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07年爱考机构专业课备考指导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15 12:13:31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07年心理学基础综合备考全方位指导(附:心理学统考权威参考书目)

  作者:爱考机构全国心理学统考辅导老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的新大纲问世了,这本不到四十页的小册子蕴涵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面对这次改革,不仅跨学生的手足无措,就连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不知料。以下我所讲述的为考研中考生们同样不可缺少的另一套考研胜经——“口令”版考研胜经。

  立正、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前看、稍息……这些口令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现在我回想起我的考研路,这些口令好像不知不觉在调整着我的步伐,使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条不紊,我觉得有必要把它说出来,权作是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立正——树立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要确定学校、专业。这是考研的前期准备阶段,先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给自己定位,看自己的实力适合考外校还是考本校,一般来说考本校的相对容易一些,考的知识点有些都是本科课程上讲的,另外和本校的导师又熟悉,对老师的研究方向比较了解,考起来如鱼得水。考外校相对来说就会有些难度,一个是教材有的用的不一样,一个是对导师的情况不是太了解,还有可能受到排斥,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我来帮你一一分析,教材不一样只是大同小异,有些只是名异而实同,是不会有实质性的不同,专业及导师的问题由网络帮你搞定,另外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向大家透露,名校基本上是不会有排斥的情况的,并且相对来说很公平,对所有考生都一视同仁。本人的意见是要考就考名校,或许有些难但是只要认真复习,肯定没问题。名校一般都站在学术前沿,学术精英的云集地,也是学术精英的培养处,充溢着十足的人文气,难道你不想来吗 ?

  向前看——这里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要向“前人”看齐,要向考上该学学校该专业的师兄、师姐好好讨教一下,询问一下复习计划安排、复习参考书、一些重点及难点的处理等等,并且要和他们经常保持联系,你会受益匪浅的,会少走很多弯路!另一个向前看就是以前历年的考研真题(部分真题学校有售,爱考机构也有销售真题及参考答案),仔细琢磨一下老师的出题模式、规律,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课都有出重题的习惯,要认真对待历年真题。另外可以根据考题的侧重来安排自己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齐步走——关键是对这个“齐”字的理解上,这是对考研四门课程的要求,要“齐”头并进,绝不能有偏科,特别是忽视政治、外语的态度绝对要不得,有人认为外语、政治只要过线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专业课大家只要好好看书最后差不了多少,最能拉开分数差距的是外语、政治,或许有些人外语不是很好,想得高分不容易,但是政治是只要下一点工夫就会见成效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等高分的机会啊!

  向右看齐、向左看齐——考研时一般的学校都会有固定的教室,大家一般都会固定座位,左右两边肯定会有一些研友,他们有的是考本校,有的考外校;有的学文,有的学理;有的专业课好,有的公共课好等等,大家无论如何不同,但还是都要考外语、政治,我建议大家最好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向高手看齐。

  稍息——做任何事情都要劳逸结合,考研学习也是这样,稍息一下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休息,而且还会提高效率。学习之余,可以上网关注一下学校方面的消息,和同学出去大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做点自己喜欢的运动,放松一下。

  踏步走——这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的一个策略,要翻来覆去的的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看样子象是原地踏步,但是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深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这一般也是专业的拿分点。

  跑步走——把书看完两遍以后,就应该提高看书的速度,就像“跑步前进”一样,对只是要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形成一个系统,也是以提高的阶段吧。

  向后转——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遗忘,所以对以前看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要转过头来看一看,一方面是巩固,一方面你每次转过头看的时候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补充一下原来的疏漏。


 北交大经济学:专业课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现在回首考研复习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外校学生跨校考研的不易,与本校同学相比,真的是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尤其是专业课的复习。自己当初多亏了师兄的帮忙,尽 量第一时间打听最新的专业课辅导动态,以及他所掌握的复习专业课的经验。

  如果本科就是学习经济类的,基本都有一定经济学的基础,所以考研准备专业课的复习,先要把指定教材,也就是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本书多看几遍,书后的习题多做几遍。如果看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的经济学书籍。看看该知识点在其它经济学书籍中是怎样阐明的。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跨考经济学,更是应该精读高鸿业的这两本书,个人认为高鸿业这两本书在国内的经济学书籍中还是非常经典的一套书的,书中对于每一个图形以及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有很详尽的推理过程

  其实北交大的经济学专业课复习是很有规律可循的。每年的经济学考题中,都会有些是书后的原题重现,有时只是数值略有改动而已。所以,对于高鸿业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书后习题,是一定要亲自多做几遍直到弄懂为止。除此之外,还需要买一套复旦大学尹伯承编写的《西方经济学习题集》,也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本,书是绿色皮的,这套书书店都有卖的,这是考北交大经济学专业复习必备的一套书。这套书的习题很经典,基本覆盖了经济学试卷的出题所有类型,而且大题都有详细的解答。很多高校的经济学考研指定书目中都有这本书,例如同济大学。而且很多学校的专业课试题,有些都是取自这套书的原题。除了复旦同济大学之外,北交大也是如此。纵观2002-2005年的经济学专业课试卷,会发现很多都是尹伯承这套书中的原题,尤其是计算和简答题。所以该书中的每一道题,都要亲自认认真真的做一遍,不要只是光看看而已。其实很多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眼高手低,这是现在学生的通病。

