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花开(下)--北大六个女生的留学故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3 14:42:25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申请留学的我们,挨过了漫漫长冬,熬到春暖莺啼万物蓬勃的时节,等待决定我们命运的信函。它们就快来了。然而无论是奖金丰厚的OFFER,还是薄薄的一纸拒信,之前,我们要等,等等,等等等,希望还在,我们就会--

  作者:蓝田日暖

  四、等待与选择

  我们选择申请,一开始就等于选择了等待。多少人因为没有OFFER,一分分的挨着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又有多少人在等待的长夜,面对棘手的两难选择。不怕选择错了,不敢选择自己的路才是最可怕的。

  倘若收到拒信,特别是自己最喜欢的学校的拒绝,尽管信中措词婉转,也不能缓解失去爱校之痛。不过,既然是拒信,也好,拒了,一了百了,无需再为此烦心了。倘若收到的是OFFER,喜出望外之余也会有麻烦。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一个OFFER,却不是最心仪的那一个,虽然录取的条件不错,奖金很高,那边的老板(未来的导师)人也很好,可还是觉得少了点儿什么--那就再等等吧。最可恶的是,对方要求你在数日之内立即回复是否接受。接受了前者,万一以后来了更好的呢?另择善者,岂不是毁信弃义?如果当时不接受,后来的也没有消息,全部落空了岂不更惨?

  多少人因为没有OFFER,一分分的挨着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又有多少人在等待的长夜,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我们选择申请,一开始就等于选择了等待。如果以12月中旬寄出所有材料算起,到4月15号为止,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处于等待进行时。比较作了别样选择的同学:考研的,虽然要辛苦努力半载,但1月18、19日考试完毕到通常三月份初试成绩公布,甚至到复试,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找工作的,基本上是边耕耘边收获,成与不成,就在最紧张的应付面试的那段时间敲定了,虽然也会面临鱼与熊掌的选择,但是总归整个过程痛痛快快,不拖泥带水。而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等待。等待中,我们又面临棘手的选择。

  就我个人而言,英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在我的申请组合中是作为美国学校的替补的,一旦美国那边失去了机会或者遇到其他非常情况,英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就是理所应当的备择选项。其中,英国的首选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加拿大的首选是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在漫长的等待中,首先到来的是LSE的OFFER,没有奖学金,而且几乎没有争取奖学金的可能。那时,虽然很喜欢这个学校,但我是多么渴望一个真正的有奖学金的OFFER啊。虽OFFER抵万金,可现实是,美国那边只有据信连连。

  第一个有奖学金的OFFER来自加拿大的W大学。选择吧,要名还是要钱?两个OFFER摆在面前就像是两个拦路的土匪,一个拿着英国式徽章引诱我,另一个向我摇着钱袋叮叮作响。不过,好在这两个学校催得都不紧,我还有时间多作考虑。主意拿定了:不为金钱所动,拒掉W大学。心里这么想的,却没有正式的向学校表明立场。

  当时,还有同学问我,如果给你奖学金的是加拿大更好的大学,比如多伦多大学,你会选择哪个?我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多伦多了。答案的前提是,多伦多大学给我全奖,可对此我并未报希望,因为三月中下旬的时候,我们院里已经有人收到了多伦多大学全奖的OFFER了,而我们寝室的申请者没有任何消息,而且讨厌的是多伦多的态度并不好,给他们发数封Email都没有回音。

  排除了W大学之后,基本上就决定了未来的方向。谁知,那天我不经意的路过去28楼,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传达室,意外地收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左上角浅浅的印着"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急忙拆开来看--居然是OFFER!虽然不是全额奖学金,而只让我做助教(Teaching Assistant),按月"发工资",钱不多,但是足够生活费了。

