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导航徐之明2007年考研政治补充预测试题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08 16:33:19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以下内容是对冲刺班内容的补充与强调,并非是替代)

一、 形势与政策

1、 十六届六中全会

A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B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D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E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F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2007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必背100精华测试题

2、2006年8月15日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胡锦涛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3、2006年1月发表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和非洲建立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

4、2006年7月在8国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胡锦涛提出要建立新能源安全观。其内容有: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核心、承担历史重托、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

6、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国。胡锦涛会见安倍晋三时指出,中日双方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审视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胡锦涛说,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加强政治互信。要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原则。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再发生伤害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事。

7、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资料集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冲刺专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考试吧考研栏目


8、2005年11月1日,胡锦涛在越南国会发表了题为《增进友好互信,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演讲,指出中国将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9、2006N 10月13日,潘基文正式当选为联合国新秘书长。

10、2006年9月8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全球反恐战略》,这是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第一次就反恐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

11、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12、2006N ,中国举办的国家年是“俄罗斯年”。

13、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揭晓。最终入选的是: 5个拟人化福娃。

>>>推荐:2007考研政治时事政治必考100题大预测

二、政治经济学

第一题:经济全球化、资本运动、价值规律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的增长状况和进出口比重的演变

提问:1、材料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并加以剖析;

2、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论述扩大商品出口的必要和意义;

3、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论述进一步扩大商品出口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答案要点:1、材料表明;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B、对外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得到坚持与深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

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及评价;“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因及评价;

2、扩大商品出口的必要和意义: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B、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

3、进一步扩大商品出口:A、按照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价值规律作用的第一项;B、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第二项。

第二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完善市场体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我国现有市场体系不合理以及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一段叙述。

提问: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论述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依据、目标和措施

答案要点:1、我国要建立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属性。有: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和经济运行法治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体系,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比如市场要素的商品化、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等;也要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注重公平、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等本质。

3、但与此相比,我国现有的市场体系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一些生产要素还不是商品,而且地区、部门之间存在分割、封锁和垄断,障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一些独立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之外的垄断部门。其二,与此相联系,这些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凭借垄断地位而不是他们的劳动,就能够得到明显高于其他社会成员的报酬,导致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

4、为了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 当代

第一题:中国外交的立足点、中国和平发展的意义

材料1:关于中非合作论坛的一段综述:合作的原则即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材料2:西方国家对中非合作的非议:“能源掠夺”和“殖民主义”

提问:1、材料1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那些特点并加以评析;

2、 材料2的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1对它加以分析;

答案:

1、材料1中国把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今天又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中国的命运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这个政策,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其自力更生的能力,从而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可以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向世界多级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破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2、材料2的观点实质上是“中国威胁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基于国家性质和外交原则的差异,面对中国强大的事实,一些西方国家感觉到受到威胁。

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无私援助,表明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第二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秩序

资料集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冲刺专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考试吧考研栏目


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中国外交部今天在北京举行联合发布会,公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有3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两美元,其中约1/3的人每天生活费用只有1美元。从1960年到1999年期间,全球20%最富裕人口与20%最贫穷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了一倍多”。

提问: 材料1表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并且加以评析

1、 表明南北差距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2、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要害的原因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这种旧秩序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手建立起来的,符合其自身利益,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 南北差距的存在即扩大,直接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利于发达国家。此外,这种状况也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

4、 为了缩小南北差距,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必须加强南南合作、沟通南北对话,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邓论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状况

提问: 以上材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那些变化?并对其加以评析。

1、首先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富裕程度不断提高。

2、这一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归功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它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3、材料还表明,由于富裕的程度不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4、这一状况,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为了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当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体措施)

五、跨学科

第一题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A、邓论之和平及战乱的原因(第11章)

B、哲学之矛盾不平衡原理和矛盾的转化原理;

第二题 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A、 哲学之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B、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如何看待与处理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同文明的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辨证的否定观)

第三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A、政治经济学之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实现方式:内涵与外延

B、运用那种方式是由具体条件决定的:哲学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转变的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性问题;

D、转变的意义:矛盾的转化原理

第四题 构建和谐社会

哲学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资料集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冲刺专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考试吧考研栏目



相关文章


08考研数学辅导(16):关于中值问题
08考研数学辅导(17):导函数无局部保号性
08考研数学辅导(18):应用题解题方法
2007考研教育学专业课统考全真模拟试题汇总
北京导航徐之明2007年考研政治补充预测试题
08考研数学辅导(19):关于积分的问题-答复一个同学的问题
2007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全真模拟试题二
08考研数学辅导(21):曲线的环绕周期-答复一位同学的问题
08考研数学辅导(22):“可积”不一定可“积”-回答一同学的问题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