  当然,复习的时候需要有的放矢,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复习的时候应先研究下北交大经济学出题的规律,看看近几年来试卷出题的题型和知识点分布情况。交大的经济学试题历来是四大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对于我之前提到的尹伯承那套书,上面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就可以跳过不看,当然如果你精力允许看看也无妨。不过重点还是要放在该书上简单计算和论述三大块上,毕竟这上面出现原题的概率是相当的高。下面针对北交大的经济学初试题做一些详尽说明。

  名词解释,基本注意下书后习题,每一章后都有名词解释的练习,复习时候多注意些就可。一般对于外校的考生来说,答该部分的名词解释时候还是要尽量多答些,绝不要仅仅只答那一句话。因为我们现在上课的经济学老师,也就是负责考研专业课出题的老师说,一般外校考生都会多答些好,有图的尽量画图,毕竟有时老师在主观评定成绩的时候,本校考生的试卷和外校考生的试卷是分开判别的,所以一定要详答,但也不要像论述一样冗长。

  简答,高鸿业书后有些简答,复习时候留意,其次重点就是尹伯承那套书的简答,不敢说全部,但至少每年交大的考题中都有里面的2道左右原题,该部分是很好得分的。

  计算,其实经济学的计算无非就是那么几种类型,书后的习题都很基本,尹伯承习题集的计算题很经典,基本覆盖了所有经济学的计算类型,一定要多做几遍。每年的计算题考题几乎全部来源于书后习题和尹伯承的习题集,所以可想而知,这两套书的书后习题是多么重要。

  论述,有几年基本都是从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章出题,或者就是就当年十分热的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学的分析。对于前者,要把该理论的基本理论演变学派代表人物以及作用道清楚,对于后者,一定要把能联系上的所有经济学理论都说出来,而且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基本这种题十分考察一个人的经济学修养以及对时事的关心程度。

  其实交大的经济学考题与北大和人大的经济学考题相比,还是比较容易得高分的,复习得当,基本120以上不成问题。


 备考北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实践出真知!

  很多要考北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同学都是被它的专业课参考书少而吸引,的确,北语历年的参考书只有北大的胡壮麟编著的《语言学教程》一本。然而,参考书少 不一定意味着简单。从历年的试题我们看出,北语出题比较基础,但需要切切实实的理解每一个概念,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因此,一定要将这本书吃透,吃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专业课的备考,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爱考机构的辅导平台中咨询我。

  第一阶段:7,8 月份之前,是全面学习阶段,在这段时间,要保证知识点的理解贯通,了解语言学的整体框架,认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如果是在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要先于老师的进度,自己学习,一定要保证在暑假之前把整本书熟悉一遍。尤其是考试重点章节的掌握(关于重点章节之后我将公布在爱考机构网站上),要保证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课后习题要认真做,掌握每章重点。

  第二阶段:8月份到12月份左右,巩固阶段,这四五个月的时间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复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上,不要忘记语言学的学习。课本要很仔细的看,每一个细节不要错过,包括书上的表格,以及脚注部分,这些都可以成为考试的命题题目。如果胡的书上没有很详细的解释,可以求助于其它语言学教程,一定要做到各个知识点完全理解,并可以用来解决问题。这需要不止一遍的过课本,并且有意识地自己总结重要知识点。据师姐介绍她看了七遍,本人看了四遍,个人视自己情况而定。完全掌握是最终目的。

  第三阶段:考前一个半月,练习阶段, 北语本校的真题很难找到,我们可以找一些其他学校的语言学试题有针对性地练习一下,主要看看一些名词解释题和论述题,要看看参考答案,看看语言学考题的大体思路,从而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四阶段:考试阶段, 考试时看到比较陌生的东西不要慌张,冷静想想他考的是哪一块的知识,再想这块知识里有什么有什么理论可以和题目相关,一般不会出现特别偏特别难的理论的,大多数题目还是出自重点理论的。

  以上只是一个参加过考试,并且顺利通过的人给大家提出一点点复习建议,所谓实践出真知!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祝大家能取得好成绩。


  人大会计:复习讲究策略,习题强化知识点!

