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大学语文试卷(北京)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8 16:15:58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且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A.陶渊明 B.李白 C.李商隐 D.陆游
  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清新淡雅 B.豪放飘逸 C.深婉华美 D.沉郁顿挫
  4、《乐章集》的作者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欧阳修
  5、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组织了“创造社”作家是(  )
   A.闻一多 B.鲁迅 C.巴金 D.郁达夫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春秋》
  7、《风波》选自鲁迅作品级(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坟》
  8、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茅盾 C.闻一多 D.老舍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到五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先秦散文于历史散文的有(  )
  A.《论语》 B.《左传》 C.《孟子》
  D.《庄子》 E.《战国策》
  2、下列文章属于议论文的有(  )
  A.《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B.《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C.李斯《谏逐客书》 D.《五代史伶官传序》  E.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有(  )
  A.辛弃疾《破阵子》 B.冰心《往事》
  C.闻一多《一句话》 D.屠格涅夫《门槛》 E.高尔基《鹰之歌》
  4、下列成语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有(  )
  A.祸起萧墙 B.望洋兴叹 C.季子之忧
  D.舍本求末 E.分崩离析
  5、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有(  )
  A.对照 B.比喻 C.诘问 D.排比 E.暗示
  6、《麦琪的礼物》中写道:“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这里所表现的德拉的心理活动是(  )
  A.因圣诞即将来临而高兴
  B.突然想到可以卖发换钱
  C.为自已有一头秀发而兴奋
  D.为突然有了办法而兴奋
  E.想到要忍痛割爱而惊骇、痛苦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陆游《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3、辛弃疾《摸鱼儿》:“君不见__________、玉环飞燕皆尘土。”
  4、人物、___________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
  四、词语解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的词。每题1分,共10分)
  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
  2、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他: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控:
  5、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6、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聒: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其:
  8、满地黄花堆积。
  黄花:
  9、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苟:
  10、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
  泓:
  五、翻译题(翻译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语句。每句1分,共5分。)
  1.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不我若:
  2.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日:“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A、姜氏何厌之有:
  B、不如早为之所:
  3.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A、不能通知二父志:
  B、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六、简答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
  1.梁启超《论毅力》一文运用的是什么说理方法?
  2.指出《鹰之歌》中“鹰”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3.概括《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4.小说《嘱咐》中的水生嫂有何性格特点?
  七、简析题(第1、2、3小题各5分,第4小题6分,共21分。)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咒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请回答:
  A、这段话中,孔子所反驳的论点是什么?
  B、说明“虎咒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
  2.杜甫《兵车行》开头写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请回答:
  A、这里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B、指出开头的场面描写在全诗中的作用。
  3.阅读冰心《往事》(——之十四)中的几段话: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的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着,“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请回答:
  A、涵为什么要夸赞楫“好一个小哲学家”?
  B、从全文看,作者说“希望我们都像海”其含义是什么?
  4.简析《苦恼》一文的思想内容。
  A、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B、本文揭示出什么样的人物、命运、心态?
  C、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D、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样的总体特色?
  八、作文(40分)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21世纪你必须掌握什么技能》:“第一部分: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能使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写作技能。写作是读写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关键,写作行为本身需要思维和推理。写作有助于人们的整理思维,组织思路和进行比较过程中培养首创精神。……
  ●泛读和理解技巧。阅读是教育的中心,也是读写能力的主要要求之一。……要想在21世纪大有作为的话,他们就必须很好地掌握阅读能力。……”(载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996年7-8月号)
  联系实际,以《谈学语文》为题,写一篇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超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