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花开(上)--北大六个女生的留学故事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3 14:42:26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申请留学的我们,挨过了漫漫长冬,熬到春暖莺啼万物蓬勃的时节,等待决定我们命运的信函。它们就快来了。然而无论是奖金丰厚的OFFER,还是薄薄的一纸拒信,之前,我们要等,等等,等等等,希望还在,我们就会--

  作者:蓝田日暖

  一、等待连三月,OFFER抵万金

  如果把英国没有奖学金的录取也算是OFFER(通常指有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那么我的第一个OFFER早早便来了。

  等待是伴随着决定申请的而开始的,开始是等着学校寄材料过来,后来等着老师的推荐信,然后兢兢业业的准备每个学校的申请材料,盼着那一个个装满了希望的信封早飞到异国,然而纯粹意义上的等待,从把所有的计划内的申请材料寄出而开始,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真的尘埃落定,决定了要去的学校,等待还没有结束,要等着办护照,得签证。等待飞跃,要到最后收拾好行装,在候机室等着登机。等待成功,可能会用一生。不过这里,握住要把等待定格在寄出所有材料至OFFER到来的这段时间。

  在申请的所有学校中,英国的四个,按投入是最小;而最早有确定的消息的则是英国的WW大学。大概在12月底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个很大的信封,就像某些学校寄送申请材料信函一样厚重,开始我还以为热情的英国学校又寄申请材料给我呢。可那果真是OFFER!虽然没有奖学金,但毕竟是我申请的头彩,生命中第一次获得外国人的认可,信件的落款还是系主任的亲笔签名,虽然看不懂面条一样的书法,却感觉无比正式。高兴,有那么一点点;更多的,是平静。毕竟,这仅仅是录取通知书,奖学金没有一分,申请到奖学金的机会几乎没有。同样是录取通知书,较之四年前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它的分量不及北大的千分之一啊,拿着它,哪里能找回当年的兴奋与激动?剩下的日子,我还要等,等更大的OFFER。

  如果说OFFER在这等待的日子显得弥足珍贵,相形之下,拒信也沉甸甸的。不过收到第一封拒信的时候,我倒是很平静。先是七十二小时告诉我她被R大学拒了,这是一所我们一起申请的在美国经济学专业排名前二十的学校,当时之所以申请它,一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位置,二是因为在规定的时期前申请可以免交申请费。除了学校本身的因素(如排名、师资和招生规模等)外,我看中的两方面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考虑,特别是免交申请费这一点,原本激烈的竞争会因为额外增加的申请者而加剧。

  此外,在收到学校寄来的信函之前,就已经被Email通知过了。当打开信箱,看到平躺在里面的信封,就不觉得紧张了。OFFER的信封通常都大而厚,因为你马上就要成为他们的人了,自然要多交代一些;而拒绝你的时候,不用什么废话,信封通常又小又薄。

  二、结缘LSE

  或许因为LSE最早是经"介绍"而认识的,或许因为开始就对它寄予了很多的期望,或许因为那次短暂的与LSE招生领导的会面,我对它始终有一份特殊的牵挂。

  寄出LSE(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简称)的申请材料是11月19号,唯一一个单独寄送快件的学校,其他学校的材料或者寄平信,或者与其他人合寄快件。因为英国的许多大学在录取上是先来先得,早早把材料寄到学校那边可以增加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概率。为了节省时间,占得先机,我坚定的选择了DHL(中外运敦豪)。一份普通的寄往英国的快件,在当时打折的情况下要145RMB。不过,既然是自己想去的学校,这份钱花的值得。

  材料寄出去之后,陆续收到了四封电子邮件,告知我的材料已经收妥,审理材料的进程,我的申请号码,查询申请状态的方法,等等。这样,按照他们的承诺,8周之内,我就可以收到他们的决定,并且一旦决定做出,就会发布在申请查询的网页上。于是,每天除了查阅电子信箱,登陆LSE的网站查询我的申请状态也成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必修课。日日上网,日日查验,不厌其烦。可是我看到的结果都一样,我的申请材料正在审理之中,请耐心等待云云。

  不过,LSE对待申请者是很负责任的,发给每一个申请者一个ID,可以随时查询申请状态。不像有些学校,即使交了为数可观的申请费,即使隔三岔五的问询申请进度,那边的态度都一如既往的冷淡,丝毫没有音讯。我个人经历表明,美国的许多学校在这方面都缺乏专业精神。

