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之路:用身体艺术

文章作者 www.100test.com 发表时间 2007:04:14 13:42:13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这个题目来自一片文章,意思大概是把艺术贯穿于生活之中,作者好像是如今火火的张献民。从3月12号知道了初试成绩到今天这将近十天以来,我不得不审视自己,回顾考研的整个儿经历。我好像是在拿自己做实验,颇有一点用身体艺术的味道。尽管,我是没能考到那所小小的,院子里有木走道的,地上满布如霜如月的低低灯光的校园里。
如今想以一篇小小的文章为我的青春做祭,不由想起一句“倩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希望思想可以信马由缰,带我放纵吧。
首先自报家门,我82年生人,2005年毕业,工科院校工科专业,女生。2007年是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理论系,总共复习了50天,总分290多一点,不出意外的话过不了国家线。

80后绝大多数人的大学都是一场喧哗的闹剧。虽然,我喜欢我的大学,太爱我的大学生活,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教育收费制度和毕业去向深化改革的同时。专业选择、教育方向乃至职业规划,对于我们几乎就是零。我们抱着家长所给的那些古老童话——“上了大学就错不了。”“大学是个轻松的乐园,就是玩着上。”等等。于是,报考的时候本着不高攀不浪费的原则去选择学校和专业,没有任何的调研、规划;然后是几年的理所当然,教什么就学什么,混个中等成绩;大四了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干什么的,没有抉择,跟风似的参加招聘会,投简历,参加面试。得到的第一份offer就签下来,那是一个离乡背井可能会到境外的工作,父母不给意见,母亲永远是“别跟我说这个,我不懂你那些。”,父亲更好“自己看着办呗。”看似多么民主呀,可是他们却用另一种特别残忍的方式进行专制。不久父亲给我找了另一份工作,就在本市,公司环境很好,国营。最诱人的是,老总称年人均收入7万。
我想,到目前为止,我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太没主见,我被亲戚们个个以过来人的身份讲道理,终于接受了他们的“为我好”!从古到今,最令人厌恶的一句话——父母都是为你好。他们怎么知道什么才是子女真正想要的?祝英台的父母也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我真的好天真,我觉得亲戚朋友们都很友善,他们没有理由害我。可是我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所得到的一切对两种工作的比较都是从父母口里知道的,父母完全有能力把他们的倾向灌输下去,我太天真了。我明明知道,一旦留在这座城市,一旦跟任何人住在一起会有太多太多矛盾,可我居然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沟通。
之后,一切比我想象的要遭得多。这家公司在天津这样城市里的国营单位算是效益好不错的。但是,也已经呈现出后劲不足,人心不齐等等问题,确实曾经有过人均收入7万的时候,但那是2004年以前的事情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收入多是理念上的,因为公司很多业务是国际咨询性质,资金回笼很慢。合同签订到业务完成再到资金到账,最后变现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会告诉你,你应该拿到多少,而什么时候拿到,就不一定了。比如,有的人2005年的奖金,到2007年初都拿不到手里。那时,我只能拿着每个月不到1000块的工资,等着年底的奖金。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我几近崩溃,虽然之后我申请离开总部去下工地使收入成倍增长(也就200多,而且每星期上六天不给加班费),但还是无法压抑我被欺骗,被扔进一个大陷阱的感觉。最最受不了的是,这种咨询、代理企业跟我的专业其实没有太多联系,说白了就是重复劳动和耗时间(现下成熟一些了,开看了,明白其实世界上所有的工作基本都是这样),专业很荒废。加上,我确实跟父母处不到一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就是提不起过日子的精神来。那个时候我几乎天天哭,害怕,就是害怕,可又不能叫妈看见,看见就是大吵大闹。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她我不是难过只是不知道该怎做。
终于,我辞职了。然后开始找一份新的工作,可惜我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我指跟专业密切相关的那种,俗称“有技术含量的”)。这会儿才知道,应届是个“砍儿”,过了这一道,就是社会小青年,在广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跟乌拉乌拉的老中青争夺资源,审视你的不再是“学历”、“能力”而是“经验”。所以,顺便劝大家一句,毕业前,多看看在做你可能会做的工作的人的现状和前途,相对满意的话再努力,要是左右都接受不了,趁早再想办法。还有些人被学校一施加压力,看见同学都卖了就着急了,大可不必。我就认识一个人,五一都过了还没签出去,当时被辅导员三番四次地找。他是他们专业最后一个,但是去的是一个业务水平很高,产值也非常可观的国营大企业。我不太清楚人家那里收入情况,就知道光公积金就2000多块。总归一句话,找的时候别凑合,但是一旦决定了就要忍(因为任何地方都会有叫人接受不了的缺陷,这点必须看开。)
说话过了俩月,我对在找工作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此时到了2006年7月份,我决定考研究生。其实就是打算回炉再造呗(所以还是选择原专业,一个并不适合女生的专业)。戏剧性的是,就在我把资料全部准备得差不多,开始制定计划,也有了心理准备的时候,一个单位叫我去面试。很诱人的是这家单位离家近,自行车程15分钟。
之后,我开始了试用生活。单位不忙,同事关系都还不错。可以说,这三个月的生活相当美好。只是,三个月,我并没有干什么有价值的事情,闷得发慌。就开始了考研复习。那段时间我过得跟中学生似的。早上6:30起床,对头一天晚上的内容进行回顾,7:40左右收拾,8:10出门。下午6:00左右到家,吃晚饭洗完澡,7:00或者7:30就可以开始复习了。晚上11:30躺在床上再拿起来书看看。10月份已开始报名,我就报了原学校原专业。然而到了10月中旬问题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我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复习了一遍专业课和一遍数学(陈文登的书)。数学,数学,太折磨人了。我发现我到那个时候对它不是一知半解的问题,简直就是完全不会。很多做过得题再作还是毫无头绪。那时候我每天都很沮丧,脾气不好,莫名惶恐。日记上布满了,我考不上的,数学太难了之类的词。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试用期到了,要签合同。虽然来之前已经说好了要前五年合同,但是,当我看到违约金3万这一条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卖身葬父”。每月1200工资(当然,会有奖金,视工作量和老板高兴程度而定),五年,违约金三万!!!!纵观整个部门,只有几个人签了这种合同,而他们都是刚毕业就来这里,为了落户口只好这样。于是,我开始了“正义”斗争,结论是,不签就走。
10月底,我离开了这家小公司,迷惘ing,再被数学折磨,感觉没路可走了。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应该找一个不考数学的。又开始疯狂寻找,调研。最后选中的科目大概有,国际关系史呀,中文呀,心理学呀4、5个吧。而当可能性一一被排除了之后,一位酷爱电影并立志要做电影人的友人曾经的一句话给了我提示——“电影那玩意才100多年历史”。更加得益于大学期间参加剧团的经历,我还是对看电影很有兴趣并对电影理论有一点积累的。于是,北京电影学院走进我的视野,选专业啦,准备资料啦又用去一部分时间。我是在网上报名结束前的最后一天报的名,虽然匆匆,但是还算有惊无险。
11月13日,决定去确认的时候,其实我还在两个学校两个专业之间挣扎了好一阵子。吃饭的时候我跟父母说:“明天我去电影学院确认。”父母依然十分平静,我开始感觉到他们的包容,他们是疼我的。

