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种种(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3 14:15:2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土”“白”之争

据地质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大约5万多年以前,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岛屿的原始人类驾着独木舟跨海来到澳大利亚,成为最早定居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土著居民肤色灰黑,以狩猎和采集野食为生。土著人以小游牧家族或部落的形式,散居北部。现今北领地科卡杜国家公园方圆数百公里的山洞中,还有大量被火烧过的彩色石头的发掘。十分遗憾的是,土著人的生活情景早已随着历史的烟云飘荡得渺无踪迹了。

大约500年前,有一些漂洋过海的探险者从澳洲大陆北边浩瀚的波涛中跌跌撞撞地闯入澳大利亚。1688至1699年,英国人威廉?皮丹尔也两次来到澳大利亚,探险西北部的荒蛮之地。皮丹尔对这里可能感觉不佳,探险之后草就了一份兴味索然的报告,呈送英国政府。英国政府被他的报告所“误导”,由此对这块“南方大地”失去兴趣。

半个多世纪以后,英国旧事重提,又派海军船长詹姆士?库克率领船队探险澳大利亚。1770年4月,库克船队到达澳大利亚东南海域,兴奋地发现了大陆东南部的雄姿。库克随即北上,边走边绘制海岸图,9天以后在植物湾(后来发展为悉尼市)登陆。接着又挥师北行3千公里,抵达昆士兰,进而登上托列斯海峡的约克角,并插上英国国旗,向全世界宣布英国领有澳大利亚东南部各地,并冠其名为新南威尔士。库克船长对他的发现虽然做了一番生动细致的描述,也曾引起英国“开发”澳大利亚的兴趣,但那时英国人仍然裹足不前。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英国失去北美的罪犯流放地,于是又想起了澳大利亚。1788年1月,英国一支由11艘船组成的船队,押解着736名罪犯登上新南威尔士植物湾,开始定居澳大利亚,随即英国又任命了象征英国王权的地方长官----新南威尔士州督。从此,英国人开始了主宰澳大利亚的历史。

英国人的到来使澳大利亚土著人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环境受到袭扰,土著人不断收缩活动领域。土著人十分厌恶这位远方到来的“客人”,双方冲突连年不断。英国人登上澳大利亚初期,土著人总数尚有50万。随着英国人的扩张和对土著人的杀戮,土著人人数锐减,低谷时总数不足30万。

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土著人仍然得不到公正待遇。直至1900年,澳大利亚宪法还赫然规定,“在联邦、各州和联邦其他部分的人口统计中,土著人不列其中。”土著人得不到人的待遇,更谈不上公民身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土著人为此向白人统治者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时至今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旧址门前的草坪上,尚有土著人“安营扎寨”的草棚,终日有人驻守,向联邦政府静默示威。看来,土著人向联邦政府争取各种权利的斗争势将旷日持久地继续下去。

移民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曾是一个沉闷、单调、种族单一的国家。1901年的移民法案明文规定,移居澳大利亚的人必须通过“欧洲语言”的测试。该法案遭到非议,人们经常讥讽,到底能有几个来自非洲和亚洲的移民知道“凯利(澳大利亚开发时期一个草寇的名字)”和罗马文字。截止上世纪50年代,全国总人口的90%出生在澳大利亚,8%的人口出生在英国和新西兰。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欧洲和亚洲50万移民的到来,澳大利亚才逐渐发展成一块充满活力和情趣的热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的有识之士主张施行人口膨胀政策,50万移民随即到来。经过一段缓慢而痛苦的磨合,外来民族将他们的技能和观念逐步渗入到因循守旧的澳大利亚白人文化,白人固守的“白澳政策”不断遭到外来移民的猛烈攻击,迫使白人不得不接受多元文化的现实,“白澳政策”开始走向末路。1973年惠特拉姆代表的工党当政,惠特拉姆向全世界宣告澳大利亚“废止任何种族和肤色歧视”。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宣言,而不是行动。