  在等待LSE最后"判决"的8周之内,我密切关注着LSE。1月上旬,恰逢LSE负责招生的一位先生对中国做例行的访问,第一站是北京。在他下榻的宾馆,举行了一个短暂的非正式的会面,主要是为了校方了解中国申请者的情况并向他们宣传LSE。到会的学生不过七八个人,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英国先生很有Gentleman(绅士)风度,大部分时间他都微笑着回答各申请者的问题,基本上是关于签证、住宿、打工、课余生活的常规问题。

  在等待OFFER的过程中,受到学校和教授青睐的申请者有机会获得"面试",大多是电话形式,少数能够面对面的交流。而我,一个基本上被美国的学校干脆的拒掉的人,没有得到任何"面试"的机会。只有这次与LSE的人的会面勉强算得上是个interview,但绝对不是和录取直接相关的面试,因为只是申请者提问题,英国先生并没有发问。我们的表现和是否录取无关,这一点被后来的消息证实了,并不是到会的每一个人都被LSE录取了。能够在这个会上认识一些朋友,感受英国先生纯正的伦敦音,也很好了。

  8周的承诺我一直放在心里,那时候的心情很急切,大概因为把全部申请材料寄出之后,对于美国的学校,越想越觉得把握不大,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之外,而LSE是唯一一个可以便捷的查询到申请状态的学校,我每天都不忘记去看看我的状态更新了没有,即使是春节那天几天也不例外。原以为英国人工作高效,用不了8周时间我就能知道结果了。可是直到8周的最后两天,2月13号,我在亲戚家无意间上网时,惊奇的发现网页更新了--我被LSE录取了!要知道在13号的凌晨,我睡前查询的时候,还维持原状。其实,被LSE录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LSE也没给我奖学金,但我却像是中了大奖一样。可能冥冥之中,就感觉到了我会去那里吧,所以,真的来了,既兴奋又坦然。

  三、春风吹来拒信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据信是我的,躲也躲不过。拒信,宛如春天里的阳光,或委婉而温柔,或带有冬日的惨淡和冷酷。

  二月,大地春回,风渐渐暖了,心也越来越紧张了。每每去28楼的传达室查信,心中总有几分忐忑。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据信是我的,躲也躲不过。一封,两封,三封……楼前的杨树吐絮了,玉兰花也含苞待放了,我的据信也一天天的多了。不用展开信纸,一掂量就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了。不过,万一不是据信呢?于是,小心翼翼的剥去信封,可多少次,都是这样的文字:

  "Dear **,

  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we cannot "

  最初的几封信,我都会拆开了看,大声诵读。有时候甚至自嘲的说,花了90美刀(该学校的申请费),今日终于得见S大学的拒信和系主任的亲笔签名了;可毕竟,结果是被拒了。后来,收到拒信后,我连碰都不碰,直接放到抽屉里。保持信件完整,保持心情平静;这样,在若干年之后,重新开启信封,阅读信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有人问我,万一是OFFER呢?不看岂不可惜了?不会的,对于自己的判断力,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再往后,春风吹来了更多的信,拒信,自己的,还有同学的。经初步研究,我们发现:但也不外乎那么几句话,几种风格;倒是信纸各有特色,普遍而言,纸质致密厚重,手感颇佳。有善意而狡猾的(美国)学校并不直接拒绝你,而是发Admission(录取,没有奖学金),不要说让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提供至少两年的财力证明以取得签证了,就是美国人负担第一年高达4、5万美元的费用都会吃力,所以这样的Admission等于Rejection(拒绝)。

  春风化作信使,吹开了桃花,也吹来了大洋彼岸的消息,虽然不是捷报,我也一一珍存,看据信也能看到该学校的风格,该系领导的作风,还有那明显的联系信息(网址和Email等),以后再申请的时候,这都是信手可得的宝贵资源。

  (未完待续)
 ;

  寄出LSE(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简称)的申请材料是11月19号,唯一一个单独寄送快件的学校,其他学校的材料或者寄平信,或者与其他人合寄快件。因为英国的许多大学在录取上是先来先得,早早把材料寄到学校那边可以增加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概率。为了节省时间,占得先机,我坚定的选择了DHL(中外运敦豪)。一份普通的寄往英国的快件,在当时打折的情况下要145RMB。不过,既然是自己想去的学校,这份钱花的值得。