  当英国的首选遇到加国的首选,犹如两虎相争,在我心中闹腾。这样的选择,或许令没有OFFER的人羡慕,而我却体味着淡淡的不能言尽的苦涩。第一反应,我偏重多伦多。选择原因呢?我发觉我在努力搜罗着一条条的理由说服自己:多伦多挺好的,就放弃LSE吧。表面上看,我的找到的理由很有说服力,连我自己都差点完全倾心了。不时的,另一股力量又在心头涌动,来自LSE的召唤时时在耳畔回响。之前在放弃W大学而选择LSE时,也有过斗争,可那时的理由不灵了,因为如今是多伦多和LSE之争,而且是计时赛,多伦多要求我在3月31日之前答复。时钟好像就挂在我的心房里,而每一次心肌搏动就像是秒针走过,心跳一过下,时间就逝去一秒。

  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做出了,具体的情形在其他文章中有详细的描述。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进行的;历史也因为人民的选择而写成。因为我们选择了北大,才有六姐妹共出同一屋檐下的欢声笑语;因为选择了出国留学,我们面对了等待和选择,因为选择,我们成长,成熟。不怕选择错了,不敢选择自己的路才是最可怕的。

  五、当等待已成往事

  当拒信和OFFER都一一现身,我们一步步走出等待的长夜,抬头看云疏天朗,昨日的等待仿佛已成为往事,但那份心情不会随风而去。

  等待的日子,心情会像天上的云,变化万端。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从容的面对狂风骤雨,那么心里总会静如明镜。个人感觉,等待的日子,缺不得这等待的"六心":决心、耐心、用心、"花心"、开心、爱心。

  首先,需要决心和耐心。前面已经说过了,等待时间很长,等待的结果也无法轻易的预见。因此,要下决心等,耐心的等,总会有确定的消息。但是,这个时候,我觉得,谈不上什么信心。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起初信心百倍,最后可能处处被拒。信心源于长期的积累,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对自己的肯定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信心,是长期的,不是在短时格外强调的,越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强调这一点,越有意是为自己打造一个自我保护的外壳,没什么意义。我们有希望,但需要时间。

  其次,等待不仅磨练耐性,不仅要沉得住气,还要用心,用技巧。因为等待不等于静止,材料寄出去了不是终结,需要不断关注学校的动态,申请的状态。我已经把每个学校的重要网页加入了收藏夹,再定时的访问学校网页就很方便了。对于提供申请状态查询的学校,经常去查看申请材料受理的进程自然不必说了。另外,时常发信询问各系的秘书,收益会很大。比如,她会提醒你,哪些材料学校还没有收到,请及时补寄过去;她可能提前告诉你,"学校已经作了决定了,很遗憾,你没有在OFFER名单里",这样,你就知道这个学校已经没有可能了,就能毫无遗憾的接受另一个学校的OFFER;或者,她会告诉你,"你现在在waiting list(候补名单)上,很有希望",成事在天,谋事在你,这时候如果能与某个系里的教授取得联系,很可能就能从waiting list上跳出来,得到OFFER。运气不好的话,你发了信,她一直不理你,那就多发几封,反正没什么坏处;最不济,她一直没回复你,但等到决定作出的时候,肯定不会忘记你,可能会先回信告诉你那个不幸的结果。总之,勤快点儿,绝对错不了。

  当然,还有人是寄出材料后与教授套词的。我没有这样做的经验,但是的确有人成功的。试一试,未尝不可。对于套词,其实像赌博,而且想赢并不简单。试想,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惦记"着那位教授,教授每天接到那么多封邮件,怎么就那么容易看上你了呢?所以,套词绝对要靠运气费心思。即使教授回信深入你们的话题,下一步你又该怎么回复呢?我想,套词成功的人除了运气比较好以外,少不了一番苦心仔细研读教授的文章,少不了来来往往的交流智慧。

  至于我说的"花心",是等待初期,已经把最重要的学校的材料寄走之后,再补申几个学校,数量不宜过多。有些人认为,此前寄出的材料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画蛇添足。但如果你的准备并不充分,再追加几个学校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因为这时候边际成本(再增加一个的成本)很小。谁知道,最后给你OFFER的学校会不会是你寄出的最后一个学校呢?但是,也不可太"花"。我当时就有些盲目。可能被申请成功的欲望冲昏了头,没有认真考虑,申请了新加坡的一个大学。而且,还乖乖的交了申请费,可是这个学校的申请极为麻烦,申请材料要准备两份不说,还要按照它指定的顺序排放,要单独请学校教务部寄送正式的成绩单,要ETS寄送正式的GRE、TOEFL成绩,等等。最后,因为我在这些小细节上不合要求而根本没被该学校考虑。后来从上届申请的师兄处得知,他当年也是因为申请程序上的问题而被这个学校拒了。所以,补寄的学校也不可马虎,若不是知己知彼,则很可能做无用功。

