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机会是找来的——何不为自己积累经验?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3 14:48:5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加拿大是讲究经验的国度。不管求职高级白领还是低级车工,甚至找个刷盘子扫地的工作,求职时雇主保准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有没有经验?” 本人有一朋友五六年前从中国的北方某大城市来到加拿大,可能是在温哥华那个大家都在“闲晃着”的田园城市里呆着的原因,没环境没气氛,没去读书,而是后来给一个台湾老板打过时间不常的短工。曾经到银行求职,银行问“你有没有银行工作的经验?”这一问却提醒了这位朋友。与其为别人积累经验,为什么不为自己积累经验呢? 后来,跟人合作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购置了衣车办起了职业学校。后来买了电脑设备搞电脑培训,再后来把缝纫培训班跟制衣结合起来,办起了制衣厂,订单不断。事业发展地有声有色。如果当年她为了在银行求职,先上学培训后义工再求职,现在她可能是一个银行职员而不是一个拥有衣厂和电脑学校的老板了,只能为别人做嫁衣裳,不可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吾友老马,不能说身怀绝技,但可以称得上妙手回春,修理电器那个在行,令我这个Double E硕士(Made in China)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朋友在街头路边拣来的微波炉、传真机、打印机、电视机、吸尘器、除湿机、洗衣机到他手上一捣鼓,起死回生。 知道老马的手艺,几次试着劝他开个电器修理行,如果觉得名气小,就叫“电器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或者“电器服务中心”。连修理带买卖二手电器,生意不会差,新来的各国移民和本地“洋人”尤其喜欢二手货,因为经济实惠。正在Montreal某大学读 Computer的老马一心想着毕业后6万的年薪。整天幢憬着拿到了6万之后的美好未来。不 为我言所动。 老马,来自国营大型企业集中的东三省,来Montreal前在一个国营的研究所工作,要不是那研究所的经济效益极差也不会动出国的念头,可能还在享受着铁饭碗的稳定。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认定了就业就得找大公司的思路,年薪高,名声好,体面。老马想的没错。但是最近看到高科技公司裁员的消息接踵而至,先是北方电讯裁四千,后是“通讯的原动力,朗讯科技”公司裁一万,“北美媒体巨人”AOL裁员一千,“全球最大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宣布裁员一千三,美国通用电子将在今后两年内裁员七万五千。北美没有铁饭碗金交椅。出于肤色歧视、语言歧视、年龄歧视,即使老马毕业后找到“年薪6万”的工作,如果赶上裁员,肯定是在劫难逃,老马年近40,英 语不是太灵光。所以,出于惜才心切,再劝老马。可老马对“年薪6万”执着依然。 因为我自己没读书,也就没那“年薪6万”的美好前景,所以也不敢深劝,否则有吃不到葡萄说酸之嫌。自己也没有“年薪6万”的现在,否则老马会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的饥”。所以只能点到为止。 做事发展,一定要扬长避短,别拿自己弱项去拼别人的强项。对于语言好,年龄小,并且又是读书的料子,我举双手赞同去读书。“艺多不压身”“文凭多不压人”嘛。但是,就老马的情况,语言吃力,并且等毕业出来年近40的人,跟那些虎头虎脑的小青年去抢那吃青春饭的职业,而现在吭哧吭哧地去读Computer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由于在广东见到太多的潮汕人(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从农贸批发市场上驮菜在马路牙子上摆地摊开始,直到开起大商场的例子太多。所以几次给老马的未来发展执招儿。先从家里做起,从新移民做起,收费合理适中地修理电器,同时还可以收购或者拣一些电器,修理之后低价买给求二手货心切的新移民。老马学Computer的,修Computer也是好手。如今电脑那么普及,谁家电脑会没个三长 两短?帮人修电脑攒机子,也会生意不错。这些看来是小买卖,不是那“年薪6万”的诱人工作。生意大小不说,那是在为自己积累加拿大经验,毕竟是自己的一份事业,到时只有你炒别人的份,永远不会担心你有一天会被人炒掉。因为“发工资”跟“领工资”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我欣赏广东潮汕人“累死不打工”的理念。 一份年薪可观的工作,一个稳定的鞠躬尽瘁身死而后已的自雇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选择,因人而异。关键的是权衡自己适合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都去选择那Computer。 在这篇文章脱稿之际,赶上朋友家聚会。饭后茶余聊天离不开谈发展谈未来,谈到职业,说起了老马,在座的朋友每个人家里的电器都有问题:张家的传真机不能接收了;王家的电视遥控器不灵光;李家的豆浆机电机不转了;赵家的语言学习机电源有毛病。他们告诉我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介绍了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书生开始靠修理电器起步,现在事业做得挺大。我连忙问哪天的报纸,准备找来复印 ,下次见到老马再引经据典地劝他一回。 曾以《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名扬中国,美国的数字化之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哥洛庞帝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这牛大爷是1999年初在北京大放如此厥词的,可能他也发现儒家学风培养出来的人是缺少一点Pioneer精神。不能否认,“循规蹈矩”是我们中国书生的基本特征。
出国留学移民教育考试出国,留学,移民,澳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新西兰