正式复习开始于12月1日(11月整个儿一个月我又被试用,这是一家实力不俗的国营大公司,我去应聘那种福利比较低的外聘人员的,薪水虽然不多,但是可以接触很多技术工作,是个机会。其他外聘人员都是有3年左右工作经验的熟手,我自然差很大一截,每天又要从早上8:00干到晚上8:00。那一个月是身心俱疲的,特别是精神上。终于,经理叫我走人,我有一种解脱的快感。)。12月1日,我发现,事实上,要考的四科我都需要复习,时间是整整50天。想来有意思,我想考研的初衷是觉得尘世污浊,想回归美好的学生时代,可是到了最后却走上了很多人的不归路——艺术院校。
我首先是复习电影史,电影学院的两本电影史教材里我只找到了外电史,于是中电史就看的北大周星的《中国电影艺术史》,外电史还看了一本陈南的《外国电影史教程》,这本讲的稍微多一点,作家作品给你分分类什么的,但是深度不如那本教材。后来我还借来杜萨尔的《世界电影史》不过没怎么看。其实我觉得就今年理论系的专业考题来说,真得非常基础,基本上是把两本小教材的东东弄透彻就行。我是指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能囫囵吞枣,要真得自己思考甚至结合看片的实践体会。比如,大题有“结合《罗生门》谈黑泽明对日本人难电影的贡献。”“述好莱坞新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创新”“结合实例说明法斯宾德的创作特点”等等几道题,都是教材内容。当然,每年的倾向不一样,我看以前的考题有时还问什么第五代或者第六代什么的,还问过电影与电视在视听语言方面的差异。还有我复习电影史的方法是看+抄。我会把作家作品、改编、年代、还有一些特别主要的特点记下来。这样把笔记当一个提纲,看别的看累了就看看作品年代,有时候看见某个东西生疏了,赶快回顾一下,还算有用。这几本书我大概看到12月17、18号的样子,看了一遍半吧,就是精读一遍,然后把觉得比较重点的再看看,做做笔记。高手们会结合影片看电影史,复习到哪里就看什么片子,我实在没有时间,别看一本小书两三天就能通读一遍,但是要记住,怎么也得重复记忆两回。所以,我这段时间大概就看了《罗生门》、《广岛之恋》少数几部被提滥了的片子。不过,就在这段时间还是再晚一点我不记得了,电影频道中午放张艺谋的影片,比较经典的,每天一部,我就这么连着看。确实对视听语言的认识有一定提高,我当时比较傻,也比较懒,其实应该拿着草稿纸看,然后写成影片分析就更有提高了。
然后就是赶快复习基础课,外语我基本上只复习了阅读,而且只看了真题。最后得了58分,今年题是比较简单的。我把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打印下来,又下载了一本黑暗版的历年阅读解析,这本书解析得还不错,有全文翻译,而且有一些重点词汇的记忆法。当时我每天先做一套阅读,然后对翻译,学词汇,再有不懂的就用金山词霸查,这么一个过程大概要四五个小时,有时更多。所以我用了大概5天时间做了8年的阅读(剩下05、06年)。每天剩下来的时间看看真题里写作的范文,和网上的模版。中午睡觉,或者快到吃晚饭的时间还没关电脑也来不及干别的的话,就听听网上下的新东方词汇课程,学习一下高手都是怎么记词汇的。说实话,考验英语的重复率真的很高,尤其是2000年以前的,好多词都是每年都有的。