  等待是一种煎熬,但我们应该学着在热锅上跳舞。特别是周围的同学受到拒信的打击而郁闷的时候,更需要鼓励和支持,需要我们给压抑的日子释放压力,为单调的生活增添色彩。等待,更要求我们成为自己快乐而且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因为我有一群可爱的室友,所以那段时光格外难忘,我们一起踢毽子,卡拉OK,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看电影,集体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拍下永恒的一刻。

  最后,关于"爱心",我想表达两点:一是,同学之间的推荐。OFFER也如同财富分配一样不均衡,有的同学有几个OFFER,但只能选择一个,"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同学可以推荐其他同学特别是同样申请这个学校的同学,不一定成功,但是只要有机会就值得一试。二是把成败的经验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当我把申请的感受发到BBS上,我的文章立即被版主Marked了,接着就收到了师弟师妹的提问。举手之劳,与人些许方便,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六、等到花儿都开了

  未名湖畔桃花俏,楼前的玉兰飘香,燕南园里的二月兰幽绽放,还有玉渊潭的簇簇樱花撩人。转眼四月中旬了,按照惯例,OFFER大潮已经过了,这个时候学校是拒你还是要你,都已有了定论。大多数人找到了下一步的位置。我们终于等到了花开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的那朵花也不打紧,因为花儿每年都开,也每年都会谢。今年没有欣赏到花儿烂漫,明年<
出国留学移民教育考试出国,留学,移民,澳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新西兰


  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申请留学的我们,挨过了漫漫长冬,熬到春暖莺啼万物蓬勃的时节,等待决定我们命运的信函。它们就快来了。然而无论是奖金丰厚的OFFER,还是薄薄的一纸拒信,之前,我们要等,等等,等等等,希望还在,我们就会--

  作者:蓝田日暖

  四、等待与选择

  我们选择申请,一开始就等于选择了等待。多少人因为没有OFFER,一分分的挨着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又有多少人在等待的长夜,面对棘手的两难选择。不怕选择错了,不敢选择自己的路才是最可怕的。

  倘若收到拒信,特别是自己最喜欢的学校的拒绝,尽管信中措词婉转,也不能缓解失去爱校之痛。不过,既然是拒信,也好,拒了,一了百了,无需再为此烦心了。倘若收到的是OFFER,喜出望外之余也会有麻烦。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一个OFFER,却不是最心仪的那一个,虽然录取的条件不错,奖金很高,那边的老板(未来的导师)人也很好,可还是觉得少了点儿什么--那就再等等吧。最可恶的是,对方要求你在数日之内立即回复是否接受。接受了前者,万一以后来了更好的呢?另择善者,岂不是毁信弃义?如果当时不接受,后来的也没有消息,全部落空了岂不更惨?

  多少人因为没有OFFER,一分分的挨着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又有多少人在等待的长夜,面对这样两难的选择。我们选择申请,一开始就等于选择了等待。如果以12月中旬寄出所有材料算起,到4月15号为止,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处于等待进行时。比较作了别样选择的同学:考研的,虽然要辛苦努力半载,但1月18、19日考试完毕到通常三月份初试成绩公布,甚至到复试,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找工作的,基本上是边耕耘边收获,成与不成,就在最紧张的应付面试的那段时间敲定了,虽然也会面临鱼与熊掌的选择,但是总归整个过程痛痛快快,不拖泥带水。而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等待。等待中,我们又面临棘手的选择。

