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客家人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5:21 11:35:10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是中国移民运动的产物。
客家人根在中原,後来,客家先民因为 中原战乱而南迁,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开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他们被称为客家,後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的移民运动紧密相连。在历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後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客家民系在形成以前就曾有过“秦开五 ”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
秦始皇灭亡六国以後,又派屠睢、任嚣统率50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了开发岭南,秦始皇又命令攻占岭南的军人,随军的被秦所亡六国的贵族,官吏,贾人和一万五千无夫之女,就地屯垦,在岭南安家落户。
这些中原汉人在“与越杂处”的过程中,多数成为广府民系,也有少数成为客家先民。现在龙川有秦、书、李、任四大姓,其族谱记裁,祖先都是随赵佗从中原南迁的完整家庭。
五次迁徒
西晋末年,由於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阶级,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引起永康元年的“八王之乱”,继之又在永嘉年间(即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
这时,匈奴、鲜卑、羯、氏、疆等少数民族趁晋室危机,各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局面。 西晋王朝在动乱中灭亡之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们 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
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
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於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
这时,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唐朝“安史之乱”後,国势由盛而衰,相继出现藩镇割据、互相攻战、纵兵残民的动荡局势。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连帝都也迁出长安。
不久,爆发了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王仙芝死後,由黄巢统领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又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西南和粤东北“比较堪称乐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
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後的五代时期,历时90年。
北宋都城开封,於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就达百万之众。
元人入侵中原後,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於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後由於元兵向南进逼,闽赣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时,客家儿女纷纷从军。仅松口卓姓,就有800多人。 “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转战於闽粤各地。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安宁的生存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这就构成了客家第三次迁移运动的一部分。
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皆自称为“客家人”,以示与“主籍”的区别。

更多导游资料请访问:

希望与其导游考生进行交流?

[1] [2] 下一页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俩个:
一是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多起而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及至义师失败,又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到了广西、湖南、四川。
二是客家内部人口膨胀。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间发起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於是,由中原移居两广两湖的汉民,便大量入川。朱德、郭 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从1851年到1864年,辗转征战长达十五年之久。
天京陷落後,因起义军受到剿杀,而纷纷逃匿。在此期间,在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十二年土客械斗。
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用以安置客家人。
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迁到海南,迁到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去谋生。
远播海外
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迁播的同时,又基於国内政治,经济和家庭等原因,从南宋末年以来的700馀年间,各地客家人先後、分别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家冲等港口乘船,冒险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北美洲。
还通过一条陆路,由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
除南宋末年的抗元、清初的“反清复明”、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孙中山早期领导的武装起义失败後,随员逃亡海外谋生的人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新加坡等一些国家从事苦役劳动。
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一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世界各地再行迁移。
现在客家後裔已遍及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所谓“凡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更多导游资料请访问:

希望与其导游考生进行交流?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海南人放风灯奇观
地方文化:黎族住宅的演变
地方文化:客家人
地方文化:清明节的传说
地方文化:元宵节的传说
地方文化:过年的传说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