  当我站在人民大学的校园里,赏玩“实事求是”校训碑后红红的山楂果,看扛着长竹竿的女孩在核桃林里寻寻觅觅,眼巴巴地望着满校园里压满枝头的红柿子时,不禁低头回想 那近一百五十多个忙碌飞转的日日夜夜,几多感慨,百般滋味就像在昨天。我欣慰的是,我走过来了。

  人民大学是全国人文社科类大学中的佼佼者,人大财会专业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来到这里,我就喜欢上了这里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自由开明的学术气氛。这里的老师严谨但是和蔼,同学自信且优秀。置身于这样一个领跑人文社科研究的阵地,感觉不错,但难以表达。还是请师弟师妹们亲自来体会吧。

  言归正传,现将我整理的一些备考中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不求大家都认同,只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取一两点参考之,或有点启示,就足够了。

  考研的准备过程中,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制定复习计划,艰难的占座啦等等,我想仅就我感触较深的两方面跟大家聊聊。

  首先是心态问题。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是要在心里摆正考研的位置,还要学会减压,学会放松,以适当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是应届考得同学可能还要对付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曾经就放不下大四的学习课程,反而是弄得筋疲力尽,两头都糊涂。其实有得必就有失,考研的时候要求精力比较专注,适当的放弃一些东西是必要的。看清主次,重点突击才能比较轻松,更有战斗力。在经过持续的一段复习以后,到了十一、十二月份,不少同学会感觉该看的书还没有看完,或者是没有看好,焦急烦躁,给自己不断的施压,强迫自己看书,效果不好,接着更加烦躁。这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状态出现了问题。不要着急,可以告诉自己,“我没时间看,别人也没时间看的”,“看得遍数多的不一定就理解得比我好”……这样让自己放松下来。在复习的节奏上也可以适当的调整,因为长时间快节奏高强度的复习往往让人变得焦虑。休息一个下午,或者好好睡一觉,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更平和,更理智一点,复习效果会更好。

  其次,我想说的是专业课复习。人大财会的专业课书比较多,包括初级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05年考试参考书中没有审计,考试中也没有涉及,有老师说是因为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审计课,有开了的上课效果也不好,考查的效果很不好。06年的参考资料中也没有审计,估计考试中涉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就现有的这五本书,复习的内容还是比较多,讲究一定的策略是必要的。

  第一,复习重要有轻有重。不仅章节,科目中也有轻重之分。几本书来看,初级会计师理论基础,财务会计是操作指导,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各侧重不同的方面,重在思考方法,财务管理与会计思维角度原本就不同,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财务的观点,对考财务管理的同学来说复试中要考,可以重点复习。但就初试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财务会计。它是初级会计理论的应用,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考试中大量的题目可以用财务会计的知识解决。以05年的题目来看,明显属于财务会计的题目就有52分左右,同时可以发现,这部分题目答案的变动性不大,分数相对好拿。另外,看好财会,有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题目也能解决;在此基础上复习其他科目也要快些。另外一个要重视的科目是成本会计。人大的试卷中每年都会有成本会计的大题。05年的试卷也出了一个22分的成本题。成本会计这部分内容就是解决成本计算的问题,逻辑性相对较强,比较系统,如果把握了生产流程,理解很容易,可以算一门内容较少,得分稳当的课程。再有就是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了。这两科都涉及决策方面的问题,从03年起,这方面的考试内容有增加的趋势。这部分内容比较灵活,重在方法,善于归纳再辅助一定的练习应该是不难对付的。需要强调一下的是,人大比较重视对理论的理解,基础要扎实。看书的时候不仅要看会,而且力争看懂。否则在应对趋难得试题时恐怕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困境。最后说说基础会计,最后才说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就初试而言,直接出自基础会计的题非常少(几乎没有),但是会计职能、假设、原则这些理论会计研究的前提性东西理解好了,对整个会计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可能这种好处在复试中就能直接地体现出来。

  关于章节的重次区分,随人大考试趋势的变化,也有不同。以财会为例,以前有为学长说十二章以后的内容基本不考,但在今年的初试复试中就遇到了日后事项,会计估计,会计差错更正的问题。为求系统概括,我稍候对各书知识点做一个梳理,公布在爱考机构网站上以供大家参考。

  第二,全局意识,节约时间。课本的作者在编书是力求各书自成体系,但我们看书的时候就需要将五本书看成一个系统,从总体上把握,更加轻松。这样,很多内容就是重复的了,可以直接跳过。比如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几本书里都重复出现;存货管理第二次出现虽有改变但也大部分内容重复等等。另外,各书之间也存在关联。会计要素的计量核算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有重叠的地方,并且可以将财会的内容在成本会计中得到运用和验证。会计原则、假设各书均有提到,但是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明确其他各科特点再看各自具体的特征就很容易区分记忆了。