近年来,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又呈下降趋势,每年来澳移民不到10万人。移民当局要求来澳定居的人必须“比现有的澳大利亚人更加优秀”。目前,移民的主干依然是不列颠人、爱尔兰人(占13%)和新西兰人(占9%)。以下是香港人(占8%)、越南人(占7.5%)、菲律宾人(占5%)和印度人(占4.5%)。

共和之路

1901年澳大利亚建立联邦时,曾花费大量时间在民间征集国旗图案,据说当时有3万多人卷入设计国旗图案的热潮。澳大利亚的国旗底色为深蓝色,上边绣着南极十字星座(五颗星),旗的左上角缀着英国米字旗图形,象征着臣属英国的关系。

2000年澳大利亚关于共和制的全民讨论中,很多热心共和的人纷纷拿出自己的国旗设计图案,有趣的是不管哪种图案都少不了南极十字星座。澳大利亚人认为南极十字星座给他们带来光明、吉祥和幸福,他们钟情南极十字星座。南极十字星座已经成了澳大利亚人崇拜的“图腾”。

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曾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全民辩论,是继续向英国君主称臣,充当英联邦的一员,还是走共和之路?工党主张全民公决,并提出到2000年脱离英联邦,不再向英国称臣,实行共和制。这一主张亦曾得到英国一些皇族的支持。澳大利亚主张实行共和制的热心分子还设计了一系列“澳大利亚共和国”的国旗图案,供大家讨论了相当一段时间,最后终因种种势力的明争暗斗和莫衷一是而偃旗息鼓。

澳大利亚这次关于共和制的讨论虽然归于“失败”,但它对澳大利亚社会发展方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反映出英国皇权制度在澳大利亚的衰败和澳大利亚人民对“共和”的企盼。澳大利亚最终走向共和制是大势所趋,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资源大国

澳大利亚土地资源非常富庶,正如国歌歌词所唱“我们有金色的土地和劳动创造的财富”,但其土地价值被人们所利用的还不及三分之二。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者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的生财之道之一是取自日本、新西兰、英国、美国、韩国、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入境旅游者的收入,每年达140亿澳元。黄金、矿产、钢铁、小麦、畜牧产品和酒类等产品的出口成为澳大利亚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达197亿多澳元。

世人戏称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牛羊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澳大利亚农牧场面积达4.7亿公顷,约占大陆面积的60%,全国大大小小的农牧场14万多个。澳大利亚常年蓄养1.4亿只美利奴羊,羊毛出口占世界市场70%的份额,畜牧业每年为澳大利亚创造280亿澳元的财富。乳制品生产也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大利亚人年均消费的牛羊肉总量是全世界最高的(每人每年要吃掉100公斤牛羊肉),牛奶、奶酪的人均占有量就更不要说了。

澳大利亚有一首世界闻名的乡村歌曲,曲名叫“羊毛剪子咔咔响”,它以粗犷轻快的曲调表现出澳大利亚农牧生活的豪放景象。澳大利亚还是啤酒和葡萄酒的生产大国,澳大利亚啤酒和葡萄酒一向以色正味醇享誉全世界。澳大利亚人嗜酒为乐,说他们“整日蹲在酒缸里”决不为过。据统计,澳大利亚人每人年均要喝140公升啤酒,仅次于德国(147公升)和比利时(143公升),每人每年还要消耗19公升葡萄酒。

抵牾难平

澳大利亚建国以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在化解劳资矛盾、控制失业人口比例和平抑通货膨胀等方面把握得比较平稳。澳大利亚劳动力总数近千万,其中大约70万人是失业人口(约占8.5%)。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值得庆幸的是,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却从10%降至3%以下。所以,尽管不少人时常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牢骚满腹,但依然该吃还吃,该喝还喝,该穿还穿,该玩还玩,好像并未感觉到生活的艰辛和购物的窘迫。在澳大利亚,工资水平高的不多得,工资水平低的也不少得,原因是高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法发挥着“均贫富”的杠杆作用,它能使“富的不富,穷的不穷”(澳大利亚人每年要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缴纳1500多亿税金,其中600多亿是个人所得税。年工资收入2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20%,年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是47%)。澳大利亚保持社会稳定的措施除了个人所得税法,还有失业救济保障制度(约有490亿元的投入)、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约有270亿元的投入)。

