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考研政治考前预测28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8 16:25:27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律问题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其含义有三: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在,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2)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3)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总之,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2.认识的规律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其内容如下: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上述原理说明:
(1)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质变、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意义更重大。其飞跃条件是要有正确理论指导,理论要联系实际。
(2)认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的,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4)上述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证明群众路线是正确的理论。

(二)关于人的本质、发展、价值问题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含义有三:
(1)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
(2)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这一理论的意义:坚持对人的本性、本质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分析,反对抽象的、超历史的人性论,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是善是恶也是错误的观点。
2.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1)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价值来源于创造,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创造出来。
(2)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取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3)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
(4)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3.人的发展有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发展越全面、越充分、越能推动社会发展。
4.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上述四个原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和对人的价值、个性等方面的尊重;以人为本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料集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冲刺专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