  第三,强化复习。主要指对生疏知识点的强化和理论知识的应用强化。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自己陌生的知识要点,标示出来,在每天复习将结束时或者第二天开始复习时将这些要点简单的过一遍,几天下来就能掌握了。我在第一遍复习时采用了这样的复习方法,第二遍复习就非常轻松了。对知识的应用强化就是说要做题。看一章作一章的复习题,不仅可以强化知识点,还可以查找复习漏洞。但是,做题不宜做得过多,能够涵盖复习的知识就可以。而且不怕重复,第一遍复习的练习题,第二遍还可以拿来做。目的在于巩固知识点,节约时间。另外时间紧张还可以采用看题的方式,当然前提是在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将题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是原来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标注出来,才能检验自己再重新思考时是否已经掌握。

  很多同学在准备时犹豫是不是要看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论文,我认为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看,但是不是必须的。因为人大的研究生考试还是主要针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相关会计方法的应用,虽然教材没有准则全、深,但是应付考试是应该说是足够了。现在研究的会计前沿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考查起来难度比较大,很难考到前沿,顶多是与前沿相关的基本性问题。因此我认为,如果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经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是什么(比如今年就考了与公司治理相关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但不用深究。扩大会计知识范围和提高会计素养的工作可以放到初试以后再做。

  财务与会计都是实务性强,理解重于记忆,要求思维灵活的学科,也是具有大好前途的职业。复习中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复习状态和复习进度,找到合适的方法,做好准备,考出好成绩。也希望明年在人大的校园里看到你青春自信的身影。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更认真!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了:你考研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也是许多想要选择考研这条路的人想知道的。其实,每个成功的人应该都没有什么所谓的秘诀吧,如果真 要有什么诀窍,那么努力+坚持应该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如果真要谈经验,我想我没有太多的东西能告诉你们,对我来说,考研是我人生的一段经历,我只能把这段经历的一些体会告诉大家,但这些东西对你们有没有用,有多大的帮助我也不知道,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的东西并不一定会适合你的,但可能一些态度和方法对大家都应该都会有所帮助吧。

  我本科的专业是学英语的,所以在英语这方面我真的没什么太多的经验要说,因为我可以说是没准备英语。但是,英语的学习应该是属于积累型,它不象政治你可以用两个星期集中突击一下。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那么你应该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至少在前期应该把单词好好背一下。但许多时候单纯的拿着一本单词书看,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所以建议你在同时多看一些英文杂志或报纸,这些东西对你们很有帮助,看到陌生的单词可以即时记住,而且对你们的阅读也很有帮助。应该说05年和06年的英语大家的反应都是比较难,其实难应该就难在阅读上,它考的不仅仅是你做题的能力,更考的是你知识的全面性,象今年的莎士比亚,所以要拓宽的自己的知识面,所以希望你们对英语应该提早做准备。

  有些人抱怨说,其他的专业课都过了,唯独被英语卡住了,觉得很冤,因为觉得英语对以后的学习并不是很重要。那么现在我想我可以告诉你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换专业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再学英语了,但现在才发现幸好我也英语的基础,因为你读的很多的文献都是英文的,因为我们国家的许多研究跟国外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英语是你以后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工具,因此,你们应该好好把英语学好。而且,应该说,大多数人都是从初中就开始学英语吧,都学了十几年了,如果现在放弃,从成本收益来说,你的成本也太大了吧,呵呵。

  政治,这两年的题目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吧,但好像要考高分也不容易。题目虽然简单,但是比以前更灵活了,而且,后面的大题都变成了分析题目的类型,所以应该更能看出你的能力。其实,不管题目怎么出,基本的知识点应该还是那些。我的政治是从十月份之后才开始看的,而且只是在不想看专业课的时候才看一下政治。我把大纲的书一共看了两遍,是当时陈先奎的那本书。因为八月份暑假的时候我报了一个精讲班,所有的参考书都是那时候发的,还有一本配套的2000题。但是,说实话,这个政治班并没有什么收获。第一遍,就是把书上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看了,而且每看完一章就做后面的选择题,没有看大题,当然效果不是很好,错误率在60%。第二遍的时候根据第一遍,只看一下重要的基础点,而且自己做了一些笔记,笔记只是为了理顺知识,让知识更系统一些。当然这一遍的速度快了一些,而且把第一遍做过的选择题错误的看一下,把后面的大题看了一下,而且把对应的2000题上面的选择题和一些觉得有用的大题看了一下。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必须把历年的真题好好分析一下吧,十年的真题都看一下,你应该能分析出最近几年都比较重要的知识。最后,等形式政策出来后,可以对照形式政策把一些知识再过一下。看大题的时候并不是要把答案记住了,更重要的你应该知道这个题目怎么去分析,为什么要从这方面去分析,为什么你会跟答案的想法不一样呢。最后,做一下模拟题,不需要做很多,五六套就可以了。我当时做的是启航的六套模拟题,感觉还可以,启航的20题也可以看一下。最近这几年30题好像没有太大的预测性吧,但是可以看一下,因为你需要的学习的是它分析的方法,而不是要那种心理:这个题目是不是会考呢?大题许多时候可能跟你平时看的会沾一点,但是完全一摸一样我想应该是不能了吧。当然,谁是考研政治这方面的专家我不是很清楚,英语也一样,因为我对这些一直都没留意过,而且英语也从来没有考过四六级。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把历年真题真的分析透了,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知识需要做到复习全面,所有的知识都顾及到了,应该就不会说在考试的时候说这个题目我怎么没看到过啊。许多人说政治可以用一个星期突击一下就可以了,我想如果这个人真的这样做还能考得不错,那只能说要么他的基础很好,要么他的运气很好,但我通常都不相信运气,或许是因为我从来没什么好的运气吧。