足额兑现的退休金能使老年人衣食无虞、安度晚年;医疗保险制度又使人们了却了无药无医的疾苦和烦恼。这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证澳大利亚人能始终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但也有人时不时地抨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说这一套法规,特别是失业救济制度已经变成那些好吃懒做的人的保护伞。

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人曾自诩自己的小家庭是一块温馨的乐土,陶醉在“妈妈-爸爸-孩子”三人组成的安乐窝里。但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家庭离异和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如果以上世纪70年代家庭完整率为100%计,90年代已经降至51%。全澳每年结婚人数平均为10多万人,但年平均离婚人数竟达5万之多,在全世界排名第3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统计显示,澳大利亚离婚的男人总数已近40万,妇女达50万。家庭离异和单亲家庭在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时髦”了,但深受其害的却是那些可怜无辜的儿童。

教育与科技

澳大利亚是一个文化教育水平十分发达的国家,按人口比例衡量,澳大利亚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澳大利亚现有人口1982万,但有普通高校40所,在校生68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92所,在校生250万。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中心有600所,在校生154万。有中小学9590所,在校生323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资达240多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澳大利亚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国际留学生在校生总数大体维持在16万左右,国际留学生每年为澳大利亚创造50亿元的财政收入。

澳大利亚还有一个强大的、无所不在的远程教育体系,国内外在学学生数百万。目前,澳大利亚总人口中有30%以上的人具有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澳大利亚的教育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完成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澳大利亚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不少骄人
出国留学移民教育考试出国,留学,移民,澳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新西兰

“土”“白”之争

据地质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大约5万多年以前,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岛屿的原始人类驾着独木舟跨海来到澳大利亚,成为最早定居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土著居民肤色灰黑,以狩猎和采集野食为生。土著人以小游牧家族或部落的形式,散居北部。现今北领地科卡杜国家公园方圆数百公里的山洞中,还有大量被火烧过的彩色石头的发掘。十分遗憾的是,土著人的生活情景早已随着历史的烟云飘荡得渺无踪迹了。

大约500年前,有一些漂洋过海的探险者从澳洲大陆北边浩瀚的波涛中跌跌撞撞地闯入澳大利亚。1688至1699年,英国人威廉?皮丹尔也两次来到澳大利亚,探险西北部的荒蛮之地。皮丹尔对这里可能感觉不佳,探险之后草就了一份兴味索然的报告,呈送英国政府。英国政府被他的报告所“误导”,由此对这块“南方大地”失去兴趣。

半个多世纪以后,英国旧事重提,又派海军船长詹姆士?库克率领船队探险澳大利亚。1770年4月,库克船队到达澳大利亚东南海域,兴奋地发现了大陆东南部的雄姿。库克随即北上,边走边绘制海岸图,9天以后在植物湾(后来发展为悉尼市)登陆。接着又挥师北行3千公里,抵达昆士兰,进而登上托列斯海峡的约克角,并插上英国国旗,向全世界宣布英国领有澳大利亚东南部各地,并冠其名为新南威尔士。库克船长对他的发现虽然做了一番生动细致的描述,也曾引起英国“开发”澳大利亚的兴趣,但那时英国人仍然裹足不前。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英国失去北美的罪犯流放地,于是又想起了澳大利亚。1788年1月,英国一支由11艘船组成的船队,押解着736名罪犯登上新南威尔士植物湾,开始定居澳大利亚,随即英国又任命了象征英国王权的地方长官----新南威尔士州督。从此,英国人开始了主宰澳大利亚的历史。

