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论考前押题(五)着力解决“不公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公务员考试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1:06 23:18:2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更多内容请看:2007年北京申论考前押题汇总

一、教育不公平问题
1、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各地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我国地区差距不仅省区之间差距明显加大,县级差异也很大。
2、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整体仍然落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农村辍学率仍然偏高。
3、阶层差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1)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教育收费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权利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校园中的“贫困生”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2)在城市化过程中,全国数千万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被忽视。在城市重点中学,以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存在明显差别。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来自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干部家庭的学生比例远远超过其它阶层。
(3)不同阶层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
4、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在城市和高层次的教育中,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用人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改变,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
原因:
1、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主要是强调教育的直接功利价值,希望迅速改变工业、科技落后局面,因而,教育的实际重心在高等教育。而计划体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并不是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
2、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公立学校之间形成的重大差距,已经成为目前市民关注的新的教育不公的动因。
3、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4、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5、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结构单一、学制僵硬、各类教育之间的不衔接、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实用价值、教学难度过高等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产生对学生的排斥力,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
对策:
1.将教育公平问题作为与效率同样重要的价值目标
(1)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的地区以继续普及教育为主
(2)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以“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为主。
(3)高等教育在迎接大众化阶段到来的大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公平问题,争取建立起兼顾公平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机制和制度架构。
2、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
(1)通过发展教育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各级政府必须保证教育经费持续增长;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
(2)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
(3)建立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首先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初中教育普及率。高等学校可扩大国家所需要的、免收学费学科的范围,制定鼓励高校招收贫困生的社会政策。同时,应当重视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
3、促进教育发展的“地方化”。中国地区差距极大,应当因地制宜发展教育。建立教育发展“地方化”的思路和管理模式,从而矫正全国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弊端,矫正高度国家化、城市化的取向,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通过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换职能,下放权力,促进教育的地方化,以利于教育模式多样化的改革。
4、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具体措施是平均分配教育经费,使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水平大致相似;公平地调配师资、校长,或实行定期轮换,以保证大致相同的师资水平;按学区平等地接受学生,使生源质量大致相似。在教育资源比较充裕,小学教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可以将实行“小班小校”作为改善小学品质的现实目标。



相关文章


江苏公务员之行测复习指导(一)-公务员考试
访谈:11月25日张永生点评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状元为您支招-公务员考试
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变化-公务员考试
北京申论考前押题(五)着力解决“不公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公务员考试
李祖华谈北京公考申论热点--群体性事件存在问题及对策-公务员考试
访谈:申论考卷不可留标识公务员考生考场注意事项-公务员考试
李祖华谈北京公考申论热点--中资行怎样与“狼”共舞-公务员考试
温馨提示:公务员考试期间要吃好营养餐-公务员考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