政治,我主要用的是陈先奎的考前串讲,还有一本二手的启航内部资料。我觉得那套内部资料经济学的部分好像是包仁编的那部分还算经典。比较失败的是,我开始用了6天时间把串讲那本书通读了一遍,可以说,基本没什么用。这几天我上午和晚上的时间都用来读政治,当时觉得理解了,可是回头你要是叫我写,很多一条也写不对。之后的5天,我一遍做基础过关2000题政治选择,对答案,一边看那些每章的考点,就是可能考大题的地方,基本一天一章吧。晚上抽点时间做真题,特别是大题,自己想思路或者简单列一下,然后对答案。最后马哲那部分我基本放弃了,觉得每年的真题都不知所云,感觉最后一题应该抓住,反正记住了维护国际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就对了。考前我是觉得可能会就伊拉克问题提问结果真是这样。这段时间下去我还是看英语,把看过的那些真题阅读又重新作、(口头)翻译了一遍、也把其中的词汇复习了一下。还把05、06年的真题完整作了一下,估计了一下,也就50分左右,但是这时候已经到了1月2、3号了,没时间磨蹭了。
影片分析,可以说没怎么复习。记得以前还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荣誉》和《通往电影圣殿》,当时看《荣誉》的时候对苏牧特崇拜,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才子,还自己练着写套层式的故事。怎奈书已绝版,还好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顺便说一下,我大部分专业复习资料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的,还好我的大学可以办临时借阅证。)用了两天时间把这本书又通读了一遍,期间思考了一下将来写影片分析可能要重点说的部分。实在没什么实践的时间了,顶多也就是晚上10:00或者11:00从电视里小看一部半部电影,自己在脑子里分析一下视听语言。不过可以说我对影片分析还没窥到半点门径,最后只得了100分,完全的庸才。
大概1月5号了,开始背理论,从考研论坛上下载了电影理论、文艺理论的复习材料、还看了一点张东钢的视听语言,主要背那些电影理论,结合一本书,名字实在想不起来了,是王志敏主编的,大概是什么电影学概述的。反正宽泛得很,涉及电影学的各个方面,都简要说一下,普及那种。有时候,觉得资料上不够或者不太理解就看看那本书的相关解释。同时很赞王先生写的美学部分,深入浅出,很引起我的兴起。反正论坛上那套资料上的东西还是比较有用的,都很基础,至少在初试时应该去背。至于其他达人们一定都看了《电影是什么?》《雕刻时光》《电影的元素》呀。对于我,这些都变成了备查的东西,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不论如何都建议复习时好好看这些书)。还有就是,《想象的能指》实在是一本极打击自信的东西,我看的时候决对怀疑自己的智商,最后只好凭自己的理解背那些理论名词什么的。我比较看好这部分,结果今年没出题,反而叙事学出了一些,而我叙事学的东西就看了一遍。最后我把那套电影理论资料背了3遍左右(有的比较难记,多看看,有的就2遍就行),还是用上午和晚上,下午看英语和政治,就是再没时间也坚持各看一个小时左右吧,反正。
这时候已经1月14号了。就剩下最后一个星期。就又把电影史的笔记拿出来,各个时期的作品牵出来,把各个时期、作家作品、流派、特点结合理论再回顾一下,这时候该背的还是要背。当然,下午依然要看看基础课,特别是政治,主要就是背那些可能出大题的地方了。英语就看看作文,每天作作阅读,保持状态。
最后考试前我其实是比较轻松的,因为50天挑战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件,可以说,我是去以科学的方法撞大运去了。只是没想到政治考这么差只有52分,因为我觉得大题答得还可以,怎么也能拿60。看来是骄兵必败,政治最后半小时我几乎都浪费了,觉得小题差了会改错了,大题没什么可写。至于理论我只拿了82分,其中有14分的题我不会(没见过的+叙事学那部分答不上来),我觉得是我大题策略有问题,因为,今年名解多,分值少,我付息时按往年8~10分一个准备,所以,这上边耽误了很多时间,最后大题来不及好好捉摸和组织,建议到考场上冷静,统观全局。