英国人的到来使澳大利亚土著人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环境受到袭扰,土著人不断收缩活动领域。土著人十分厌恶这位远方到来的“客人”,双方冲突连年不断。英国人登上澳大利亚初期,土著人总数尚有50万。随着英国人的扩张和对土著人的杀戮,土著人人数锐减,低谷时总数不足30万。

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土著人仍然得不到公正待遇。直至1900年,澳大利亚宪法还赫然规定,“在联邦、各州和联邦其他部分的人口统计中,土著人不列其中。”土著人得不到人的待遇,更谈不上公民身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土著人为此向白人统治者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时至今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旧址门前的草坪上,尚有土著人“安营扎寨”的草棚,终日有人驻守,向联邦政府静默示威。看来,土著人向联邦政府争取各种权利的斗争势将旷日持久地继续下去。

移民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曾是一个沉闷、单调、种族单一的国家。1901年的移民法案明文规定,移居澳大利亚的人必须通过“欧洲语言”的测试。该法案遭到非议,人们经常讥讽,到底能有几个来自非洲和亚洲的移民知道“凯利(澳大利亚开发时期一个草寇的名字)”和罗马文字。截止上世纪50年代,全国总人口的90%出生在澳大利亚,8%的人口出生在英国和新西兰。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欧洲和亚洲50万移民的到来,澳大利亚才逐渐发展成一块充满活力和情趣的热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的有识之士主张施行人口膨胀政策,50万移民随即到来。经过一段缓慢而痛苦的磨合,外来民族将他们的技能和观念逐步渗入到因循守旧的澳大利亚白人文化,白人固守的“白澳政策”不断遭到外来移民的猛烈攻击,迫使白人不得不接受多元文化的现实,“白澳政策”开始走向末路。1973年惠特拉姆代表的工党当政,惠特拉姆向全世界宣告澳大利亚“废止任何种族和肤色歧视”。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宣言,而不是行动。

近年来,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又呈下降趋势,每年来澳移民不到10万人。移民当局要求来澳定居的人必须“比现有的澳大利亚人更加优秀”。目前,移民的主干依然是不列颠人、爱尔兰人(占13%)和新西兰人(占9%)。以下是香港人(占8%)、越南人(占7.5%)、菲律宾人(占5%)和印度人(占4.5%)。

共和之路

1901年澳大利亚建立联邦时,曾花费大量时间在民间征集国旗图案,据说当时有3万多人卷入设计国旗图案的热潮。澳大利亚的国旗底色为深蓝色,上边绣着南极十字星座(五颗星),旗的左上角缀着英国米字旗图形,象征着臣属英国的关系。

2000年澳大利亚关于共和制的全民讨论中,很多热心共和的人纷纷拿出自己的国旗设计图案,有趣的是不管哪种图案都少不了南极十字星座。澳大利亚人认为南极十字星座给他们带来光明、吉祥和幸福,他们钟情南极十字星座。南极十字星座已经成了澳大利亚人崇拜的“图腾”。

上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曾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全民辩论,是继续向英国君主称臣,充当英联邦的一员,还是走共和之路?工党主张全民公决,并提出到2000年脱离英联邦,不再向英国称臣,实行共和制。这一主张亦曾得到英国一些皇族的支持。澳大利亚主张实行共和制的热心分子还设计了一系列“澳大利亚共和国”的国旗图案,供大家讨论了相当一段时间,最后终因种种势力的明争暗斗和莫衷一是而偃旗息鼓。

澳大利亚这次关于共和制的讨论虽然归于“失败”,但它对澳大利亚社会发展方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它反映出英国皇权制度在澳大利亚的衰败和澳大利亚人民对“共和”的企盼。澳大利亚最终走向共和制是大势所趋,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资源大国

澳大利亚土地资源非常富庶,正如国歌歌词所唱“我们有金色的土地和劳动创造的财富”,但其土地价值被人们所利用的还不及三分之二。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者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的生财之道之一是取自日本、新西兰、英国、美国、韩国、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入境旅游者的收入,每年达140亿澳元。黄金、矿产、钢铁、小麦、畜牧产品和酒类等产品的出口成为澳大利亚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达197亿多澳元。