  就我个人而言,英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在我的申请组合中是作为美国学校的替补的,一旦美国那边失去了机会或者遇到其他非常情况,英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就是理所应当的备择选项。其中,英国的首选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加拿大的首选是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在漫长的等待中,首先到来的是LSE的OFFER,没有奖学金,而且几乎没有争取奖学金的可能。那时,虽然很喜欢这个学校,但我是多么渴望一个真正的有奖学金的OFFER啊。虽OFFER抵万金,可现实是,美国那边只有据信连连。

  第一个有奖学金的OFFER来自加拿大的W大学。选择吧,要名还是要钱?两个OFFER摆在面前就像是两个拦路的土匪,一个拿着英国式徽章引诱我,另一个向我摇着钱袋叮叮作响。不过,好在这两个学校催得都不紧,我还有时间多作考虑。主意拿定了:不为金钱所动,拒掉W大学。心里这么想的,却没有正式的向学校表明立场。

  当时,还有同学问我,如果给你奖学金的是加拿大更好的大学,比如多伦多大学,你会选择哪个?我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多伦多了。答案的前提是,多伦多大学给我全奖,可对此我并未报希望,因为三月中下旬的时候,我们院里已经有人收到了多伦多大学全奖的OFFER了,而我们寝室的申请者没有任何消息,而且讨厌的是多伦多的态度并不好,给他们发数封Email都没有回音。

  排除了W大学之后,基本上就决定了未来的方向。谁知,那天我不经意的路过去28楼,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传达室,意外地收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左上角浅浅的印着"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急忙拆开来看--居然是OFFER!虽然不是全额奖学金,而只让我做助教(Teaching Assistant),按月"发工资",钱不多,但是足够生活费了。

  当英国的首选遇到加国的首选,犹如两虎相争,在我心中闹腾。这样的选择,或许令没有OFFER的人羡慕,而我却体味着淡淡的不能言尽的苦涩。第一反应,我偏重多伦多。选择原因呢?我发觉我在努力搜罗着一条条的理由说服自己:多伦多挺好的,就放弃LSE吧。表面上看,我的找到的理由很有说服力,连我自己都差点完全倾心了。不时的,另一股力量又在心头涌动,来自LSE的召唤时时在耳畔回响。之前在放弃W大学而选择LSE时,也有过斗争,可那时的理由不灵了,因为如今是多伦多和LSE之争,而且是计时赛,多伦多要求我在3月31日之前答复。时钟好像就挂在我的心房里,而每一次心肌搏动就像是秒针走过,心跳一过下,时间就逝去一秒。

  当然,最后的决定还是做出了,具体的情形在其他文章中有详细的描述。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进行的;历史也因为人民的选择而写成。因为我们选择了北大,才有六姐妹共出同一屋檐下的欢声笑语;因为选择了出国留学,我们面对了等待和选择,因为选择,我们成长,成熟。不怕选择错了,不敢选择自己的路才是最可怕的。

  五、当等待已成往事

  当拒信和OFFER都一一现身,我们一步步走出等待的长夜,抬头看云疏天朗,昨日的等待仿佛已成为往事,但那份心情不会随风而去。

  等待的日子,心情会像天上的云,变化万端。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从容的面对狂风骤雨,那么心里总会静如明镜。个人感觉,等待的日子,缺不得这等待的"六心":决心、耐心、用心、"花心"、开心、爱心。

  首先,需要决心和耐心。前面已经说过了,等待时间很长,等待的结果也无法轻易的预见。因此,要下决心等,耐心的等,总会有确定的消息。但是,这个时候,我觉得,谈不上什么信心。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起初信心百倍,最后可能处处被拒。信心源于长期的积累,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对自己的肯定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信心,是长期的,不是在短时格外强调的,越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强调这一点,越有意是为自己打造一个自我保护的外壳,没什么意义。我们有希望,但需要时间。