  专业课,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想考高分,唯一的方法应该就是把专业课多翻几遍。其实,这两年的专业课都不是很难,就象06年的,教育经济学有一部分就是05年的考题,但这也并不能说老师出题没水平,再考的题目应该都是最近的热点吧。先说一下我考研的复习过程吧。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的,以前也从来没接触过这个专业,而且自己的专业跟这个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剩下的五个月的时间内,除了上课,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给了专业课,剩下的三分之一60%都给政治,我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在英语上没花什么时间。专业课总共看了四遍,因为我的时间只有这么多。虽然我也是在北京,但除了去北师大买参考书和历年真题外,我也没去过北师大,而且那边也没同学。但我想这样可能也更好吧,没有人帮忙,你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就开始一本本的看书,当然第一遍看书速度很慢,而且效果也很差,许多东西我感觉我根本就看不懂,看完了之后基本没什么印象,而且这一遍差不多到十月底才看完。当时也觉得很郁闷,但是这中间并没有想过要放弃,坚持和毅力是你考研中所必须具备的。然后,只能再接着看第二遍,这差不多用了一个月吧。第一遍可以说是在熟悉这个专业,对一些知识也仅仅只是看而已,但第二遍根据第一遍的印象就慢慢开始背一些知识,而且在书上做一些标记。看完第二遍,感觉就会好多了,许多知识现在突然觉得能够理解了,所以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想着偷懒,也不要轻易就放弃。接下来我开始重头看第三遍,当然这一遍一些东西会被我删掉,象教育原理的前面几章,但基本的东西我都是会重头再看一遍的。这一遍主要是做笔记,当然可能你也会在第二遍的时候就开始做笔记了,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但有一点,就是笔记你必须要自己做一遍(相应复习时间较紧的同学可借助前人总结整理的笔记,结合书本仔细研究)。因为有了前两遍的基础了,在第三遍的时候你应该很清楚整个书的系统了,所以教育经济学是以教育经济学那本书为基础,教育投入与产出里边许多东西特别是概念性的东西会跟它重复,但都以教育经济学上面的知识为主,但投入与产出的后面几章相比还是比较宏观的,所以应该多看一下,所以笔记中许多相同的知识会写在一起,这样既系统也互相补充。教育管理学也是一样的,以教育管理学那本书为基础,其他书上跟它上面相关的知识都补充都一起。所以,这一遍看完你的知识应该更系统一些,而且更全面,做笔记的时候不要仅仅只涉及一本书,而是要把相关的内容都串起来的,这一点是更重要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一个月,或者多一点,当然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灵活来安排。第四遍基本就快考试了,所以对照自己的笔记把相关的内容都看一遍,而且这个时候你自己应该能有感觉,什么东西相对来说更重要一些就多花点时间,但是并不是只看你自己认为的重点,因为你的感觉也并不一定正确,所以其他你认为不是很重要还是要看,哪怕只是一掠而过,但至少会在你头脑中留下印象,这样的话,即使考试真的考了,你也不会慌张。专业课能多看几遍就多看几遍,如果你的时间确实比较多,那么你可以看一些其他的跟这个专业课相关的知识,也可以看一些这方面的杂志,象教育与经济,全球教育展望,还有管理相关的杂志,这些东西可以拓展你的思路。至于整个考研的时间,在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之间怎么分配,这就要看你自己的具体情况了,哪一方面比较欠缺,哪一方面的时间就应该会多一些。