  材料寄出去之后,陆续收到了四封电子邮件,告知我的材料已经收妥,审理材料的进程,我的申请号码,查询申请状态的方法,等等。这样,按照他们的承诺,8周之内,我就可以收到他们的决定,并且一旦决定做出,就会发布在申请查询的网页上。于是,每天除了查阅电子信箱,登陆LSE的网站查询我的申请状态也成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必修课。日日上网,日日查验,不厌其烦。可是我看到的结果都一样,我的申请材料正在审理之中,请耐心等待云云。

  不过,LSE对待申请者是很负责任的,发给每一个申请者一个ID,可以随时查询申请状态。不像有些学校,即使交了为数可观的申请费,即使隔三岔五的问询申请进度,那边的态度都一如既往的冷淡,丝毫没有音讯。我个人经历表明,美国的许多学校在这方面都缺乏专业精神。

  在等待LSE最后"判决"的8周之内,我密切关注着LSE。1月上旬,恰逢LSE负责招生的一位先生对中国做例行的访问,第一站是北京。在他下榻的宾馆,举行了一个短暂的非正式的会面,主要是为了校方了解中国申请者的情况并向他们宣传LSE。到会的学生不过七八个人,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英国先生很有Gentleman(绅士)风度,大部分时间他都微笑着回答各申请者的问题,基本上是关于签证、住宿、打工、课余生活的常规问题。

  在等待OFFER的过程中,受到学校和教授青睐的申请者有机会获得"面试",大多是电话形式,少数能够面对面的交流。而我,一个基本上被美国的学校干脆的拒掉的人,没有得到任何"面试"的机会。只有这次与LSE的人的会面勉强算得上是个interview,但绝对不是和录取直接相关的面试,因为只是申请者提问题,英国先生并没有发问。我们的表现和是否录取无关,这一点被后来的消息证实了,并不是到会的每一个人都被LSE录取了。能够在这个会上认识一些朋友,感受英国先生纯正的伦敦音,也很好了。

  8周的承诺我一直放在心里,那时候的心情很急切,大概因为把全部申请材料寄出之后,对于美国的学校,越想越觉得把握不大,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之外,而LSE是唯一一个可以便捷的查询到申请状态的学校,我每天都不忘记去看看我的状态更新了没有,即使是春节那天几天也不例外。原以为英国人工作高效,用不了8周时间我就能知道结果了。可是直到8周的最后两天,2月13号,我在亲戚家无意间上网时,惊奇的发现网页更新了--我被LSE录取了!要知道在13号的凌晨,我睡前查询的时候,还维持原状。其实,被LSE录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LSE也没给我奖学金,但我却像是中了大奖一样。可能冥冥之中,就感觉到了我会去那里吧,所以,真的来了,既兴奋又坦然。

  三、春风吹来拒信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据信是我的,躲也躲不过。拒信,宛如春天里的阳光,或委婉而温柔,或带有冬日的惨淡和冷酷。

  二月,大地春回,风渐渐暖了,心也越来越紧张了。每每去28楼的传达室查信,心中总有几分忐忑。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据信是我的,躲也躲不过。一封,两封,三封……楼前的杨树吐絮了,玉兰花也含苞待放了,我的据信也一天天的多了。不用展开信纸,一掂量就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了。不过,万一不是据信呢?于是,小心翼翼的剥去信封,可多少次,都是这样的文字:

  "Dear **,

  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we cannot "

  最初的几封信,我都会拆开了看,大声诵读。有时候甚至自嘲的说,花了90美刀(该学校的申请费),今日终于得见S大学的拒信和系主任的亲笔签名了;可毕竟,结果是被拒了。后来,收到拒信后,我连碰都不碰,直接放到抽屉里。保持信件完整,保持心情平静;这样,在若干年之后,重新开启信封,阅读信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有人问我,万一是OFFER呢?不看岂不可惜了?不会的,对于自己的判断力,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再往后,春风吹来了更多的信,拒信,自己的,还有同学的。经初步研究,我们发现:但也不外乎那么几句话,几种风格;倒是信纸各有特色,普遍而言,纸质致密厚重,手感颇佳。有善意而狡猾的(美国)学校并不直接拒绝你,而是发Admission(录取,没有奖学金),不要说让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提供至少两年的财力证明以取得签证了,就是美国人负担第一年高达4、5万美元的费用都会吃力,所以这样的Admission等于Rejection(拒绝)。

  春风化作信使,吹开了桃花,也吹来了大洋彼岸的消息,虽然不是捷报,我也一一珍存,看据信也能看到该学校的风格,该系领导的作风,还有那明显的联系信息(网址和Email等),以后再申请的时候,这都是信手可得的宝贵资源。

  (未完待续)
 ;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