好了,这就是我从毕业到考研的经历。现在我必须面对现实,找我的下一个永远去了。
在这里想说几点:1、毕业之前慎重选择将来的道路,认准了再行动,特别是女生,更特别是学工的女生。因为现在社会就是存在性别歧视,女生比男生优秀很多也不见得能得到同样的待遇,那么很多人选择考研。选择了就尽全力,因为女生要是多考一两年,甚至像我这样出来了在想考将来在年龄上不占优势,就业情况也不怎么好的。2、考电影学院这样的地方真的不能太妄执。我去年看了考验论坛上地铁车站的《路漫漫》,真是非常感慨。包括今年我也有感觉,很多考生都是抱着朝圣心态去考试,就一句梦想、热爱。对这个行业没什么深刻的认识,对毕业之后将面临的各种考验没什么心理准备。而且还一考考好几年。
考试期间,我行为比较低调,除了二三挚友知道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风声。感谢很多朋友对我的关心却宽容着我的怪异行为保持不追问。也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这期间,他们很疼我,我们融洽至极,每日都是欢笑绕梁,有时真希望这样的日子不要结束。那时我只管吃睡念书,常常一星期都不家门。
有人问我会不会再考,我想,我现在还不知道。因为真的不知道,我本就没希望考上,但真的到了看成绩的那一霎那我的手依旧颤抖着。我想我到现在还是个孩子,长不大的孩子,期盼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不愿定了心性停下来。但是,我保证,我会热爱电影,像笃信真爱那样,把它作为一条梦想的渐近线。也许,爱情、梦想、艺术都是些渐近线吧,到不了也没有什么,因为它们都存在过,我们都追求过。
最后,祝贺所有2007年9月能走进校园的朋友,祝福2008年即将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去尝试吧,有人说这叫“用身体艺术”!

 .



相关文章


我的第二次战争(从333到380)备考经验与心理交流
写给中山医学院的师弟师妹们
从245到350的蜕变
我的考研之路:用身体艺术
梦碎了但心还在——致所有消沉的考研人
我和我追逐的梦——记我的两次考研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