  考研,应该是你许多选择中的一个,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你慎重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如果你只是觉得工作不好找,或者说同学都考研,所以我也就顺应潮流来看,那我觉得这样成功的希望是不大的。虽然考研是在扩张,但并不是很多,但每年考研增加的人数却多得多了。有很多人曾问过我,为什么只准备了这么短的时间却考了那么高的成绩?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确实比别人更认真,也更有决心和毅力。我只所以从九月才开始准备,是因为以前我没打算要考,后来决定要考也并不是只是为了试试,而且认真考虑过后才决定的,而只所以选这个专业,除了是偶然发现,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确实很喜欢,而不是因为时间短就随便选一个参考书少的或者学校差一点的专业。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做的选择,而且一旦选择了,就要为之努力并且不要轻易就放弃。还有,在考研的过程中,心态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做了考研的选择,但在心理上我并没有给自己加这样的压力,就是我必须要考上。决定作出后,我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去准备,每天好好去努力,我也曾想过结果,我也希望能考上是最好的,而且如果公费就更好了,但是这样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把它当成目标就可以了,你朝着这个目标就行。但如果把这个当成负担就不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能把握过程,结果许多时候是我们掌握不了的,所以要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考研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要注意劳役结合。如果今天确实很累或者说没什么心情,那就让自己休息一下,看看电影或者跟朋友聊聊、出去逛逛都可以,学习的效率是很重要的,要学会苦中作乐嘛。

  以上这些是我对自己考研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你们后来的人有些帮助。就如同我现在任职爱考机构辅导讲师一样,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实战经历传授一些经验给大家。但也许许多东西可能只适合我自己,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我相信只要你功夫做到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成功不会离你太远的。希望你们都能成功!


 中科院化学所:书本、笔记、心态助我取胜

  大三下学期四、五月份,周围的同学不知不觉开始讨论毕业后该怎么办。毫无疑问,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出路,大多选择考研。于是,大家成天谈论考研的问题:考哪个学校,什 么专业,选哪个导师等等。

  我是学化学的,对它感兴趣,而且一直梦想做个科学家或大学教授。于是,下定决心要拿一个含金量高的研究生证书。我所在的大学是个二本学校,即使一直拿一等奖学金,我也只能保送本校。我知道,在本校读研等于浪费青春,于是我也步入考研大军。

  要考研,当然先要选好目标。当时还有八、九个月,时间很充分。我决心考一个名牌大学:北京大学。当时还买了教材。可是,在和师兄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师兄建议我考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对比之下,科学院研究生比大学的待遇好得多:只要被录取都是公费,不交任何费用(学费、住宿费),每月还给500以上的补助,每年还要逐渐增加,节假日(5.1等)还发200。而且,在科学院搞科学研究,远比在大学里条件优越,前景好,学位证书的含金量也高。我马上就改变目标:考科学院研究生。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发现科学院招生规模很大。招收化学方向的各个研究所、本部、中国科技大学加起来招生800多人。它们所考的科目都是由科技大学出题。它们的招生信息和考试资料对外透明,都在网站上公开。而且,它们对于复试的考生没有任何偏见。于是,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在众多与化学相关的研究所中,我选择了化学研究所。因为它在北京,而且实力很强。接着,我选择了具体方向和导师。我报考的是有机化学,专业课考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做出确定目标后,我开始着手准备。不用考数学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考科学院研究生的原因之一。先是资料的搜集。我买了指定的教材与参考书、历年考研试题及其答案。资料准备齐全之后,我分析了历年考试题,掌握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出题特点。我发现,它们出的试题很灵活多变,注重考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暑假我回家了,在家里,什么也不用管,一心准备。因为物理化学是一门更注重理解,而有机化学更注重记忆与练习。所以,我想先准备物理化学。我每天早上到晚上都看傅献彩的《物理化学》,一边做笔记,划出重点、难点、疑点,以便日后复习使用。整整一个暑假,我没有干别的,除了每天坚持学习英语之外,就学了物理化学。到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有一本自己整理的笔记,而且,自己脑中已经有了物理化学知识的轮廓,甚至哪个知识点出现在书中哪个地方都很熟悉。

  开学之后,开始准备有机化学。每天将书中的各个特征反应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同时,注意搜集各种反应机理、合成方法路径。另外,还注意有机化学一些基本知识:如立体化学、波谱分析、周环反应等等。一个月,我就整理了两本笔记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忘了巩固物理化学知识,还天天坚持学习英语。

  十月份之后,我开始同时复习专业课,学习英语与政治。对于专业课,我每天除了看自己做的笔记,还注重练习书上的习题(我做了3遍)。学累了,看看政治,背背英语单词,看看阅读。有时候,我会研究历年试题,进一步了解考什么题型、什么内容。

  在这三个月中,我始终坚持看笔记与书本,保证知识不会遗忘。到了快要考试的时候,心里开始越来越紧张。我开始调节心态,有时候会散步、打打球、跑跑步。在临考的时候,发现笔记和真题的价值越来越大,每天都要花时间过一遍。

  考试时,我的心态很好。因为好好准备、坚持下来了,所以感觉答题很顺利。考下来的分数也不错,超过复试分数线26分。在复试的时候,一切很顺利,我如愿地考上了所报的导师。现在知道,我的导师还很厉害,专业也很有前途。想起过去一年的奋斗之路,感觉无比欣慰与喜悦。


