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败项目的反思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02 11:35:1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想哭,因为这个项目使我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大为头疼,也使我对项目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个项目是一个“政治性”项目,也就是公司要不惜任何代价必须拿下的项目。有了这个前提,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销售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三十六计全部用上,总之最后胜利拿下项目(说起这个项目,我至今仍认为是公司销售工作的一个经典案例,值得借鉴。不过今天不是讨论销售,改天再说吧)。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下的“政治性”项目有后遗症是必然的,但是这个项目有点太大了。第一,为了打压竞争对手,项目报价并不是按照成本估算,而是按照用户价位倒推的,这就使该项目在采购完所有第三方产品之后,所剩研发费用寥寥无几;第二,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在项目中选用了一款我们从未使用但是用户极力推荐的平台产品,这个产品日后为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第三,项目招投标时间紧促,匆忙之中完成投标文件,并未对项目中的技术要求作深入分析,这一点直接导致日后项目直接亏损(采购成本已经大于合同金额),并在半年之后的今天,项目的部分需求仍未能确定(郁闷呀,可想而知,公司已经亏成什么样子,老板让我至今仍在这个位置上算是一个小奇迹)。

项目的外忧其实仍不是这个项目最失败的地方,最失败的地方就在项目经理的选择上。拿下这个项目后,我立刻认识到这个项目事关重大,因为为了拿下这个项目,用户方的直接负责人把他的顶头上司得罪了,为了日后不穿小鞋,他对该项目要求是非常严格。考虑到这一点,同时考虑到事业部在之前的项目中,管理工作总是做的不到位,并因此使项目拖拖拉拉,用户和公司都非常不满意,因此考虑需要有一个既有丰富管理经验,同时又非常积极认真的人来做项目经理。考虑到这一点其实没有错,错就错在把技术上的要求忽略了,或者说放在了次要位置。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此项目中,总共采购了两个第三方平台产品作为支撑,我认为技术上不应该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还有项目组的技术负责人可以解决(其实为了这个项目,特意给项目经理配了一个副手,技术比较过硬)。

项目进行中,各种管理报表纷至沓来,用户签字确认的各种文档也是源源不断。文档整洁、有序,一看就是专业人士所为。我被这看得见的成果蒙蔽了,殊不知风险已经产生。这还得先说说这个项目要做什么。这个项目有两大块,一块是研发一个“应用支撑平台”,可以让用户利用这个平台快速的搭建业务应用;二是利用此平台,为用户直接搭建出两个业务应用来。重点肯定是在应用支撑平台上。为了这个平台,公司先后买了两个第三方产品(一个是投标时被客户要求买的,一个是中标后发现那个产品不满足要求又买的),但是仍然离客户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客户要求这个应用支撑平台的使用对象是业务人员,也就是不动编程的业务主管,要让他们利用这个平台“搭建”各种业务应用,而不需编程。而项目组的意见是(其实也是现在技术上能实现的)平台使用对象是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该项目快速的“搭建”业务应用,缩短开发周期。需求的区别出来了,看似没有弥合的可能,但是如果是这样,还要你项目经理干什么?

可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懂管理而技术不精的项目经理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项目经理空有一番热情,奈何技术主管就是死活认为无法实现用户需求,甚至一点都没有可能。项目经理要考虑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尽快完成项目、验收、回款,但是技术主管出于自身“严谨”的技术态度,对于“原则”问题是一步不让。在项目组自己都无法统一意见的情况下,与客户达成一致就是痴心妄想。之所以将“严谨”和“原则”引起来,就是我认为这个技术主管太过死板,没有创新意识。就这样拖拖拉拉半年,用户要的两个东西,那两个应用系统拿出来了,当然不是利用支撑平台“搭建”的,使用户还能交代的过去,这个项目也就能保证没有完全失败;应用支撑平台还在需求确认。

造成这个项目种种问题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一、技术主管没有创新意识。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小组的带头人,如果没有钻研精神,没有创新精神,没有灵活的脑袋,那么就会使整个技术队伍墨守成规,拿不出有吸引力的东西,只能按部就班的、利用成熟的(成熟实际上就是别人已经用烂了的)技术完成规划好的项目,对自己,对项目都没有好处;

二、该有技术牛人来做项目经理还是管理杀手来做项目经理不能一刀切,需要认真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比如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攻关型的项目,即需要项目经理能够总体把我项目进度,有需要项目经理能够带着大家冲锋陷阵,攻克技术难关。这时,管理人员就应该处在配合的地位上,使技术攻关人员没有管理上的后顾之忧。如果是一个利用成熟技术进行开发而不是研发的项目,则直接有管理人员任项目经理即可,技术主管成为配合地位,协助项目经理把好技术关;

三、咳,只能说现在有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太少了,现在我都看不到那些不切合实际、积极的要在2、3个月内作出一个Word的人了。这也许和企业重结果不重过程有关。

后记,现在我已经更换了这个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主管,该由一个天生乐观的部门经理亲自带领,希望他不要令我失望。


相关文章


注重合约,摈弃“情面观念”——涉外索赔案例
命运多舛的SCM项目
CIO多项目管理的艺术
一个BI(商用智能分析)项目的病因分析
一个失败项目的反思
我们拿什么去考核企业ERP项目的实施效果?
合同管理与索赔案例(四十七)
合同管理与索赔案例(四十五)
合同管理与索赔案例(四十六)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