加拿大是讲究经验的国度。不管求职高级白领还是低级车工,甚至找个刷盘子扫地的工作,求职时雇主保准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有没有经验?” 本人有一朋友五六年前从中国的北方某大城市来到加拿大,可能是在温哥华那个大家都在“闲晃着”的田园城市里呆着的原因,没环境没气氛,没去读书,而是后来给一个台湾老板打过时间不常的短工。曾经到银行求职,银行问“你有没有银行工作的经验?”这一问却提醒了这位朋友。与其为别人积累经验,为什么不为自己积累经验呢? 后来,跟人合作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购置了衣车办起了职业学校。后来买了电脑设备搞电脑培训,再后来把缝纫培训班跟制衣结合起来,办起了制衣厂,订单不断。事业发展地有声有色。如果当年她为了在银行求职,先上学培训后义工再求职,现在她可能是一个银行职员而不是一个拥有衣厂和电脑学校的老板了,只能为别人做嫁衣裳,不可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吾友老马,不能说身怀绝技,但可以称得上妙手回春,修理电器那个在行,令我这个Double E硕士(Made in China)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朋友在街头路边拣来的微波炉、传真机、打印机、电视机、吸尘器、除湿机、洗衣机到他手上一捣鼓,起死回生。 知道老马的手艺,几次试着劝他开个电器修理行,如果觉得名气小,就叫“电器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或者“电器服务中心”。连修理带买卖二手电器,生意不会差,新来的各国移民和本地“洋人”尤其喜欢二手货,因为经济实惠。正在Montreal某大学读 Computer的老马一心想着毕业后6万的年薪。整天幢憬着拿到了6万之后的美好未来。不 为我言所动。 老马,来自国营大型企业集中的东三省,来Montreal前在一个国营的研究所工作,要不是那研究所的经济效益极差也不会动出国的念头,可能还在享受着铁饭碗的稳定。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认定了就业就得找大公司的思路,年薪高,名声好,体面。老马想的没错。但是最近看到高科技公司裁员的消息接踵而至,先是北方电讯裁四千,后是“通讯的原动力,朗讯科技”公司裁一万,“北美媒体巨人”AOL裁员一千,“全球最大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宣布裁员一千三,美国通用电子将在今后两年内裁员七万五千。北美没有铁饭碗金交椅。出于肤色歧视、语言歧视、年龄歧视,即使老马毕业后找到“年薪6万”的工作,如果赶上裁员,肯定是在劫难逃,老马年近40,英 语不是太灵光。所以,出于惜才心切,再劝老马。可老马对“年薪6万”执着依然。 因为我自己没读书,也就没那“年薪6万”的美好前景,所以也不敢深劝,否则有吃不到葡萄说酸之嫌。自己也没有“年薪6万”的现在,否则老马会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的饥”。所以只能点到为止。 做事发展,一定要扬长避短,别拿自己弱项去拼别人的强项。对于语言好,年龄小,并且又是读书的料子,我举双手赞同去读书。“艺多不压身”“文凭多不压人”嘛。但是,就老马的情况,语言吃力,并且等毕业出来年近40的人,跟那些虎头虎脑的小青年去抢那吃青春饭的职业,而现在吭哧吭哧地去读Computer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由于在广东见到太多的潮汕人(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从农贸批发市场上驮菜在马路牙子上摆地摊开始,直到开起大商场的例子太多。所以几次给老马的未来发展执招儿。先从家里做起,从新移民做起,收费合理适中地修理电器,同时还可以收购或者拣一些电器,修理之后低价买给求二手货心切的新移民。老马学Computer的,修Computer也是好手。如今电脑那么普及,谁家电脑会没个三长 两短?帮人修电脑攒机子,也会生意不错。这些看来是小买卖,不是那“年薪6万”的诱人工作。生意大小不说,那是在为自己积累加拿大经验,毕竟是自己的一份事业,到时只有你炒别人的份,永远不会担心你有一天会被人炒掉。因为“发工资”跟“领工资”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我欣赏广东潮汕人“累死不打工”的理念。 一份年薪可观的工作,一个稳定的鞠躬尽瘁身死而后已的自雇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选择,因人而异。关键的是权衡自己适合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都去选择那Computer。 在这篇文章脱稿之际,赶上朋友家聚会。饭后茶余聊天离不开谈发展谈未来,谈到职业,说起了老马,在座的朋友每个人家里的电器都有问题:张家的传真机不能接收了;王家的电视遥控器不灵光;李家的豆浆机电机不转了;赵家的语言学习机电源有毛病。他们告诉我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介绍了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书生开始靠修理电器起步,现在事业做得挺大。我连忙问哪天的报纸,准备找来复印 ,下次见到老马再引经据典地劝他一回。 曾以《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名扬中国,美国的数字化之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哥洛庞帝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出息的民族”。这牛大爷是1999年初在北京大放如此厥词的,可能他也发现儒家学风培养出来的人是缺少一点Pioneer精神。不能否认,“循规蹈矩”是我们中国书生的基本特征。

相关文章


工作和机会是找来的——能伸能屈大丈夫
在多伦多找工作——我的亲身经历(一)
在多伦多找工作——我的亲身经历(二)
英国大学网址
工作和机会是找来的——何不为自己积累经验?
英国一网站公然兜售世界名校假证书
英国各大学网址
英国剑桥大学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
工作和机会是找来的——年薪10万不是梦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