世人戏称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牛羊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澳大利亚农牧场面积达4.7亿公顷,约占大陆面积的60%,全国大大小小的农牧场14万多个。澳大利亚常年蓄养1.4亿只美利奴羊,羊毛出口占世界市场70%的份额,畜牧业每年为澳大利亚创造280亿澳元的财富。乳制品生产也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大利亚人年均消费的牛羊肉总量是全世界最高的(每人每年要吃掉100公斤牛羊肉),牛奶、奶酪的人均占有量就更不要说了。

澳大利亚有一首世界闻名的乡村歌曲,曲名叫“羊毛剪子咔咔响”,它以粗犷轻快的曲调表现出澳大利亚农牧生活的豪放景象。澳大利亚还是啤酒和葡萄酒的生产大国,澳大利亚啤酒和葡萄酒一向以色正味醇享誉全世界。澳大利亚人嗜酒为乐,说他们“整日蹲在酒缸里”决不为过。据统计,澳大利亚人每人年均要喝140公升啤酒,仅次于德国(147公升)和比利时(143公升),每人每年还要消耗19公升葡萄酒。

抵牾难平

澳大利亚建国以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在化解劳资矛盾、控制失业人口比例和平抑通货膨胀等方面把握得比较平稳。澳大利亚劳动力总数近千万,其中大约70万人是失业人口(约占8.5%)。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值得庆幸的是,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却从10%降至3%以下。所以,尽管不少人时常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牢骚满腹,但依然该吃还吃,该喝还喝,该穿还穿,该玩还玩,好像并未感觉到生活的艰辛和购物的窘迫。在澳大利亚,工资水平高的不多得,工资水平低的也不少得,原因是高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法发挥着“均贫富”的杠杆作用,它能使“富的不富,穷的不穷”(澳大利亚人每年要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缴纳1500多亿税金,其中600多亿是个人所得税。年工资收入2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20%,年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是47%)。澳大利亚保持社会稳定的措施除了个人所得税法,还有失业救济保障制度(约有490亿元的投入)、退休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约有270亿元的投入)。

足额兑现的退休金能使老年人衣食无虞、安度晚年;医疗保险制度又使人们了却了无药无医的疾苦和烦恼。这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证澳大利亚人能始终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但也有人时不时地抨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说这一套法规,特别是失业救济制度已经变成那些好吃懒做的人的保护伞。

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人曾自诩自己的小家庭是一块温馨的乐土,陶醉在“妈妈-爸爸-孩子”三人组成的安乐窝里。但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家庭离异和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如果以上世纪70年代家庭完整率为100%计,90年代已经降至51%。全澳每年结婚人数平均为10多万人,但年平均离婚人数竟达5万之多,在全世界排名第3位,仅次于英国和美国。统计显示,澳大利亚离婚的男人总数已近40万,妇女达50万。家庭离异和单亲家庭在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时髦”了,但深受其害的却是那些可怜无辜的儿童。

教育与科技

澳大利亚是一个文化教育水平十分发达的国家,按人口比例衡量,澳大利亚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澳大利亚现有人口1982万,但有普通高校40所,在校生68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92所,在校生250万。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中心有600所,在校生154万。有中小学9590所,在校生323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每年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投资达240多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澳大利亚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国际留学生在校生总数大体维持在16万左右,国际留学生每年为澳大利亚创造50亿元的财政收入。

澳大利亚还有一个强大的、无所不在的远程教育体系,国内外在学学生数百万。目前,澳大利亚总人口中有30%以上的人具有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澳大利亚的教育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完成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澳大利亚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不少骄人


相关文章


小留学生赴新西兰监护人签证易
留澳陪读更方便了 澳洲推出“学生监护人签证”
澳洲留学签证被拒
去新西兰留学可与父母同住
澳大利亚种种(下)
澳洲学生签证数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留学新西兰必读
新西兰成香港学生留学新热点
来澳半年记-布里斯本市杂谈4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