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原则(二)-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06 23:06:5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经过第一次阅读,考生对材料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二次阅读材料的目的就是:由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理解的。苏轼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动、具体的直观可以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但如果不能总揽全局,便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所以考生在阅读时,既须“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这次阅读相对于第一次来说应属于精读。
  
  下面就理清脉落的步骤具体作一介绍:
  
  (一)总结自然段。
  
  1.方法
  
  每读完一个自然段落或层次,通过对该自然段的分析、综合,应在后面用自己读得懂的语句简练的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概括方法有两个:
  
  (1)第一种——关键句概括法。
  
  每个自然段所反映的内容有时会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段落最前方,即每段的第一个句子;或者以总结段落内容的形式出现在自然段的最后,即每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时也会在段落的中间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有时一个自然段中会有两个以上关键句,每个关键句引领一个内容。这种描述方法相对上面三种关键句概括法要复杂一些,需要考生全面把握这些关键句,然后整合、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键句在理解材料内容方面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材料关键句的原因之一。请看下面这段材料:
  
  职业道德是从事本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和献身精神。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已殉职)等十名中国护士获南丁格尔奖。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8名优秀护士获此殊荣;钟南山,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亲临“非典”治疗第一线,仔细检查病人的口腔、咽部,他说:“作为单位领导,我就是要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大家,让大家齐心干一件事并且自己先上第一线”;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在“非典”疫情的高潮,急诊室从过年期间就开始加班,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忙得时常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她留下的名言只是—句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抢着包揽对急症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直至3月初,叶护士长终于被感染而病倒。她面对前来救治的医生,用笔纸传话:“不要靠近我,会传染。”3月25日,就在她最后抢救的那位“非典”患者康复出院数日后,叶欣不幸逝世,享年46岁;4月16日这天,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当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考虑更多的依然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战胜“非典”。她多次提醒医生:“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我是医生,我不怕。”直到病危,无法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用笔在纸上写下对自己病情的体验和分析,哪怕只能写下几个字。
  
  这篇文章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提出“职业道德是从事本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和献身精神。”后面的描叙都是以这句话为中心进行的,可见,只要抓住关键句,就可以充分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2)第二种——总结概括法。
  
  当自然段中没有关键句,整段只是以一种陈述事实的方式将信息罗列、记述下来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分析、整合后,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一般来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较少,信息相对单一,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概括出来。
  
  2.技巧:
  
  (1)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虽然在进行第一次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求考生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但因为第一次阅读时,考生对材料的把握不可能非常深入、细致,一定会有遗漏和未解决的部分,有了第一次的整体的了解,在第二次阅读时再来做这些工作就会比较全面。
  
  (二)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
  
  1.划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类
  
  通过上面对各个自然段的分析,考生已经对材料内容有了比较系统的把握,接下来就需要利用合并同类的方法划分段落层次了。具体说,就是通过对材料上下文之间内容的比较、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自然段归在一段,进行分类和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层次,继而再通过对所划分段落层次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概括出各段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考生做简短有效的边注眉批。
  
  同时,考生要注意材料的不同角度与主题的一致性。申论材料虽然结构比较混乱、内容多且复杂,但所反映的主题内容一定是统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这一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一个主题思想在不同角度的反映。
  
  我们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对这一环节进行演练。

相关文章


原公务员命题组长访谈:冲刺有章可循-公务员考试
行政能力之逻辑推理:血型的正确判断-公务员考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原则(一)-公务员考试
全面把握申论考试·历年申论考试情况及趋势分析(四)-公务员考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原则(二)-公务员考试
原公务员命题组长访谈:行政能力测验备考-公务员考试
行政能力之逻辑推理:导演姓什么-公务员考试
行政能力之逻辑推理:身份的正确判断-公务员考试
行政能力之逻辑推理:请客吃饭的绝招-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