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8 16:14:32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时,所采用的论据之一是(    ) 
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这一论辩手法的是(    ) 
A.《孟子》  B.《论语》  C.《战国策》  D.《庄子》 
3.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拒谏”,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 
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      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      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 
4.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    ) 
A.对比与例证 
B.类比与对比 
C.演绎与类比 
D.例证与演绎 
5.下列《选择与安排》的引文,用来论证“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的是(    )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B.“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 
C.“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D.“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6.下列《今》中的语句,通过演绎法来论证“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论点的是(    ) 
A.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B.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 
C.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 
D.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 
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            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  
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D.褊狭昏聩,以私情干政 
8.《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9.《种树郭橐驼传》所要警诫的对象是(    ) 
A.“好烦其令”的“长人者” 
B.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 
C.“辍飧饔以劳吏”的百姓 
D.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者 
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 
A.故居 
B.“长宜子孙”四个字 
C.姐姐 
D.爱尔克的灯光 
1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C.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所用典故是(    ) 
A.商朝伊尹的故事 
B.周朝吕尚的故事 
C.西汉司马相如的故事 
D.南朝宗悫的故事 
1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翰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4.闻一多《一句话》中的“一句话”指的是(    ) 
A.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C.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D.咱们的中国 
15.《乐章集》的作者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