  中科院计算机所:专业课要善于区分重点与非重点

  考研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了回忆,在人生仅有的一次经历中,我很幸运的没有失败。在此我很荣幸成为爱考机构的一名辅导讲师,同时我很乐意将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大家如果 能从中找到一些对自己的启示,将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首先从决定考研谈起。考研并不是大学的唯一出路,除了考研之外,出国,工作,考公务员等都是很好的出路,根据我的了解,不少人考研很大程度上是跟潮流,或者逃避工作。因此在考研前每个人都应该慎重考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考研。考研的过程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是相当漫长的,如果缺乏精神上的动力,一旦疲惫或者遇到其他的一些困难,很容易沮丧,出现情绪上的问题,甚至丧失信心,从而严重影响考研的复习。只有在心理上对考研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产生持之以恒的动力。

  一旦决定了考研,就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在考研的准备过程中,要心无旁骛,尽量减少与考研无关的人际交往,我那时便将自己的手机停用了很长时间,甚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做一则可以省下大量宝贵的时间,二是可以减少外界事务对自己情绪上的干扰,让自己的考研热情能一直坚持到最后。

  准备考研时,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大致的复习时间表,统筹自己的复习情况,以免出现到了最后发现某门课的复习时间不够的问题。时间表的制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因为每人在各个科目的实力是不同的,比如若某门课基础比较好,就可以把这门课放在后面复习,给予较少的时间。而对于英语、数学这种突击效果并不好的基础课,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人还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给予重视。

  下面针对公共课的复习谈谈我的看法。对于英语,考研的要求比六级高的多,单词自然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要贯穿始终,以免前面背后面忘的情形发生;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把所有的大纲词汇都记住是不太现实的,能记到九成差不多就足够了,但至少也得八成,我认为;然后是阅读理解,这个也是慢功夫,需要做很多联系,揣摩其中的技巧;英文作文多年来的题型相对比较单调,因此可以考虑在考前背一些作文模板,这样一般可以解决作文一半的字数,而且文章框架很好,容易得高分;其他诸如词汇题等不是主要的关注目标。对于数学,由于内容比较多,需要投入很大的功夫,数学大纲每年变化不大,因此在新的大纲出来前应该已经着手复习;首先得保证掌握大纲规定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做题,题量根据每人情况而异;最后的模拟题我认为做10~20套为宜。至于政治,复习时间一般可考虑靠后一些,这样可以得到很多较新的信息;政治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我政治考了近80分,我对这个分数已经很满足了,政治的整个准备过程中都没有背过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熟记”,当然也做了不少题目,考试时的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因为政治的主管题很多,答题技巧可以参考很多政治辅导班所介绍的。提高辅导班,我想是否参加辅导班的学习应该根据每人的情况而定,如果基础不错,参加辅导班对时间和金钱都是一种浪费。

  对于专业课,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要区分重点与非重点。专业课通常都不止一门,内容非常多,但经常的考点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则是从来不考的,因此专业课一定要向过来人请教,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有的放矢。

  再谈谈一些细节问题,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准备考研,每天应该早睡早起,按时进餐作息,使生活有规律,这样准备过程中的时候不会感觉到很累;也可以找一些都很努力的人一起复习,有个人一直在你旁边学习是一种无形的督促,对于意志力不强的人更应该试试这个方法。

  通过了初试,便要准备复试了。复试的风格是多样的,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因此在复试时要做到放松,有问题回答不上来也没有关系,不可紧张。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考研也似乎离我远去了,但是我想说的是:对经历过考研的人来说,这段经历是难以磨灭的。偶尔的时候竟很怀念那段日子,觉得曾经经历的 ,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所以,感谢考研!

  人生是需要不断超越的,如果你老是停留在原地,会变得越来越有惰性,而世界的另一种风景,可能你就没有机会欣赏了。考研也算一种超越,超越过去,而走向未来。不管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可以说,你努力着,前进着。

  我自己是师范类院校的,学校是不知名的,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就决定考研是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户的途径。教育学专业,对我个人来说,是不排斥的,而且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很牛,所以就想考好一点的学校。当时自己的压力很大,连我们的教育学老师也反对我报考北京师范大学,觉得我可能有点自不量力了;我是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虽然与教育学相关,可毕竟还是有差异的,而且我对相关信息了解的非常少,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准备考研了。

  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们学校因为是师范学校,所以教育学类的书籍很多,尤其是工具书很多,我就花了很多的时间整理资料,基本上本专业涉及的知识,我是一点点抄写下来,抄了有几本,加上自己整理的笔记,还复印相关的期刊,手里的资料还是很丰富的。我不知道大家考研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因为仅靠专业课,你是很难较好地全面把握专业理论的。而且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出的题目看似简单,可是你想拿高分也是很不容易的,再考虑到最后的论述题,使你不得不做充分的准备!

