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谈申论:评论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4:08 09:02:4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评论作为一种文体,是指那些说理性的文章,它属于议论文的一种。评论有两个大的分类,即立论性评论和驳论性评论。考生写出的评论文章,可以是立论性的,也可以是驳论性的,采用哪种类型写作评论,取决于考试要求和考生的写作习惯。由于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所以本文所论及的议论文写作步骤、基本结构、写作模式等,也大体上适用于评论性文章。

  一、立论性评论的写作特点来源:www.examda.com

  所谓立论性评论,是指主要运用正面论述的方式,倡导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事件、经验、观念的评论类型。立论性评论具备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 突出说理

  所谓突出说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多用笔墨,突出围绕中心论点所阐述的几方面道理中的最重要的方面,以防止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二是在阐述各方面的道理时,把笔墨集中于解释问题的要害,即问题的本质所在。这样就不致使文字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隔靴搔痒,而把问题说清说透。

  (二) 适当运用驳论

  在立论性评论中,适当运用驳论,就是通过批驳所立观点的对立面,来论证所立观点的有效性。这其实是一种“反证法”。这样做,可以增强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的表现效果;还可以强化正面说理,起到支持正面观点的作用。

  (三) 例文解析

  2005申论考试第三题第2小题:“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从给出的文章题目《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来看,属于正面论述的题目,适合写作立论文。下面,我们通过对“参考例文”的剖析,来说明立论文的写作特点。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来源:www.examda.com

  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思路: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一思路正指向了多年来农村农民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根本原因——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关系、城乡结构必须改变。要改革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大市场,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首先,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农民人为地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性依据,是形成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本身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农民背着“农业户口”的身份,怎么参加市场竞争。这种落后的过时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只能作为农民工,引出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必须先改革户籍制度。其次,现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多年沿袭下来的,重城市轻乡村,重东部轻西部,重上层轻基层,这是形成城乡关系、地区关系不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体制性原因。要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原则,改变目前仍在沿用执行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见,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发展生产,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完善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思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

  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第二种思路,就是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城乡两种对立的户籍制度,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使农民从土地、农村解放出来,使农民尽快变为非农业户口,特别是为那些具备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乡村青年,提供进城务工的机会。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时常被雇佣者随意克扣工钱或拖欠工资等;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无疑将促进城乡经济的高增长。

  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一个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导,通过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另一个思路,是鼓励农民自发地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走出一条城市化的道路。这两种思路,充分考虑了解决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搭建了农民走向富强的阶梯。

  从以上的“参考例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基本结构与一般议论文大体一致,即论点、论据、结论的三段式。开头第一自然段,是论点,开门见山地指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的具体内涵。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分别论述两种思路的依据。第二段,论述第一种思路的依据,即它指向了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结构、体制问题,这属于论据“为什么”方面的内容;第三段,论述第二种思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这属于论据中的“怎么样”方面的内容。第四自然段,是收束全文的结论。
来源:www.examda.com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篇评论性的文章与一般议论文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突出说理,这表现在它把说理的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即对第一种思路的论述上,着重揭示第一种思路的实质是指向结构、体制问题,并且对结构、体制问题中的户籍制度和分配格局的实质作了深入分析。二是适当运用驳论。本篇评论中虽然没有典型的驳论内容,但在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可以见到它的踪影,这主要是在第二自然段剖析“户籍制度”时,把它作为反面的事物,指出其危害:“这种落后的过时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亿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只能作为农民工,引出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此外,这篇文章还揭示了户籍制度的实质:“现行的户籍制度把农民人为地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性依据,是形成目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本身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这种揭示反面现象和事物的危害和实质的方式,应该说,具有一定的驳论色彩。这一论述方式,就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第一种思路的正确性,增强了文章的效果。

  二、驳论性评论的写作特点来源:www.examda.com

  所谓驳论性评论,是指一切旨在否定某种事物或现象、行为、思想的评论。这类评论以违背当代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和观念为驳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抨击为基本论说手段。

  (一) 选准“靶子”,瞄准“靶心”

  这里所说的“靶子”和“靶心”,分别比喻驳论对象及其要害之处。所谓“靶子”即文章的驳论对象,一般指的是试题所给材料中的错误事件、现象、行为、观点等;所谓“靶心”,指驳论对象的要害,包括问题的危害、实质,矛盾的症结等。

  (二) 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就要讲道理、摆事实,讲究论辩艺术,这一点与立论性评论的说理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立论文的讲道理、摆事实,是要证明立论观点的正确性,而驳论文旨在揭示驳论对象错在何处。

相关文章


景山谈申论:“环境污染”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景山谈申论:“网络安全”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景山谈申论:“药品安全”型试题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景山谈申论:交通拥堵型试题的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景山谈申论:评论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公务员考试
景山谈申论:议论文要抓住龙眼、龙头、龙身、龙尾-公务员考试
申论高分四步答题法-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入门指导:走出惯性思维模式-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系列入门指导:申论的基本涵义-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