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章作者 100test 发表时间 2007:06:01 11:16:04
来源 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2007高考时政专题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背景材料】

  材料一: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还有三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低到2%以下。在“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与此同时,全国已经有11个省市先后出台了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各地进一步清理取消对进城就业农民的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材料四:2005年,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民政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指导力度。

  【热点解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人口占三分之二。“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的、统领全局的新提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味着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从历年高考来看,这一问题一直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点内容。2007年备考中对本专题的复习要特别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这二十个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也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必要性: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它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②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④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号文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做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关文章


高考临阵磨枪:历史最后冲刺
资深教师指路:政治高考应试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临阵磨枪:政治最后冲刺
07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07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07高考时政热点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复习参考:2006年2月-9月国内重大时事
复习参考:2006年10月-11月国内重大时事
复习参考:2006年3月-11月国际重大时事
澳大利亚华人论坛
考好网
日本华人论坛
华人移民留学论坛
英国华人论坛