  我是从三四月份开始决定考研的,很快买了书,以后就踏上了不回头的路。刚开始看专业课的时候,说实话是找不到北的,一点感觉都没有,即使都看完了,在脑子里还是一点印象都没有。《教育学》相对来说简单一点,但读到《现代教育论》就坐不住了,总觉得自己很糊涂,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觉得很受打击,这本书我没有看完,就转向中外教育史了,同样也是一头雾水,特着急。我看书很慢,大约是一个月看一本书,所以一轮下来,我几乎没有记住任何东西。可能大家看到这里,就纳闷了,那应该怎么做呢?只有:看书,看书,再看书。书读的遍多了,其意自现,这话是无庸置疑的。对我来说,我的专业课我已经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但是没有背过的,只是一遍一遍的看。这里没有夸张的成分,实话实说,如果你们觉得我说的不对,姑且听之。

  上面说的是专业指定的参考书。我还买了很多相关的书,北师的几个导师的书我也翻过,只是大体了解一下他们的观点,没有必要知道的很详细,很清楚,如:他们关注什么问题,理论倾向是什么等等。我还想向大家推荐北师大教育学院出版的期刊《教育研究》,这本期刊很重要,看这个期刊,近几年的比较好,两三年就可以了。教育领域争论的热点问题,如果没有定论,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去年热点问题已经有结论了,则倾向于官方的观点,容易出题的。我05年考的时候,关于德育的最后的论述题,我之前是有准备的,而我的答案就是跟着该期刊的论述所走的。当然中国人大的复印资料也是值得看一看的,至少能给你提供解题思路,而这对于你回答后面的论述题很重要的。毕竟前面的基础分是拉不开多大的距离的。

  北师大的试卷,如果你详细地翻阅历年的考题,你会觉得不难。前面是100分的基础题,书如果看的透,回答问题大体不差,应该是可以拿很多分的;后面是两道论述题,共50分,在专业的书籍上,你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这不是基础理论的层次,难度提高了。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试卷的题型:

  一是名词解释,每年的名词解释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例外,老师出卷喜欢出其不意。通过对历年试卷的分析,还是可以找出重复出现的名词解释,这些重复出现的名词不用说,你是必须要掌握的。如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这也是教育领域里你必须要完全把握的概念。回答这些概念的时候,记得回答北师的观点,就是尽量选择《现代教育论》这本书的概念。概念的回答不能很简单,一句话搞定,这是拿不到多分的。如班级授课制,你就不能仅回答这个概念,而是详细地把所涉及的内容都写出来,包括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具体的内容,优点,缺点,以及相对应的概念等等都要提及的,这样你就把一个概念说的很透彻,全面。当然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也是同样的回答方式,不求与原文一样,但求全面。

  在历年的试卷里,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名词专业课的书上是查不出来的,这就需要你查相关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名词列出来的,一般是教育理论里的重要的、普遍的观点,如价值澄清论,华东师范大学的试卷考过,从这就可以看出,也可借鉴其他学校的教育学的试卷,分析一下,是可以得出一些苗头的。教育辞典是很有用处的,教育方面的概念,它几乎都有。这里,我要说,北师的参考书已经很陈旧了,华师的书更新地较快,可以买来看看,但观点未必按照他们的,可以从北师这边给出定义。

  所以要想在名词解释这个题型获得高分也是不容易的。

  二、简答题,这一题型的题目并不是很多。但是出题的范围太大,你无法把握,也很难预测,只能把每一章可能涉及的简答题都列出来,我就是这么做的,尽自己所能。例如05年的卷子里,有一题是关于: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关系?在考试之前,我分析过这一章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但是已经有两个方面考过了,所以,你知道已经考过的题目的内容,重点却放在没有考过的点上。所以对于每一章的内容,我们不能机械的掌握,而是仔细地找出出题点,把可能性考虑周全。回答简答题也不用担心,基本上书上都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加上你搜集的资料,可以说问题不大。所以在以后的专业书本的梳理过程中,我会列出可能出的题目,且会把答题的框架写出来。

  三、论述题,这个恐怕是我们觉得最难的了。像我上文提到的,尽可能的看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北师老师发表的论文及书本,然后在大环境下分析出题的倾向。分析历年的试卷,得出论述题目越来越难,从书本上可以找出答案,到自己组织答题的思路,不仅基础理论要扎实,而且要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这一题型,我只能说大家尽自己所能,尽量多的掌握教育领域的理论及问题,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言之有理,论述详尽就很好了,毕竟这个题型是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的。

  好了,我自己写了很多内容,可能里面有用的不多,废话倒是不少,所以大概知道一下就可以了,还是多花一点时间看书,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家之后的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爱考机构辅导平台上继续进行探讨!

  最好祝大家07年的考研中好运!



相关文章


2007年考研法硕大纲解析: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推荐:2007年爱考机构专业课备考指导
法学考研专业系列:民法专题九
考研专业课访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巧用历年考题 考研专业统考课复习三方法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