  其次,等待不仅磨练耐性,不仅要沉得住气,还要用心,用技巧。因为等待不等于静止,材料寄出去了不是终结,需要不断关注学校的动态,申请的状态。我已经把每个学校的重要网页加入了收藏夹,再定时的访问学校网页就很方便了。对于提供申请状态查询的学校,经常去查看申请材料受理的进程自然不必说了。另外,时常发信询问各系的秘书,收益会很大。比如,她会提醒你,哪些材料学校还没有收到,请及时补寄过去;她可能提前告诉你,"学校已经作了决定了,很遗憾,你没有在OFFER名单里",这样,你就知道这个学校已经没有可能了,就能毫无遗憾的接受另一个学校的OFFER;或者,她会告诉你,"你现在在waiting list(候补名单)上,很有希望",成事在天,谋事在你,这时候如果能与某个系里的教授取得联系,很可能就能从waiting list上跳出来,得到OFFER。运气不好的话,你发了信,她一直不理你,那就多发几封,反正没什么坏处;最不济,她一直没回复你,但等到决定作出的时候,肯定不会忘记你,可能会先回信告诉你那个不幸的结果。总之,勤快点儿,绝对错不了。

  当然,还有人是寄出材料后与教授套词的。我没有这样做的经验,但是的确有人成功的。试一试,未尝不可。对于套词,其实像赌博,而且想赢并不简单。试想,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惦记"着那位教授,教授每天接到那么多封邮件,怎么就那么容易看上你了呢?所以,套词绝对要靠运气费心思。即使教授回信深入你们的话题,下一步你又该怎么回复呢?我想,套词成功的人除了运气比较好以外,少不了一番苦心仔细研读教授的文章,少不了来来往往的交流智慧。

  至于我说的"花心",是等待初期,已经把最重要的学校的材料寄走之后,再补申几个学校,数量不宜过多。有些人认为,此前寄出的材料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画蛇添足。但如果你的准备并不充分,再追加几个学校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因为这时候边际成本(再增加一个的成本)很小。谁知道,最后给你OFFER的学校会不会是你寄出的最后一个学校呢?但是,也不可太"花"。我当时就有些盲目。可能被申请成功的欲望冲昏了头,没有认真考虑,申请了新加坡的一个大学。而且,还乖乖的交了申请费,可是这个学校的申请极为麻烦,申请材料要准备两份不说,还要按照它指定的顺序排放,要单独请学校教务部寄送正式的成绩单,要ETS寄送正式的GRE、TOEFL成绩,等等。最后,因为我在这些小细节上不合要求而根本没被该学校考虑。后来从上届申请的师兄处得知,他当年也是因为申请程序上的问题而被这个学校拒了。所以,补寄的学校也不可马虎,若不是知己知彼,则很可能做无用功。

  等待是一种煎熬,但我们应该学着在热锅上跳舞。特别是周围的同学受到拒信的打击而郁闷的时候,更需要鼓励和支持,需要我们给压抑的日子释放压力,为单调的生活增添色彩。等待,更要求我们成为自己快乐而且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因为我有一群可爱的室友,所以那段时光格外难忘,我们一起踢毽子,卡拉OK,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看电影,集体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拍下永恒的一刻。

  最后,关于"爱心",我想表达两点:一是,同学之间的推荐。OFFER也如同财富分配一样不均衡,有的同学有几个OFFER,但只能选择一个,"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同学可以推荐其他同学特别是同样申请这个学校的同学,不一定成功,但是只要有机会就值得一试。二是把成败的经验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当我把申请的感受发到BBS上,我的文章立即被版主Marked了,接着就收到了师弟师妹的提问。举手之劳,与人些许方便,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六、等到花儿都开了

  未名湖畔桃花俏,楼前的玉兰飘香,燕南园里的二月兰幽绽放,还有玉渊潭的簇簇樱花撩人。转眼四月中旬了,按照惯例,OFFER大潮已经过了,这个时候学校是拒你还是要你,都已有了定论。大多数人找到了下一步的位置。我们终于等到了花开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的那朵花也不打紧,因为花儿每年都开,也每年都会谢。今年没有欣赏到花儿烂漫,明年<


相关文章


香港取Visa、游玩、买IBM电脑心得
各国签证--加拿大
申请英国学校为何要交保证金
荷兰高等专业大学(图)
等到花开(下)--北大六个女生的留学故事
荷兰高等专业大学(图)
如何成功获得加拿大留学签证
英国大使馆称:出国留学保证金可以冲抵学费
HAN阿纳姆纳米根高等专业大学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