该是解放斗争的武器,“左联”接受中共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不仅翻译了很多苏联小说,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鲁迅是“左联”的主要领导人,从《藤野先生》中,我们已经知道,他弃医从文是因为“第一要著”是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然要推文艺”。基于此种观念,在社会大动荡时期,鲁迅立场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边。他的杂文像匕首和投枪,投向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他著文的目的,就是要“和读者一起从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路来。”与其说他是文,不如说他是战士。《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纪念》就是他声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战斗檄文。让他们一起重温一下这篇檄文的片断:《展示资料》“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是和日本是一伙。”“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头,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生:(齐读上述资料)
师:《友邦惊诧论》侧重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为了纪念“左联”五位烈士,抨击反动政府的。“忍着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文中揭露国民党专制下的社会的黑暗,“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左联”在30年代前期那个特定环境下,以笑作刀枪,对粉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推进革命文学运动起了很大作用。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
(2)著名小说
师:课本中列出的《子夜》、《家》、《骆驼祥子》等作品,近些年不仅书一再重版,且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和戏剧等多种文艺形式。请同学们谈谈它们分别哪几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状况?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问题?
生:《讨论,代表发言》
师:《子夜》从城市民族资本家与买办资本家的矛盾的侧面,揭示了外国资本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家》从封建大官僚家庭内部争斗倾轧的侧面,揭示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没落与民主进步力量的斗争。《骆驼祥子》则反映了城市贫民的生活的艰辛。
3.戏剧的发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将下列问题展示》(1) 著名剧作家、作品有哪些?(2)梅兰芳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崇?
生:《阅读、讨论、代表发言》
4.电影的发展
师:请一名同学朗读关于电影的介绍。然后大家一起谈谈我们看过的那个时期的影片。
生:(议论、交谈)
5.绘画艺术的新发展
师:绘画艺术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技法上的发展。徐悲鸿主张借鉴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改良中国画,尤以画马驰誉中外。《愚公移山》作于1940年,不仅融会中西画技法、具有独特风格,且有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以愚公精神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深刻寓意。(2)著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是国画大师。齐白石擅长花鸟虫鱼的写意画,张大千以泼墨技法著称。张大千论画的精妙之处是“不求太像,也不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画不如摄影;若求它不像,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得到传神超物的天趣。”齐白石认为“不像”为“欺世”,“太像”为“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师们的妙语,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中国画的最突出的特征——重写意、传神,表达内在情感。下面请欣赏。(展示具有美术专长的学生提供的美述作品)1.齐白石作品:《荷塘鱼乐》选自初中《美术》第三册《莲蓬晴蜓》选自高中《美术》试用本《茨菇游虾》选自浙江教育出片社《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2.徐悲鸿《群马图》选自(同上)3.张大千《桃源图》选自(同上)《泼墨荷花》选自(同上)师:黄宗虹以山水画和研究画论、画史闻名。丰子恺是漫画家。
6.音乐
师:请看教材。”这里所列的三四十年代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在国统区创作的,还是在抗日根据地创作的,几十年来久唱不衰,《义勇军进行曲》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为它们既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又有优美的旋律,是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将成为不朽之作。(欣赏《黄河船夫曲》)
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成就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师: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学运动比较普遍在的一个弱点就是文艺与群众生活脱离。文人离书本近,离人生远。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革命文艺提出“文艺大众化”的口号。这是实行政治民主的愿望在文艺上的反映。在国统区,随着抗日高潮的兴起,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下,许多作家走出城市亭子间,走向乡付和抗日前线,为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大量小型抗日作品,如:战地通讯、报告文学、街头剧、街头诗涌现。但在国统区,文艺的大众化还主要是文艺形式的通俗化。真正的大众化实现,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实现的。《讲话》阐释了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要实现这一方向性的转变,则需要从立场、态度上解决问题。怎样解决立场态度问题呢?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这既可心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又可以解决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涌现。
2.优秀文艺作家、作品
师:请同学们看书,找出优秀作品及作者。
生:(看书,找知识点,并就其熟悉内容相互交流)
三、进步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师: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解答下列问题(将题目展示)(1)中央苏区创办了什么刊物?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是什么?《人民日报》在何时何地创刊?(2)生活书店的主办人是谁?出版了哪些进步刊物?
四、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看本节教材小字部分,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
生:(看书)
师:请看下面反映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老照片,并思考以下问题: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些特点?照片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怎样?(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以下照片均选自秦风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祖孙两代》、《南京集体婚礼》、《1937年的四川饥荒》、《女界慰劳抗日将士》
生:(看照片、议论、代表发言)
师:当时衣食住行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新旧共存。原因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处于一个动荡转折的历史阶段,社会生活既保留了旧的习俗,又融进了新的观念,既渗透了殖民文化色彩,又反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灾民的惨状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残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小结(略)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王树青
【简评】本节教案体现了执教人通过文化史教学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文化现象能力和知迁移能力的特色。其做法是:
第一,重视直观性,课上充分展示了与教学相半的各种艺术作,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审美和分析中认识艺术,感悟历史。
第二,合理利用学科的渗透性,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和师生共同研讨,用唯物史观进一步透视文艺作品、文化现象的时代性。
第三,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执教人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不同文化爱好的学生各自得以展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科思维能力。

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