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婺源姓氏探源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02 11:29:3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婺源江姓
  婺源县姓氏中,有的姓氏并非同宗同脉,如江姓就有萧江氏和济阳江氏。
萧江江氏 《兰陵萧江宗谱》载,萧江氏原为萧姓,西汉丞相萧何之后裔。江祯,唐相国萧遘次子。初荐丹阳令,后任护军兵马使。僖宗广明(公元880年),协助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骈讨伐黄巢起义军,逐至宣(州)、歙(州),因有功,敕封柱国上将军。唐亡,江祯与李氏宗室谋兴复唐业,不克,渡江易姓,避居歙县黄墩,始有萧江之称。天复壬戌(公元902年),二世祖江董(江祯之长子)迁婺源皋径(今大畈镇水路村),为婺源萧江始祖。宋元丰己未(1079年),曾任进贤县尉的八世祖江敌,迁居江湾。此后子孙日繁,代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从宋至清共出过进士46人。
  济阳江氏 《济阳江氏统谱》载,伯益佐舜有功,季子元仲受封于江国,因国为姓,春秋时废江国为济阳,故为"济阳江"。唐光启丁未(公元887年),二十八世祖江尚质(歙州护军兵马使),由金陵迁歙县黄墩。尚质之子洪,于天复癸亥(公元903年)迁婺源谢坑(今段莘乡江村)。
  两"江"集居村落在婺源有58个。萧江主要有江湾、占坑、龙尾、梅林等;济阳江有上晓起、清华花园等。
 

 
汪口俞氏
   唐乾符二年(879),黄巢渡江掠饶、信、池、宣、歙州等地。俞纵第十五代孙67岁的俞沅与子47的俞植,携家从宣城逃歙邑全村均姓黄墩村才躲过劫难。但黄墩地方小,容不下众多避难者的繁衍生息。唐天佑三年(906)俞植的儿子俞昌奉父命,与表弟朱瑰(朱熹之祖、婺源第二任知县),从黄墩迁婺东万安乡千秋里四都长田(今潋溪一带),俞昌即为婺源俞氏始祖。
   俞昌两个儿子,长子柰,迁鄱阳;次子懋,居长田。俞懋后裔俞文明于后唐(约906)自长田迁丰乐(今婺源秋口镇沙城),构造百尺三楼自居。俞懋后裔有十八房,素有俞姓十八派之说。其第五代第六房孙俞文明之孙俞瓘,于宋开泰九年(1020)自丰乐迁陈平坞(汪口东南一公里处)。他先后建"洌泉亭"供路人歇脚、建"翠屏轩"办蒙学。俞瓘敦厚仁义,以礼待人,成为当时的名士。
俞瓘的孙子杲公(字升之),于大观年间(约1107),由陈平坞迁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建名曰"永川"的别墅。俞杲应考中举,步入仕途,官至枢密院交章,荐授朝议大夫。俞杲晚年辞官回乡,以"日月光天德"为号,命五子治五宅,睿五井。俞杲裔孙俞皋(1252--1316)宋末进士,宋代灭亡后没去上任,在汪口建"心远书院"教书育人,人称"永川先生"。清乾隆年间,俞皋后裔俞应纶(1698--1778),稚小家贫,躬耕勤读,夤夜求师,终成大器,官至朝议大夫。省亲回乡时,聚乡人资助重建宗祠,清乾隆九年(1744)俞氏宗祠重建成功。他慎终追远,弘扬祖德,仍以万历九年"仁本堂"命名重建俞氏宗祠的堂名。
  汪口俞氏的祖先,虽经受过长期战乱和多次迁徙,其后裔仍不失先贤勤耕俭读,立德行仁之风,成大器者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汪口村自宋至清数百年间,中进士14人。任七品官员74人,其中大夫20名,布政司理间、经历6名,州同知3名,知县14名。有大学士,有博士、儒林郎、参军等不胜枚举。文人、学士著有:《艮轩小稿》、《春秋释义》、《春江小草》、《礼书纲目考订》和《医易》等著作约27部44卷之多。捐资助学、贷贫恤孤、义建亭堂桥路持义行善者有俞畴、俞赵虎、俞宗启等数十人。在汪口俞氏家簇中,出有俞丙圭、俞泰曾、俞德林祖孙三代为官的官宦之家;有俞文进、俞文达兄弟进士的"兄弟同榜"之誉;还有俞一贯、俞其义"父子柱史"的荣耀,如此等等。俞氏在汪口的历史上被称为"书香",可谓代代出英杰,辈辈有贤能。有诗赞曰:先贤首望起河间,武将文臣代代强。沧海桑田经百世,子孙俞氏业繁昌。

婺源查氏
  婺源查氏,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周惠王封延为查子爵。查为地名,因以地为氏,查延为查氏始祖。
  数千年来,查氏逐步由北向南迁移,从汉到唐,先后迁居济阳、丹阳、九江、宣城等地,不断发展壮大。公元963年,南唐宣(州)歙(州)观察使查文徵谢任,自休宁隐居婺源城西,成为婺源查氏一世祖。查文徵在查公山构庐曰“山光寺”,教孙甄、陶读书, 后改为山房道院。 时县令廖平与之友善,凿石引泉,泉名“查公山廖公泉”。查公与廖县令在此烹茶论道,饮酒赋诗,留有《山房遗迹考》、《山房记》、《题山房》等诗篇。公元965年,查文徵因病去世,与夫人赵氏合葬于查公山,此坟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县已知的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墓之一。
   查文徵子查元修,宋朝太常寺太祝,梦中遇神人指教:“见凤而止,遇凰而住”。公元964年,查元修来到北乡凤山,问里人士名,曰凤凰山,遂定居于此。其子查甄、查陶随父亲迁居凤凰山查村(原名铸炉坦),今浙源中学校址。传至十世查棐恭,从查村迁凤山东村今浙源林场址,此后子孙日繁,迁徙不一。
   十八世查瑜于1357后偕妻儿翻过村北浙岭,顺新安江,钱塘江至浙江海宁县袁花里龙山,因龙山与凤山合起来称"龙凤呈祥",是个好兆头,遂定居于此,后逐渐发展为浙江查氏望族。



相关文章


民族风情:齐齐哈尔的满族风情
地方文化:徽派建筑
地方文化:婺源姓氏探源
宗教文化:澳门宗教文化
民族风情:防城港民族风情
玉林民间婚丧风俗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